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葬仪

2019-02-05李智宇

科学Fans 2019年11期
关键词:火葬陵墓葬礼

李智宇

想象世界的彼岸——“葬”的思想起源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埋葬行为的起源和预防尸体暴露造成的瘟疫有关,但事实上,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理论上只有在人类大规模长期定居的农耕文明中,才可能出现因为大量暴露尸体腐烂所产生的传染病威胁。但是人类早在农耕文明以前,就有了埋葬逝者的民俗起源。

最早的埋葬出现在距今三万余年的晚期尼安德特人①聚落之中。在这些原始人曾经生活的聚落遗址里,人们发现了被刻意埋葬的死者骸骨,并发现了显然是人为撒在周围的赭石粉——部分考古学家相信,这很可能是最原始的“灵魂不灭”概念的某些反映。

尽管在之后的数万年中,人类埋葬死者的方式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唯一不变的一点是,这些行为全都是和当时人类的世界观直接相关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山区以及几内亚湾沿岸的丛林部落中,一种在现代人看来极为野蛮的葬俗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在这些地方,人们会在葬礼上将死者的身体肢解、切碎,最后由所有参与葬礼者分食。虽然一些早期人类学家曾经认定,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是雨林地区动物蛋白匮乏所导致的,但在更加深入地调查研究后,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死者所处的社会希望继承死者的“力量与精华”,与其“融为一体”的一种体现,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死亡观与灵魂观的一种反映。

①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大约12万到3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古人类,因其骨骼化石曾在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被发现而得名。在人类进化史上,他们并不算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而是一支有着亲缘关系,但已经灭绝的旁支。

尼安德特人假想图

厚葬——“事死如事生”

随着人类文明演进,当成熟的宗教开始诞生,基于成体系的神话构建起来的神学世界观中,“天堂”“阴间”“来世”这些概念也被逐步构筑了起来。在这些世界观中,逝者灵魂的去向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既然人死后不再变成模糊的“精华”,而是以灵魂形式去别处开始新生活,那么为此提前准备也就变得很必要了。为死者举行隆重的葬礼成了仪式化的社会习俗。再加上早期国家中,具有宗教性的大规模工程还能起到增加社會凝聚力,赋予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作用。因此,早期的农耕文明一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就会大力修建两种建筑物:其一是用于让现世的人与神灵交流、获得宗教体验的神庙与祭坛;而另一类则自然是供死者使用的宏伟陵墓了。

金字塔的演变

提到具有宗教意义的大型陵墓,大家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埃及的金字塔。拜各种旅游宣传片以及文化作品所赐,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是胡夫金字塔。但事实上,胡夫金字塔不过是尼罗河流域大型陵墓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它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早在公元前4000~3000年的埃及涅迦达时代,金字塔最早的前身——有着华美雕饰和大量随葬品的贵族墓地就已经出现了。之后这类陵墓形制又经历了接近棱台形状的“马斯塔巴。”陵墓、阶梯式金字塔、大型金字塔几个阶段,最后才为隐蔽的地下墓穴体系所替代。在这过程中,埃及的金字塔形制甚至影响到了位于尼罗河流域上游的努比亚地区(现在的苏丹境内),在那里建立了一系列规模较小、坡度陡峭的小型金字塔。

②马斯塔巴

埃及古王国之前就开始盛行于贵族的墓葬形式。坟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体状,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入古王国时期后,马斯塔巴逐渐被金字塔取代。

马斯塔巴陵墓结构

不同文明的陵墓

无独有偶,在其他早期农业文明社会中,这种兼具埋葬与宗教功能的陵墓也比比皆是:在公元3~6世纪,日本的本州岛上建造了大量前方后圆式巨型陵墓,其中规模巨大者,如仁德天皇陵墓,面积甚至超过埃及金字塔,这一时代也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在中国殷商时代,王陵和贵族陵墓不但规模浩大,甚至还有殉葬仪式;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印第安人也会建起巨大的墓丘,将其首领葬入这种“山寨金字塔”里;在北欧,则发现过为逝去的君主和英雄建造的豪华大船,这些船只从未下过水,塞满了陪葬品,它们象征着死者将开始前往来世的远航……

如此劳民伤财的厚葬,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掩埋尸体”的程度。其主要目的有两个:首先,强调君主“受命于天”,从而证明政权的合法性(早期国家君主往往也是宗教领袖);其次,打造“死后仙境”,让死者将生前的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下去。

木乃伊

这种观念的另一个“副产品”则是木乃伊——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虽然埃及的木乃伊最为有名,不过把这套玩到极点的却是另一个位于南美大陆的古国:印加帝国。君主生前自称为太阳神裔,死后的木乃伊仍然被当成活人,保留名下所拥有的财产和特权,并接受供奉。这些“永生”的印加君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在位的君主有着更加崇高的地位,这可以算得上是“事死如事生”的一个极端表现形态。

