短板修复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2019-02-09巫文华
巫文华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手术室涉及疾病类型诸多,护理工作量大,风险环节较多,一旦在护理管理方面出现任何差错,则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针对其中短板进行修复后加强管理,从而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1-2]。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48例,分析常规护理措施、联用短板修复模式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差异,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对照组时间段,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观察时间段,随机在两个时间段内各选择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74例,即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来自普外科、妇科及骨伤科等临床科室,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个时间段涉及同一组护理人员,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有护理人员均无任何工作变动。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联用短板修复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院内建立手术室短板修复模式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小组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科室内其他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共26人;(2)在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后掌握其临床资料的前提下,护理人员根据临床需求,确定护理短板环节;(4)管理小组根据临床需求及人员流量变化规律,对护理人员排班表进行调整,施行弹性排班制,保证人流量大高峰时期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充足;(5)管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科室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估,同时加强反馈机制,针对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在科室内采取头脑风暴模式确定解决方案,并对提出优秀建议者给予适当奖励;(6)积极开展院内培训工作,邀请副高以上级别护师、医师担任培训课程讲师,鼓励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参与培训课程,定期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7)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严防手术室差错事故的发生,并且在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过程中,如临床需要,可申请药学监护,保证药物使用安全,规避不安全隐患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满分100分,主要包括手术涉及疾病相关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度、手术配合操作熟练度、人文素养、临床思维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分数越高,提示护理服务质量越好;护理服务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前在0-10分内选择合适的分数表示患者对普外科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越高,提示对护理服务越满意,≥7分计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s)及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施行t检验及x2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观察阶段及对照阶段内各检查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76次;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3.84±4.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2±5.90)分,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6.6873,P=0.0000;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95.34%(154/1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1%(134/174),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556,P=0.0045。(统计结果采用三线格表示)
3 讨 论
经由手术治疗患者病情复杂,涉及诸多学科,而且护理工作强度较大,工作难度较大,加上目前患者对医疗单位内护理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而且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也较强,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则很容易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或引起医疗纠纷,这不仅说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也说明减少手术风险因素、修复护理中的短板的必要性[3-4]。比如手术体位错误、器械清点差错,药物使用错误等,不仅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还能增加非必要医疗成本[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及短板修复模式进行干预,通过建立管理小组及临床资料数据库,完善院内或科室内制度,同时针对手术室护理短板进行针对性强化,比如加强科室内培训,施行弹性排班制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证实:加强短板修复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