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目标达成的条件探索
2019-02-07李军
李军?
高中语文学科的阅读,有区别于学习其他知识的独特之处。其一,阅读更加强调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感觉和理解的结合。对于阅读者来说,阅读不同文本能够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其二,阅读本身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化的活动,阅读者在把握文本广度和深度时,势必会受到自身生活阅历及知识修养的影响,知识修养越高、生活阅历越丰富,就越容易接近作者的真实想法。其三,虽然阅读感受可能接近作者的创作感受,但二者永远无法完全重合。对于高中教师来讲,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别,使之在阅读时产生独特的感受与启发,是阅读指导的正确方向,这种做法较之学生千篇一律式的理解显得更加合理。
一、比较阅读法
利用比较阅读法,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阅读形式,比较阅读法依然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注意,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操作的角度分析,比较阅读法可分为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两个类型。
横向比较侧重于将两篇有可比性的文章进行共同研究,或是针对体裁,或是针对思想内容,它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路,使学生在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时,感受到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选择同一作者的《长恨歌》,完成这两篇古诗的比较阅读,明确二者的内容、主题、表达方式、审美观念上的异同之处,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唐代长篇叙事诗的发展情况等。
而纵向比较则侧重于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一定沿袭性的文章进行对比,用来满足学习者的文本理解需求。比如在接触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时,可将其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金朝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等进行对比,三者的主题相同,但表达方式各异,通过对比阅读,能够使《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加强阅读理解的效果,拓展学生的思维。
另外,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能够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到锻炼作用,使他们可以从宏观视角分析问题,形成更加理性的认识,进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二、创意阅读法
培养思维能力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点内容,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前提条件是有创意的阅读指导,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进行具体阅读指导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可供思维发散的要点,引导其做出正确的抉择,把握文本的内涵。可供教师选择的角度有很多,比如对作品节奏感的理解、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或者对作品意境的感受等。
举例来说,当讲到《鸿门宴》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基于多元的视角完成阅读任务,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探索。其一,在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介入,使学生感受到项羽的豪雄自矜、刘邦的知人善任,二人迥异的性格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人物的个性不同、背景身份的差异,特别是重重矛盾的出现、情境的险象环生等,自然会让学生进入到对人生和命运的无限探索中去。此类阅读可以满足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需求,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其二,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领域完成分析,即在文学常识、政治视角、历史场景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性格。如在鸿门宴中,项羽是核心人物之一,后人评价这一人物时会说“不可沽名学霸王”,也会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教师要求学生参考各种评语与见解,再从不同领域深层次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怀,这也是一种构建多元审美意识、提升鉴赏能力的做法。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就一定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创意阅读法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
三、开放阅读法
我们强调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效果的达成,分析操作过程中的达成条件,其目标在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此时,教师应当注意,学生个性的释放应当是在一个充满开放精神的课堂环境中,如果课堂环境本身就是统一的、狭隘的,则无论如何强调,均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致力于创造开放式的阅读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确保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心向往之的乐土,实现语文学科综合化的发展。
比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体会文本中所饱含的激情、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的应用,以及满足学生对于本文社会背景的认知需求,在阅读教学指导时,教师便可以采取开放阅读的手段,与学生共同探索文中体现的执着与奋斗的精神,分析文本的具体内容与思想主旨等。整个过程应当具有开放性与包容度,教师只是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阅读建议,剩余的时间则完全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安排。阅读后,师生再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对其中的主要观点、演讲背景、演讲影响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应当说,这种极具开放特色的阅读模式,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且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契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具有普适性,在进行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指导时尤其如此,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开放性的阅读活动视为理想状态,这样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自主选择努力的方向与思考的路径,从而改变对于语文课程的认知。
四、多元阅读法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目标的达成条件,在开放阅读时可以说已臻于极致,但却并非尽头,教师还可以视情况需要进行拓展,使开放阅读与多元阅读相结合,以便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具体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高中生需要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具有包容态度,用以提升自我交流与表达水平,而教师则要顺应这种需要,发挥个性化引领的外延拓展功能,防止学生在泛读时情绪与观念的趋同。在此过程中,教师所具有的思维理念以及表现出的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产生直接影响。
举例来说,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简·爱》这部小说时,就需要让学生体会小说的独特美感。第一步是让学生认识小说的基本内容;第二步是让学生以独立自主的阅读形式,明确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了解主人公独立、顽强的个性;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坦普尔小姐从学校离开后,主人公简·爱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类似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小说的深层理解,使之自觉把握角色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元阅读法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外国文学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创作方法与情境氛围,理解“一时有一时之文字、一地有一地之文章”,并使学生在多元阅读后尝试进行自主多元表达,以便形成对文本的认知与应用。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意在个性化阅读目标下达成条件的不同优势与方法,以便从多个角度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让学生实现思维发展、语言构建、文化传承等多重目标,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所提到的比较阅读、创意阅读等,只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众多条件中的幾项,在具体操作时如何抉择,尚需针对不同教育情况行进具体分析。
(本文是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批准号为:G/15/P/0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