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前夕广东起义记

2019-02-06胡博

同舟共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放军保安国民党

胡博

1948年底,国民党军队主力在东北、华东地区连遭重创,华北战局又陷入被动,使原本身处战火之外、驻防在大后方的国民党军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接连发生三次起义,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

遂溪起义

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广东驻军来说,内战全面爆发后虽然不用与解放军的正规军交锋,但也被游击队搞得焦头烂额。1946年10月新成立的广东省保安第10团,就受到解放军游击队的多次打击,内部厌战情绪严重,就连团长陈一林(蕉岭人)都对前途产生动摇。

陈一林是“铁军”元老张发奎的亲信,在担任粤保10团团长之前任广州行营情报科长。像陈一林这种身份的人,在下到部队后,必将秉承张发奎的指示成为一名“反共干将”。事实上,陈一林到职后确实下了力气去“围剿”游击队,但几次交锋,很快就被打到没有脾气。不仅如此,在广东省保安司令部对所属保安部队大力整编的大环境下,陈一林因属“张派”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还受到了时任粤桂南“清剿”副总指挥兼广东第10区“清剿”司令张君嵩(广西合浦人,注:民国时期属广东)、副司令邓伯涵(合浦人)等人的打压。

一方面是作战屡次失利,另一方面又遭到上级的猜疑和打压,受到种种压力的陈一林在张发奎卸任后便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解中共文件、游击队宣传品,以及进步报刊。1947年12月,陈一林在一次与友人商讨时局的时候,进一步受到朋友邹思勉影响,在思想上发生大转变,邹又介绍了王克给陈认识。陈通过王与中共粤桂边区的地下党取得联系,并计划起义。

就在相关事宜稳步进行时,王克的身份于1948年9月不幸暴露。王克被迫进入解放区,陈一林则因为受王克的影响,遭到了张君嵩等人怀疑。在此情况下,陈一林不得不时刻提防,加强对部队的控制,最终加速了率部起义的进程。

1948年12月初,陈一林获悉张君嵩将与副司令邓伯涵在12月19日前往粤保10团驻地遂溪“点验”,使情况更加恶化。陈一林知道,在1948年8月,广州绥署已经派人对粤保10团进行点验,怎么可能这么快又要进行点验,这件事情明显就有问题。陈一林考虑再三,决定改被动为主动,提前率部起义,时间就选在张君嵩带人来点验的时候。

12月18日下午,陈一林以准备接受点验为名,将全团官兵集中在遂溪,晚上在县城内的家中召开起义核心骨干会议。会中,陈一林谈了自己对形势的看法以及自己起义的决心,随后与参会骨干商讨了起义行动的具体计划,决定在点验当场“消灭张君嵩”,歼灭张带来的警卫营。与此同时,命令第1营第1连连长邬元浩指挥第1营占领团部和“清剿区”驻遂溪总部正面的全部碉堡和机枪掩體,第2营第7连连长郭丹指挥第2营主力占领右侧民房,与第1营形成交叉火力网,待张君嵩的车队进抵团部门前操场后,集中火力射击,将整个车队予以歼灭。会后,陈一林下令将副团长刘雄标等顽固分子予以扣押看管,扫除起义障碍。

12月19日上午7时30分,陈一林以演习为名命令部队进入阵地,完成战斗准备。上午10时许,张君嵩与副司令邓伯涵,以及警卫营等百余人分乘6辆卡车抵达遂溪。当车队在操场停止后,陈一林一声令下,埋伏好的部队立即对车队猛烈开火,张君嵩、邓伯涵等人压根就没有反应过来,先后中弹身亡。这次战斗,粤保10团计歼灭50人,俘虏100余人。

战斗结束后,陈一林为扩大战果,于下午2时许命令起义部队向湛江出发,并派人联系中共粤桂边区地下党汇报起义情况,希望派部队火速接应。下午3时许,起义部队攻入湛江市区,占领粤桂南“清剿”总指挥部,并歼灭抵抗的粤保18团所属两个连,释放“政治犯”20余人。20日凌晨,因起义部队有部分官兵叛逃,陈一林命令部队撤回遂溪,并继续派人分三路寻找中共地下党。

粤保10团的起义震动了国民党广东当局,广州绥署主任宋子文迅速从香港返回广州,并调集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围攻起义部队。陈一林在此艰难情况下顽强抗击,于21日下午在遂溪县西溪村与解放军粤桂边区新编第8团成功会师。

粤东起义

粤保10团起义事件震动了整个广东驻军,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和华北战场上都还没有失败,却在广东这个大后方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叛乱”,使原本就有意走此道路的广东驻军将领也都纷纷付诸实施。这其中,以曾天节(五华人)、魏汉新(五华人)、李洁之(兴宁人)等在粤东地区发动的起义最为成功。

曾天节是广东省保安第13团团长,魏汉新是广东省保安第12团团长,李洁之是广东省第9区(驻兴宁)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三人分别通过各自的关系先后与中共华南分局统战组组长饶彰风、副组长谭天度取得联系。三人获知遂溪起义的消息后,都极为振奋,正式计划起义事宜,并获得了粤军老将——时任广东省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大埔人)的支持,商定在起义时由吴统一领衔发布起义通电。

1949年1月30日,曾天节与中共华南分局商讨起义事宜,并与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取得联系。双方约定,粤保13团将于解放军主力临近广东时发动起义,以配合解放军解放全广东。为此,曾天节还特地秘密前往香港,与华南分局书记方方、统战组组长饶彰风会谈,进一步落实行动方案。

