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比较与成因分析

2019-02-06陈丽刘锦涛

西部学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少数民族

陈丽 刘锦涛

摘要: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水平和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具体表现为情感满意度和行为能力下降、出现寂寞、孤独、易怒、没有安全感、处处不顺心等消极情绪,部分儿童甚至会出现破坏和攻击行为,排斥和回避学校教育,从而出现了文化边缘化、民族认同弱化等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父母流动打工且受教育程度低,老师对其关注不够,语言差异使儿童自卑等。建议教育工作者给予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倾听儿童的想法和声音,努力营造出充满爱与关怀的积极的校园和家庭环境,让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40-03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力度不断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一些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在城市学习和生活,但没有现居住地户籍的学龄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1]。在这些儿童中间有一部分儿童尤为特殊,他们就是少数民族的流动儿童。相较一般的流动儿童来说,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受教育问题上存在更多的制约,他们不仅存在入学难、父母教育失位的问题,还会出现辍学务工、随父母经商的情况[2]。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少数民族提倡早婚早孕,这就使得许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儿童会辍学回家,其中女性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3]。所以相对一般的流动儿童来说,少数民族的流动儿童更容易出现失学和辍学。由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且在全国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有必要研究这类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学校适应作为衡量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融入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对儿童学校适应中的认知、情绪、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儿童未来发展起到预测作用[4]。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助于儿童顺利完成学业,有较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格,同时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5]。本研究通过比较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差异,了解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和特点,同时分析流动对少数民族儿童学校适应产生的影响,为教育工作者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适应,调整教育手段、关注方式、心理调适等提供依据。

一、方法

本研究选取兰州市三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07份,问卷回收率为93.38%。其中少数民族流动儿童394,占64.91%,非流动儿童213名,占35.09%。

采用西南大学崔娜编制的《学校适应问卷》。本问卷分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五个维度。项目采取李克特式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学校适应性水平越低。以学校为单位,对抽取的儿童以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二、结果

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8.35,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总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9.63,M流动儿童=11.32)。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校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7.30,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在学校态度的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1.59,M流动儿童=1.95);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96,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1.68,M流动儿童=1.88);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7.57,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在师生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1.86,M流动儿童=2.24);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业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01,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在學业适应的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2.22,M流动儿童=2.46);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常规适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8.03,p<0.001),其中非流动儿童在常规适应的均分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M非流动儿童=1.62,M流动儿童=2.04)。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两者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水平和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

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在性别上存在的差异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3.64,p<0.01),并且在学校态度的均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M男=2.07,M女=1.82);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的师生关系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4.13,p<0.01),并且在师生关系的均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M男=2.37,M女=2.10);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的学业适应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4.08,p<0.01),并且在学业适应的均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M男=2.57,M女=2.33);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的常规适应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4.83,p<0.01),并且在常规适应的均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M男=2.19,M女=1.85);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性别在学校适应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4.21,p<0.01),并且男生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女生(M男=11.83,M女=10.71)。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的同伴关系因子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00,p>0.05)。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在学校适应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学校适应性水平和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显著低于女生。

三、讨论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水平和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態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这与胡金莲对云南少数民族和汉族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研究结果一致[3]。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除了需要适应学校生活,还需要进行文化适应。

第一,教育人类学认为文化适应在人生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来说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许多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学校教育中,会感到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压力,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现象,如情感满意度和行为能力下降、排斥和回避学校教育等,同时也易出现寂寞、孤独、易怒、没有安全感、处处不顺心等消极情绪,从而出现了文化边缘化、民族认同弱化等问题,部分儿童甚至会出现破坏和攻击行为[7]。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需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必要的。

第二,有研究表明儿童之间的文化性差异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较为显著,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都决定着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之间存在文化性差异,而这些差异性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因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多数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普通话水平与其他儿童有差距,所以他们需要面对因为语言差异而存在的问题,比如与同伴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对老师教授的课程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解和掌握等等。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无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学业适应方面也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这些都会对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除了以上几点,在调查时通过与这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到他们其中一部分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居住环境和条件也相对较差,有些儿童和父母就住在他们自己临时搭建在废弃铁路空地的房间里,家里只有简单的家具供日常生活使用,所以这些儿童所拥有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差,这会使其在与同伴交往产生自卑感,从而对同伴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还了解到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父母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其中有一部分儿童的父母仅仅会写自己的名字,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功课进行指导和帮助,所以当儿童在学业上出现问题时,父母不能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因此儿童会出现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多数会采用打骂的方式,这就使得儿童与父母的亲密度较低。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知识性对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知识性对学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密度能正向预测学校喜欢,负向预测学校回避。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对师生关系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密度、知识性对同伴关系有正向预测作用,所以家庭环境对儿童学校适应产生的影响很大。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在性别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学校适应性水平和在学校适应的学校态度、师生关系、学业适应和常规适应上均显著低于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究其原因,可能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性别特征存在的差异有关。已有研究证明:在儿童的学习责任心水平上,女童显著高于男童。学业责任心会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成绩的好坏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关注度,成绩较好的儿童会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更多,所以师生关系相对较好,这就使得儿童更容易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同时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男女生的成熟水平存在早晚差异,女孩的心理发展要比男孩提前,心理成熟度相对较高,她们可以更早地理解学习的意义,自我控制能力较高,同时善于与人交往,所以女生更能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少数民族结婚年龄偏小,尤其是女性,而且婚后的生活绝大部分是相夫教子,所以少数民族流动女童会相较少数民族流动男童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学习态度相对积极,与同伴的关系较好,可以更好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四、小结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上存在的问题较多,而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儿童本身,还存在于儿童的家庭环境中,所以想要提高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水平,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家长也应该更多地倾听儿童的想法和声音,更切实的了解儿童的感受和状态,对儿童给予更多的爱与关怀,努力营造出充满爱与关怀的积极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内心更安全、情绪更稳定,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人际、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9).

[3]胡金莲.云南少数民族、汉族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4]丁芳,吴伟,陶红.公立初中流动和本地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3).

[5]方胜怀.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9).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学教育。

刘锦涛(1976—),男,汉族,甘肃平凉人,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