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效果与比较分析

2019-02-07孙娜李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层次分析法慕课

孙娜 李晖

摘  要:“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SPOC模式教学效果最好,而慕课的教学效果一般,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能力最强。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层次分析法  SPO  慕课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教学模式方兴未艾。“互联网+”对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深刻影响[1]。学者们就“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王乔峰等提出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发展需要关注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的引导[2]。平和光、杜亚丽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3]。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学者们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邱文教等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指标体系框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4]。孙楠等构建网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网络教学效果[5]。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基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科学评价不同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5个准则层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学生成绩、生师互动、学生掌握程度、教学内容和发展能力五个准则层一级指标。其中学生成绩(A)表示的是最直接的教学效果,经过一个周期的教学后,学生最终能获得的绩点。该指标由总评成绩(A1)、平时成绩(A2)和整体评价(A3)组成,前两者是客观结果,而整体评价是教师对此次教学活动效果的主观性评价;生师互动(B)表示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由学生学习积极性(B1)、教师教学积极性(B2)和生师互动频率(B3)组成;学生掌握程度(C)表示的是学生对此次教学活动效果的主观性评价,由知识掌握程度(C1)和知识应用能力(C2)组成;教学内容(D)表示此次教学活动是否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表来开展的,由教学目的达到率(D1)、教学进程符合率(D2)、教学大纲完成度(D3)组成;最后一个一级指标是发展能力(E),以此来评价能否找到此次教学活动的薄弱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得到改善,由易错知识点总结(E1)、教学难点总结(E2)和教师总结(E3)组成。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一)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向高校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教务学工等部门发送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得出了准则层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P、学生成绩判断矩阵A、生师互动判断矩阵B、学生掌握程度判断矩阵C、教学内容矩阵D和发展能力判断矩阵E,如下:

(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1.确定各判断矩阵指标权重

在判断矩阵的基础上,采用和积法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以此获得各个判断矩阵的权重。

以判断矩阵P为例,首先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矩阵:

进而计算出最大特征向量W=(0.375,0.257,0.197,0.119,0.052)T。通过一致化检验后,得到结论:学生成绩、生师互动、学生掌握程度、教学内容、发展能力五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75,0.257,0.197,0.119,0.052。

基于以上方法,可以获得其他判断矩阵的指标权重如下:

判断矩阵A中,A1,A2,A3权重分别为:0.544,0.346,0.110;判断矩阵B中,B1,B2,B3权重分别为:0.7,0.193,0.107;判断矩阵C中,C1,C2权重分别为:0.667和0.333;判断矩阵D中,D1,D2,D3权重分别为:0.634,0.260,0.106;判断矩阵E中,E1,E2,E3权重分别为:0.4,0.4,0.2。

2.确定总排序权重

结合目标层和准则一级指标层判断矩阵P的权重,以及各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可以获得各个指标的层次总排序权重,如表2:

四、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比较

基于前述教学效果指标体系,比较了信息类课程《C#程序设计基础》的三种教学模式,其中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和慕课属于“互联网+”教学模式,课堂面对面教学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指标体系中的14个二级指标收集了每种教学模式下的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对各个数据量化并进行线性比率变换后,得到标准化数据,如表4所示:

由此得到总排序,如表5所示:

五、结论与建议

从整体表现来看,SPOC模式的教学效果是最好的。在全部14个二级指标中,有9个指标是居于首位的,可见无论是学生成绩、生师互动、学生掌握程度、教学内容还是发展能力,SPOC模式都具有比较优势。

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主要是在教学内容这个一级指标中具有比较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经过长期时间的积累,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表的内容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开展,在本指标下的欠缺将得到改善。

慕课模式虽然评分相对最低,但和SPOC一样,在发展能力上较传统课堂教学更优。而这也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势所在。由于教学过程信息化、数据化,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习题和设计情况、考试情况都已经数据化。基于此数据,一方面可以的获取传统教学中常见的考试成绩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纵向横向的比较、学生整体的表现等数据,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可以明确教学的重点,进而改善教学的不足,完善整个课程教学体系。

由此,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将教学数据化,利用新兴技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尽可能多的采集数据,不仅包括成绩、作业和课程设计等传统静态数据,还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关注点等行為动态数据,为师生评价、教学评估构建完善的大数据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70-73.

[2]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3]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No.310(1):19-24.

[4]邱文教,赵光,雷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38-143.

[5]孙楠,徐丽君,王子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20-21.

作者简介

孙娜(1985—),女,籍贯:湖南怀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网络教育研究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层次分析法慕课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