粤保13团原定计划是待解放军的正规军靠近后实施战地起义,却没想到新任的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薛岳于5月4日命令粤保13团编入新成立的保安第5师序列,并移驻东莞。部队一旦移动,那么对于原本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将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曾天节还从在其他部队任职的好友、同学口中得知,薛岳把几支部队调动到粤保13团驻地——龙川县蓝口。曾天节认为薛岳已经知悉所部起义事宜,决定先发制人,再次提前起义。

5月10日夜,曾天节命令所部,将地方武装自卫队收编完后召开全团干部誓师大会,说明起义情况,随后命令部队向老隆转移。11日夜,起义的粤保13团与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第2支队胜利会师。13日,两部联合对位于老隆的粤保4师部发起进攻,并分兵阻击前来增援的国民党第196师。14日凌晨,起义部队突破粤保4师直属部队的防线,并击溃前来增援的粤保5团,歼灭100余人,俘虏300余人,迫使指挥部队抵抗的粤保4师副师长彭健龙、粤保5团团长列应佳率领残部投降(列应佳后逃脱)。

粤保13团起义成功的同时,位于梅县松口的粤保12团团长魏汉新根据4月23日与解放军闽粤赣编总队商定的起义计划,准备在12日实施起义。但由于粤保13团的突然起义,以及国民党军队的频繁调动“围剿”,使魏汉新对12日起义的计划产生顾虑。

负责策划和联络起义的中共粤东地委策反小组成员陈柏麟,以及准备与粤保12团一同起义的广东省保安独立第1营营长蓝举初见机不可失,便决定不等粤保12团,先行在12日凌晨0时举行起义。在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1支队第2团、杭武蕉梅独立第7大队、蕉岭武工队的全力协助下,粤保独1营于14日上午突袭蕉岭县城,并成功解放该地。魏汉新在得知消息后,也开始行动,于16日上午8时突袭梅县县城,包围缴械了县城内两个保安营,随即在县政府的大礼堂上宣布起义。

在5月10日到5月16日这短短七天里,粤保13团、粤保独1营、粤保12团先后实施起义,给国民党广东驻军以沉重打击。5月17日,广东省第9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洁之又在兴宁宣布起义。

在李洁之的原定起义计划中,他早已和广东省第4区(驻惠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廖鸣欧(兴宁人)、第8区(驻潮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希德(福建武平人)、福建省第7区(驻龙岩)行政督察专员练惕生(福建武平人)约定共同举事。但由于粤保13团的起义影响了整个广东局势,因此李洁之决定提前起义,于17日在兴宁县城宣布第9行政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8日上午公开发布兴宁和平解放布告,领导粤保独立第9营、行政专署直属连、县保安营计1100余人举行起义。

由于事发紧急,因此廖鸣欧、莫希德、练惕生三人负责的行政区未能同时起义。其中练惕生于5月22日在龙岩成功实施起义,廖鸣欧与莫希德则约定在6月3日联合举行起义,但被原计划参与起义的粤保8团团长徐东来(东莞人)出卖告密,导致廖鸣欧于6月3日被薛岳派兵逮捕枪决,莫希德则被迫放弃起义避居香港,致使两部起義不幸夭折。

湛江起义

在1949年10月之前,广东驻军的起义以保安部队为主,因此对于国民党广东政权来说,局面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到了10月15日,发生了一次正规军的起义,标志着广东战局再也无法挽回了。

起义的正规军番号是第62军,这是一支在1949年2月新成立的部队,但在成立之初,中共华南分局就着手该军策反事宜,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粤桂边区委员会负责实施。第62军成立之初,新兵较多,军心不稳,新任军长见前途渺茫,干脆弃职跑到香港当寓公,因此部队暂由副军长张一中(兴宁人)负责。

1949年8月,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派遣情报参谋赵世尧,以经商身份作掩护,前往湛江实施策反,成功说动第62军多名团长、营长、连长加入起义行列。10月2日,粤桂边纵队再次派遣温焯华(边纵政治部主任)、陈一林(边纵第6支队司令员)、赵世尧组成的策反小组,在湛江与第62军军直各部主官、第151师所属两个团的团长共同商议,计划在10月19日趁着新任军长到职前发动起义,解放湛江。但第62军警卫营长邱德明认为驻防广东的国民党军队目前调动频繁,第62军有移驻雷州半岛的迹象,希望能够提前发动起义,经过再次讨论,决定于10月15日凌晨2时提前起义。

10月15日凌晨2时,参加起义的第62军直属部队1500余人,在警卫营长邱德明的统一指挥下按时行动,警卫营和工兵连率先占领军部。邱德明本打算扣押副军长张一中以及高级军官的家眷,进而由张命令所属第151师和第153师放下武器,或参加起义。对于邱明德等人的行动,张一中其实早有察觉,但他却没有选择参与或镇压,他打算“再看一看形势”。没想到,邱德明突然率部起义,导致张在慌乱逃跑时中流弹身亡。

15日上午8时许,起义的第62军直属部队成功攻占西营,歼灭第50军留守处、工兵第2营等部2000余人。当天下午,第151师453团团长张涤海率部参加起义,第451团团长张泰煜则迟疑不动,导致该团被第151师师长罗懋勋控制,张随即被枪决。

16日,起义部队虽然遭到国民党正规军的疯狂围攻,但在边纵第6支队的有力支援下成功突围至遂溪。22日,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粤桂边纵队暂编第2团(旋改番号为新编第16团),由邱德明任团长,叶超任政委,彭浩任副团长,随后参加了解放廉江的战斗。

第62军直属部队的起义,打乱了国民党广东驻军撤往海南岛的部署,并导致其第21兵团主力在两阳地区遭到解放军第4兵团重创。此后,又接连发生了梅茂起义、信宜起义等事件,加快了广东的解放进程。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解放军保安国民党
路灯下的保安
快过关了
解放军来了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
保安搜车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
解放军之称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