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9-02-08赵荣
赵 荣
(江苏省江阴市妇幼保健院 妇保科,江苏 无锡 21440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在妇女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性激素波动和减少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同时伴有躯体、心理及神经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症状表现主要有:心悸、出汗、潮热、烦躁及月经紊乱等[2]。该病症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及改善,还会引起泌尿生殖道症状、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及骨质疏松等。该病症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佳[3],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取激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作两组,各组40例。甲组患者年龄在41岁~55岁,年龄平均(49.73±2.15)岁;乙组患者年龄40岁~54岁,年龄平均(50.21±2.3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谷维素及中药等对症常规治疗;乙组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用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方案给予戊酸雌二醇口服,每晚1 mg连服21天,后14天每晚加服达芙通10 mg。停药一周再开始下一周期治疗,用药后1、3、6个月复诊,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用药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疗效采用Kupperman(更年期评分标准)。无效:下降幅度小于9,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水平下降幅度大于10,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显效:水平下降幅度大于20或症状基本消失。
1.4 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乙组无效2例、有效16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95%。甲组无效12例、有效21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70%。乙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
乙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n=40) 36.18±4.43 23.31±3.42乙组(n=40) 35.89±4.38 10.89±3.12
3 讨 论
激素治疗是指通过给患者补充激素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该疗法较谷维素及中药对症治疗起效更快更为显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具有预防泌尿生殖系统萎缩、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类疾病的效果[5]。要强调的是应用激素补充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慎用情况,采用个体化最低有效剂量,对绝经早的女性用药剂量应稍大于正常绝经年龄的女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谷维素及中药等对症治疗的甲组疗效不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使用激素治疗的乙组,所以,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而言,采用激素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若能够配合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运动锻炼等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更好的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
综上所述,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取激素治疗,能够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