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古城保定发展新路径探析
2019-02-06任霏梁倩
任霏 梁倩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之下,雄安新区于2017年4月正式设立。雄安新区的提出,既是对4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和回顾,又是对国家区域治理和地区协同发展的创造性探索。古城保定,正是“一带一路”和雄安新区两个倡议举措的交汇点,而如何利用好雄安新区的“东风”,立足当下把握机遇,探寻新的发展路径,让古城保定进一步焕发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雄安新区 京津冀 保定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218-0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举措的提出,令处于京津冀节点上的古城保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7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对此“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的提出,保定市积极作出回应,在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保定市全力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议案》。雄安新区的设立,使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保定市而言,也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意义
1.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
京津冀地区毗邻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环境多样性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为雄厚,且该地区囊括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一省两市人口密集、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仅推动着环渤海经济带的大踏步前进,同时也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乃至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京津冀地区相比起步更早、经验更丰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协调、沟通不畅、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京津冀地区长期深陷内部的激烈竞争之中,加之某些政策和举措不当,致使地区封锁现象严重,令此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各自发展的割裂状态。同时,作为两大直辖市的北京和天津——尤其是首都北京,吸纳和聚拢着河北省内乃至周边广大地区的大量自然和社会资源,使得京津冀三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资源配置落差甚大等一系列不良效应长期存在,京津两地优越富庶同环首都贫困带形成了巨大而又鲜明的落差。此外,长年累月计划经济发展所遗留的弊端在京津冀地区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由于临近国家政治核心区域,因此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尚未发挥出该地区的优势所在,未能充分挖掘出区域发展的潜力,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恰逢此时,雄安新区应运而生。作为新兴的国家级新区,雄安将更多地承载首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舒缓北京地区因资源过度集中而逐渐衍生的特大城市危机,进而缓解北京的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压力,推动着首都非核心功能有序向周边地区转移。基于以往的经验,雄安新区将从空间角度整合并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状况,使京津冀地区逐步形成彼此连接、紧密配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2.提供了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
京津冀城市群是目前我国公认的三大老牌城市群之一,相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城市群,京津冀的优势在于临近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人才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发展势头向好,但其中创新性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程度和创新能力区域分布差异大的问题颇为明显。尤其是首都北京,依靠政策优势和行政主导地位,聚拢和吸附着周边大量的创新性资源,形成了“强北京而小周边”的不平衡态势,且北京地区的发展福利、创新成果向周边尤其是与之比邻的河北省地区辐射效果微乎其微,致使地区内部创新协同能力相对较低,尚未达到发展成果三地共享、创新福利一体均沾的预期效果,而雄安新区的战略能够巧妙地解决上述出现的地区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作为新兴的国家级新区,雄安的一个重要功能定位便是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的高新产业和创新性资源分布结构,从而从根本上扭转长期存在的三地“断崖式”发展的不利局面,通过推动京津冀各大城市之间加强沟通和协作的力度,建立起以各个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协同发展的新型格局,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之快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增强京津冀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二、协同发展视域中的古城保定
古城保定位于太行山的东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逐步替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保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雄安新区恰好处于保定、北京、天津三者之中间地带,使得三座城市互构黄金犄角之格局。雄安新区的建设,将促使古城保定转变被动接受转移的不利态势,开启其主动参与地区协同发展,在区域内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新时代。
三、古城保定发展之新路径
1.推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打造高端文化平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古城繁荣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所在。雄安新区的发展依托于古城保定的文化底蕴,而古城保定又必将成为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古城应大力加强文化底蕴的保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保定市各级政府均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和支持相关领域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注重彰显保定文化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努力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要重视文化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创建专业化的文化产業人才队伍,创办对应的高水平学校和培训机构,以政策为基础,增强高端人才的引进支持力度,将古城保定打造成为汇集全国各地人才的平台,进而全方位促进古城和雄安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绿色家园
保定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地区,西邻太行山脉,别具一格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诸如白洋淀、白石山、狼牙山等或巍峨雄伟或迤逦多姿的自然风光,但相对闭塞的地理条件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条件,并不利于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自2013年起,秋冬季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雄安新区亦是坐拥白洋淀水系,连通着京津以及河北省境内其他主要城市;因此,环境问题需要引起京津冀三方的共同重视。就保定一市而言,首先,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关、把好关,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势头的扩大,对于长期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和工厂必须严厉打击,勒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需强制停工整顿。同时,加大环保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努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取代原有能源。广大的保定人民应积极响应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通过学习和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身体力行,倡导低碳出行、绿色出行,逐渐形成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自觉为构建绿色保定贡献力量。
3.加大开放力度,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質量发展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为了高质量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雄安新区的历史起点上,古城保定需政府为主导,打破固有思维和传统的束缚,出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相关发展政策,放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总布局,将保定市辖区内部的产业结构重新整合规划,以达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分布、推动协同创新、升级投资环境的效果;同时,为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确保地区经济的高水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此外,保定应利用好与雄安和京津互为“黄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推动京津冀地区和雄安新区的交通一体化构建,开展对外合作研发战略,尤其与毗邻的北京、天津和雄安地区展开深度密切合作,同时积极与世界接轨,引进全球一流的企业和团队,通过借鉴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全方位提升古城经济的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将古城保定努力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宜居的绿色城市。
四、结语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国家规划的重大举措,在“雄安”春风的吹拂之下,古城保定立足优势,取长补短,开拓创新,通过一系列科学实践,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举措,在实现古城经济文化复兴与腾飞的同时,也必将为新区的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五明.重新发现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保定改革创新调查实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张清,贺湘硕,高然.低碳城市发展研究:基于保定实证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3]谭长流,冯潇.雄安战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4]曾强.千年雄安:颠覆性技术、前沿产业与未来之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5]苏国伟,智延娜.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