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
2019-02-06张颖玲
摘要:元末明初及清前期的“湖广填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由政府主导的移民运动。这场移民运动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朝代,规模大、时间长、涉及地移民人数众多、移民来源地广泛,影响十分深远。“湖广填川”的移民背景是多年频繁战乱,导致四川人口减少,明清两朝有意引导移民入川,为发展生产提供劳动力;移民来源主要是地理位置邻近和水路交通便利的两湖、江西地区;移民运动推动建立了完备的水陆驿站,推动移民所经之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融和繁荣。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移民背景;移民来源;移民影响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110-03
在中国的移民历史上,元末明初及清前期的“湖广填川”大移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人口结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且对后来的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湖广填川”的研究著述不少,但多着眼于其背景、方式和意义的探讨。而本文的目的除介绍移民背景外,主要侧重于对移民来源和移民影响的探讨。
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背景
(一)元末明初的大移民
元朝末年,政治危机严重,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在湖北地区起义。而后明玉珍带领红巾军从巫峡进入了四川地区,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农民政权。虽然明玉珍号称,自己从湖北带来的士兵只有20万,但加上士兵入川时所带的家属,实际上应是不少于40万人。明灭夏以后,这些士兵都留在了四川定居。虽然40万人的数量并不多,但却是元朝时期四川人口的主要构成。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国家遍地疮痍。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明政府便采取了移民政策,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到达荒芜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同时也能达到人口平衡,使天下太平。移民运动一共持续了22年的时间,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的人口达到180万,而移民的人数占了总人口的50%,同时加上明玉珍带领过来的武装部队,四川的移民人口占总人数近70%。[1]因此,后代统治者虽然也进行过移民活动,但洪武时期的移民是保证四川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弥补了四川人口的空虚,为发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二)清代大移民
清代移民是指顺治时期至乾隆时期向四川的移民运动。通过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推动,到1600年,四川人口增加到近500万人。明末清初由于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又导致了四川人口锐减。除了饥荒以外,频繁的战乱也是四川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1644年,张献忠入蜀建立政权,同时屠杀蜀民,更在与明军的战争中导致民众大量伤亡;而后清军入川,与当地自我形成的武装力量斗争,进一步导致人口锐减;清朝建立后,将吴三桂分封至云南,致其叛乱,战争波及四川地区。[2]于是大大小小的战争使得四川人口快速减少,形成“官民庐舍,劫火一空”“人烟久绝,尽成污莱,山麋野猪,交跡其中”“城中茅舍寥寥,询其居民,大多秦人”的局面。因此,清建立之初,四川人口残存仅约50万人。从顺治皇帝开始,大量颁布政策鼓励百姓进行移民,但是并未在民间引起多大的反响。而后吴三桂叛乱导致四川人口继续减少,统治者才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所以颁布政策鼓励外省百姓向四川进行大规模移民。这一场移民活动一直持续至乾隆年间结束。这也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四川移民高潮。
二、“湖广填四川”中人口来源考究
(一)明初移民人口来源
“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元末,明玉珍率领其军队进入四川。明玉珍率领部队进入四川,并在重庆称帝,他所带领的部队人员大多是湖北孝感地区的人,据此便可推断出,其入川时所带领的士兵大多应来自湖北地区,其中麻城孝感地区及明玉珍驻扎在江汉平原地区时招募的当地士兵居多。明建立以后促使的移民运动,也大多来自于这些地方。根据弘治《黄州府志》所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麻城县人口有10多万,黄州府有60多万。当时湖广布政司400多万人口,湖北不到200万,而黄州府就占了近40%,根据黄州府的人口,可以推断出其为当时湖广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府。然而,在与四川毗邻的荆州府中,它的人口密度只有8人/平方公里,是黄州府的1/4。[3]因此黄州府是具备对外移民能力的,而湖北其他地方没有。而根据泸州《王氏族谱》的内容,也可以发现,他们本来是河南信阳地区的人,后来在政策的引导下迁至湖北孝感,而后又移民至四川。据此也可得知,信阳地区也有人迁至四川地区。再者民国胡氏《宗氏族谱》记载,其原籍在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而后分派迁居至湖北黄州府的麻城孝感,“明洪武初年,平红巾乱,恢复西川,奉旨填实”。由于战乱,江西地区的百姓外逃避难,湖北地区相对稳定,他们便迁至湖北。麻城地理条件适合人们进行农业生产,他们便在此定居生活,而后明朝建立,国家稳定,但是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促使政府进行移民活动,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他们便从麻城迁至四川地区,最后定居下来。所以,麻城孝感只是一个中转站而已,真正在此地定居的移民者极少。所以,明代时期移民运动人口的主要来源是湖北地区,另外还有江西和河南地区的民众。
(二)清代移民人口来源
洪武时期的移民来自于湖北地区。到了清代,由于四川战乱导致人口数量锐减,因此,官方发布了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移民。除了两湖地区的移民,还有江西、广东、福建等地的移民。但由于两湖地区距离四川较近,依旧是填川人口的主要来源。
民国本《巴县志》记载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叛乱,四川土著居民基本外出逃难,十室九空,而外来的移民“什九皆湖广人”。又如同治《璧山县志》记载明末清初由于张献忠叛乱,四川地区的本土居民大量减少,而后由于顺治时期实行招揽流民的政策,从湖北、贵州、广东等地区入川了一部分人口。《南川县志》也曾记载,康熙年间,湖广地区、江西等地的部分流民未通过官方渠道进入四川,开垦荒地进行生产。当三藩之乱平定以后,在外流落的原住民逐渐回县归里,与此同时,贵州省也有不少居民开始移居四川州县落户定居。为了吸引大量的人口入川,清政府则颁布政策,规定各省贫民可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许他们归入四川籍。[4]253比如大宁(今巫溪)宁邑地处重庆边陲地区,与湖北接壤,所以两湖地区的人多在此定居。川西安县地区的黄椒招揽流民开垦,此地与两湖地区邻近,当地居民的移民人数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十。除此以外,名山县和成都的移民人数也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湖广地区的人口更是撑起移民来源的“半壁江山”。[5]
