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消除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

2019-02-06丁春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智力心理数学

丁春雪

摘 要:數学课,历来被学生们视为“死亡者的游戏”。他们厌倦了学习数学,以至于被动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消除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兴趣。

关键词:消除不良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贪图轻而易举,试图立竿见影,怕苦怕累、意志薄弱、不思进取,不愿意品尝学习的艰辛,是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心理障碍。提到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单调的定理,复杂的数字和令人头疼的练习,他们厌倦了!这种心理造成了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作业,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最后,成绩只能是越来越差! 还有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以为是自己天生脑子笨,不是学习数学的料,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如此,形成了不良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将数学教学与心理教学结合起来,才能逐渐消除不良心理,从而促进数学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心优生的成长,更要关心一般学生的发展,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公平的机会。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特别是那些“不善言谈”学生的智慧火花,要及时鼓励,避免“老生常谈”,盲从优生,那样学生在课堂上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激发兴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出发,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到有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其次,可运用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摒弃陈腐、呆板的教学方式,从而解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无味感,让学生觉得数学课也可以很有趣。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可以创设情景:印度国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宰相西萨。西萨说:“陛下,就请您赏给我一些麦子吧,它们只要这样放在棋盘里就行了,第一格仅仅放一粒,以后每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这64格都摆放完就行了。”国王听了,心中暗暗欣喜:“他的要求也太低了”。于是立即慷慨的应允道:“爱卿,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同学们,你们说,这要求低不低?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太低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18446744078709551615≈5270亿吨,相当于全世界200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总产量。同学们听后都很惊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习题课上可以用开展竞赛的方法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讨论、抢答等活动,在竞赛中,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体味知识的魅力,快乐的“会”学习。许多复杂的函数图像,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用语言、文字、图片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境。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与数学“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能为课堂建立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充分煽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三、教师应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走下讲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以与学生平等的角色参与他们的讨论与学习。教师仅仅做到了解学生还不够,还需要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不端而厌之恶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理解学生还是一个未成熟的个体,他们各方面的发展都尚不完善,要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得失,要用正确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应该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能化解课堂疲软心理。

二、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之处

教师的责任和任务是把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我们不应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我们应该容忍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缺点或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赞扬的方法,既要赞扬学生的优点,也要“赞扬”学生可爱的缺点。的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如优势智力领域或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种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聚集。在我们的教育中再也不存在一个学生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教师的话、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刻苦学习精神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保持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富有成就感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个充满肯定和鼓励的眼神,会给学生增添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要想学好数学,平时就要多做题目,多思考,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即使是一个公式,一道简单的习题,一点看法,都应给予鼓励,让学生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欣赏自己。这样他们才会经常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并取得进步和更大的成功。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以进取的精神去探求知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下,充分调动学生的脑力深钻细研,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智力心理数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欢乐智力谷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