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
2019-02-09辛凯
辛 凯
(吉林省四平市妇婴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产妇于临床完成分娩后,均会呈现出程度不同产后抑郁现象,往往会导致家庭矛盾激化,并且会对产妇自身健康以及婴幼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预防产褥期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以此说明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12月112例产褥期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3岁~35岁,平均年龄为(26.39±1.23)岁;患者平均妊娠周期为(41.26±3.37)周;观察组(5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36岁,平均年龄为(27.42±1.25)岁;患者平均妊娠周期为(41.29±3.31)周;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产褥期产妇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产褥期产妇年龄以及妊娠周期进行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产褥期产妇在进入医院后,就产后抑郁研究预防措施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对照组,护理内容主要集中于临产疏导、常规检查以及产褥期常规护理几方面;观察组护理内容可见讨论3.1~3.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褥期产妇产褥期产妇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
1.4 判断标准
就两组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情况,选择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完成评定。产后抑郁:最终评分结果在13分以上;产后轻微抑郁:最终评分在9分与13分范围内;无产后抑郁:最终评分在9分以下[2]。
就两组产褥期产妇的焦虑情况,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完成评定。重度焦虑:最终评分结果不小于70分;中度焦虑:最终评分结果在60分与69分范围内;轻度焦虑:最终评分结果在50分与59分范围内;无焦虑:最终评分结果在50分以下[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产褥期产妇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组间对比以±s形式展开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产褥期产妇护理前SAS评分为(57.59±7.46)分;护理后为(4 2.3 6±8.4 9)分;护理前E P D S评分为(11.25±3.46)分;护理后为(8.39±2.89)分;观察组产褥期产妇护理前SAS评分为(56.79±7.35)分;护理后为(30.45±7.76)分;护理前EPDS评分为(11.46±3.66)分;护理后为(6.39±3.25)分;同对照组产褥期产妇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
3 讨 论
3.1 将以家庭为中心理念充分树立
护理人员对于产褥期产妇在进行护理期间,需要将以家庭为中心理念充分树立,就产妇的心理变化以及生理变化密切关注,确保其能够顺利通过特殊生理阶段。
3.2 营造住院期间的温馨舒适感
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产褥期产妇护理的细致化做出充分保证,并且对产妇家属进行指导,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产妇的生育安抚。
3.3 将家庭成员健康教育力度充分加强
医护人员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同产妇家属完成交流沟通工作,并且将产妇教育力度充分加强,对于角色改变,确保产妇可以快速适应,并且就产后抑郁系列知识着重讲解,就放松训练方法加以指导,将其不正确生育观加以充分纠正,最终获得家属的全力支持。
3.4 将分娩期间家庭支持力度显著提高
产妇在分娩期间,要求产妇家庭对其进行必要的鼓励,使其内心产生温暖感,并且对产妇加以情绪安抚,以对其良好心态的保持进行促进,将分娩时精神压力显著缓解。
3.5 对产妇给予产后护理干预
因为分娩疼痛的影响,会使得产妇表现出情绪低落现象,护理人员以及产妇家庭成员需要进行及时安慰,以将不良情绪进行缓解。此外就其饮食习惯密切关注,合理做好营养补充工作。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选择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措施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干预,对于其产后抑郁现象可以获得显著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