根据研究表明,清初的移民主要来自于湖南、湖北、江西、陕西,两湖地区和江西地区的移民占了总移民的60%。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四川总人口达到1000万,移民人数约占60%。因此,清代四川地区移民的主要来源是两湖和江西地区。而移民到达的地方,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如成都周围。随着移民人口的逐渐增多,移民潮也逐渐减弱。乾隆四十年以后,四川移民分布的区域和比例也稳定下来,一直持续到现在。
三、移民影响
(一)推动建立完备的水陆驿站
明清两朝建立之初,急需稳定社会、发展生产,要想在短时间内成功移民,迅速稳定社会就只有军事移民。军事移民则主要通过水路沿江而上,水路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因此,大批移民的移动带动了水路驿站的建造,从而完善了此时的水路驿站。川、鄂之间重要的交通路线除了水路,还有陆路,江西地区出发的移民,通过乘船经南昌、九江,而后顺着长江到达湖北地区,从传统的川鄂交通路线,经过鄂西进入四川境内。湖南、广东和福建地区的移民大部分选择走陆路入川。[6]传统的陆地交通山地众多,形式复杂,因此,在大批移民迁移过程中,陆地驿站的建设也开始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了川鄂两地驿站完备的情况。
(二)推动经济发展
移民大多从江西进入湖北,到达湖北以后,麻城便成为这些移民的中转站,而麻城有四个乡,在这四乡中,仙居、亭川、太平大多为高山丘陵,并不适合农业生产,只有麻城邻区的孝感乡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定居生活和农业种植。因此,作为农业技术发达地区迁移过来的人,便在此定居下来,发展农业,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福建广东的移民则经过贵州,贵州则成为这些移民迁川的中转地。成为中转地主要有兩个原因:一是明末清初战乱,四川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贵州地处偏远而得以保全。二是因为乾隆年间,两湖当局对于入川移民检查十分严格,而此时贵州则比较松懈。贫穷的百姓没有通行书,只有选择从贵州入川的小道来避开官府盘查。因此这些移民则定居在贵州,从而推动了贵州农业的发展。
四川由于受到战乱天灾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技术落后。明朝郑和下西洋,带回许多外来食物和经济作物,例如玉米、红薯、棉花,新的物种在经济发达地区快速流行起来,其中就有江西地区。在移民潮的影响下,江西移民迁移至湖北地区,同时也将这些经济作物流传至此,从而使得当地人口增多。而后迁至四川地区,辛勤劳作,使得四川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流传进来的新的农作物引起了农业种植形式的变化,经济作物则引起了经济形式的变化。经济形式的改变引起了土地生产量增加,从而使得人口进一步增多。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学会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使得粮食大量剩余。而后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起种植甘蔗、桑蚕、种烟、纺织等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直至今日,四川盆地依然是我国甘蔗种植的最北界线,山蚕引入间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三)推动移民地区文化发展
移民所到之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商贸的繁荣,于是人们交往频繁,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对外的交流,使文化慢慢交流融合,从而推动了外地语言与当地语言的融合。这其中,湖广移民主体性语言的压倒性辐射作用使湖广话成为四川官话。在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移民文化日趋整合。在移民不断交融、文化相互影响下,当地戏剧兼收并蓄,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戏曲文化。例如川剧,吸收了江苏的昆山腔、安徽和湖广的皮黄腔,还有陕西的秦腔,从而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川剧文化。
移民人员到达移民地定居后,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为了加强同乡人之间的联系,开始建立会馆,例如江西会馆、湖广会馆。会馆不仅是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发展贸易的地方,更是娱乐场所,提供便利的服务。会馆的发展不仅对川渝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深远影响,还加深了移民和当地民众的交流。
四、结语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从元末明初开始,清朝中期结束。移民多从两湖地区、福建、广东跋山涉水而来。从长江入川者,滩多水险,乘座木船逆流而上,要经历十几日或数十日,而且还有船倾人覆之险。而从湖南、贵州入川的移民,分别要翻越险峻的山脉。不管有多大的艰难险阻,百年移民仍浩浩荡荡,历久不衰。移民们卖尽原籍家产,携带家人,冒着风险,踏上千里迢迢的入川之路。他们攀援于崎岖栈道,跋涉于深山峡谷,穿越于激流险滩,长途跋涉历经数月,尝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四川重庆插占落业。
在移民潮的影响下,各地之间的文化相互碰撞,组成新的文化,而移民的最终地——川渝地区更是深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创造出了明清时期特有的川渝文化。同时,由移民带来的新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推动了移民所经之地经济的繁荣,进一步带动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因此考查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线路对于研究该时期四川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瑛.清代四川地方城市的重建——兼论清代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与地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
[2]周及徐.从移民史和方言分布看四川方言的历史——兼论“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区别[J].语言研究,2013(1)
[3]包伟民.明代以降六百年间中国的人口流动——评《中国移民史》明清近代分卷[J].浙江大学学报,1999(6).
[4]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黄权生.从《竹枝词》看清代“湖广填四川”——兼论清代四川移民“半楚”的表现与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蓝勇.清代四川著与移民的地理特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作者简介:张颖玲(1995—),女,汉族,重庆垫江人,单位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研究方向为先秦史。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