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索

2019-02-07张友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融合

张友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界展开系列变革与创新,主要目的就是促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课堂中,使学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意义

1.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但是,目前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在减弱,特别是一些当代青少年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丧失信心,从而产生冷漠感。例如,某些青少年仅知道万圣节和圣诞节,却忘记了端午节和清明节。其实,通过对比可知,我国传统节目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传统文化不仅有皮、有骨,更有灵魂。为促使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被繼承和发扬,初中生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心,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前,不少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更加重视物质,他们甚至通过不良手段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逐渐忘记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要素,会促使学生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辨别对错是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未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许多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时,并没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也没有真正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些语文教师仅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摆设,片面地将知识与图片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背诵及理解,没有发挥教师的辅助及引导作用。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常见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培养学生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

2.没有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合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教学不能有效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一些教师仍将注意力放在课本及教辅书中,没有引入多媒体及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没有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对此也不够重视。这直接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成效甚微。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流传广泛的文言文、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等优秀素材,这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文言文是我国古人传达情感、叙事咏怀的重要方式。很早的时候,我国古人记录文字时主要采用竹简,竹简制作的程序比较复杂,因此古人必须将不必要的字词进行删减,最终以简洁的语言表述完整而深刻的意思。所以,文言文讲究凝练与韵律,我们要深入研究,才能够发现文章的精妙。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文言文,可以让初中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人物有“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及“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唐诗生动地描绘了唐朝的风土人情和政治民俗,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怀。比如,在讲授《古代诗歌四首》时,教师除了讲授《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外,还可以引入《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等,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在古诗中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而更有力地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入明清小说。我

国的四大名著均产生于明清时期,可见小说在明清时期的流行程度之广。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内容大多是作者对政治局势和社会现状的隐喻,曲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引入四大名著,如节选《三国演义》片段,引导学生将其翻译成浅显易懂的白话,让初中生真正感受到四大名著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宋词,让学生感受李清照诗词的哀婉动人和情真意切。这些举措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动之美。

2.拓展课外实践

除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外,教师还应该拓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的形式可以包括国画、戏曲、书法。国画主要以人文景色和山水河川为主,代表作有《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国画主要是利用墨与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从而体现出我国古人的生活态度。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国画,通过深入讲解,让学生学会欣赏国画。讲解与欣赏相结合,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国戏曲文化是国际舞台三大戏剧的源头之一,主要通过歌舞体现故事情节,角色主要分成生、旦、净、丑。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展示戏曲图片和人物脸谱,并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戏曲特色和表演形式,感受国粹的魅力。

书法体现了汉字之美,字体风格主要包括行书和正楷,均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学校可以开设书法课堂,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汉字,从而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外实践和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正确辨认善恶美丑,摒弃不良的行为,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健康的成长。将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对顺利开展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需要教师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从而使教学充满趣味性,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初中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弘扬爱国精神,具备谦虚自省的品质。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语文融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融合菜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