收藏于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阿思露”女性木乃伊棺椁

身轻体健朝天阙——火葬与天葬

现代的火葬主要出于节约墓葬用地,确保卫生等考虑,但在古代某些文明中,火葬同样也与人们的世界观、灵魂观和死亡观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比传统的土葬更接近于一种“仪式”。

火葬

由于文化演化差异,并不是所有文明都倾向于长久保存死者遗体。在一些文明体系的观念中,只有消灭遗体,才能“解放”灵魂,使其进入下一个阶段。在亚洲,许多古羌人部落就实施火葬,以便死者能够魂归天上。在汉代的史料中,就记录过这些部落居民“唯恐死后不得火葬”。在古代欧洲,一些凯尔特以及维京人部族也崇尚火葬。维京武士甚至相信,焚化战死者的尸体能让他们更容易抵达瓦尔哈拉(北欧神话中的天堂)。在维京史诗里,许多神话人物和英雄:光明之神巴尔德、女武神布伦希尔德等,便是以火葬结束自己的传奇。

在火葬的古代拥趸中,最典型的是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转世”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概念——灵魂可以不断地轮回,生生不息,保存遗体毫无意义。之后兴起的佛教则秉持着“一切皆苦”的概念,而人类的身体被视为将人困在世间受苦的“毒器”,死后一炬成灰自然是最佳选择。从释迦牟尼本人开始,佛教便一直坚持火葬,只将骨灰和“舍利”葬在被称为“塔婆”的建筑物内——佛教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佛塔,最初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陵墓形制。而继承了婆罗门教的印度教同样倾向于火葬。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盛行土葬的地区,死于远方,无法归葬故乡的人往往也会实施火葬,这一方面是因为比起棺木来,骨灰更容易长途运输,另一方面也有受佛教影响让死者解脱肉身“魂归故里”的含义。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后,死于被押解北上旅途中的后晋太后就要求进行火葬,将骨灰撒向南方。而在日本历史上,战死或者病死于异国他乡者也通常会进行火葬。

逝去的维京勇士与战船一起被火葬

天葬

火葬之外,古人能想到的另一种“回归天上”的方法就是“天葬”——让食腐动物,尤其是秃鹫吃掉死者的尸体。这种葬仪文化主要出现在两个流行于亚欧大陆“屋脊”一带的宗教:祆教①和苯教②的影响范围内。除了高原地区游牧民中原始萨满教信仰的影响之外,这种葬式的存在也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量秃鹫种群的栖息密切相关。

①祆教

又称琐罗亚斯德教或拜火教,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国教,曾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

②苯教

波苯教的简称,由西藏的原始萨满信仰演变而来的,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宗教。

“特殊状态”下的各种特别葬式

除了土葬、火葬这类最常见的葬式之外,在一些地区,因为特殊的文化传统,也存在着相对“小众”的葬式。因为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相同的葬式在不同地区会有着不同的解释,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水葬

受這种“差异性对待”最严重的莫过于水葬。在许多早期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中,让死者回归养育了人们的“母亲河”的做法通常被认为是神圣的。直到现在,在印度的恒河流域,这样的葬礼形式仍不鲜见。而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大多数意外死亡的海员和水兵也都会在隆重的仪式中得以海葬——这被认为是对尽忠职守者的认可与尊敬。

但是,在另一些地区,水葬却被视为是一种缺乏尊重的葬礼仪式。比如在金沙江流域的部分藏族地区,没有子女的老人和不幸死于意外者(被认为“不吉利”)去世时便会被水葬。而在21世纪进行的社会学田野调查中,调查者仍然发现,一些认为自己子女不孝的老人甚至会主动要求这么做,以示对子女的抗议。

悬棺葬

另一种有着类似的,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同解读的葬仪是悬棺葬——死者并不“入土为安”,而是被固定在高处。在一些人群,比如古代巴人,或者某些高原民族的文化中,这样做可以让死者更加接近上天,便于灵魂返回天际。但云贵高原北部的某些土著少数民族,以及一些仍然信仰苯教的藏族却将悬棺葬的一种演化形式:树葬作为“辟邪”之举。当地人通常以这种方式安葬因为意外夭折的儿童,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儿童是遭到了“恶鬼”的附身,为了避免恶鬼继续纠缠,将棺木固定在尽可能高的树木上,使其远离地面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菲律宾的萨加达也有悬棺习俗

衣冠冢

在各种各样的葬式中,最为特殊也能体现葬礼的形而上性质的莫过于常见于东亚文化区的“衣冠冢”与“招魂”了。在无法寻回死者遗体时,人们会通过“招魂”这一仪式试图将死者的灵魂迎回故土,并通过掩埋象征性物品(在古中国,象征身份的“衣冠”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来为死者建立坟墓。这样的葬礼与陵墓早已脱离了“处理尸体”的范畴,其目的纯粹是建立一处供人纪念与拜祭的标志——换言之,这是一种最纯粹的“针对活人”的葬礼。

历史上“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大多是名人,而且往往还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战死于扬州的南明忠臣史可法就因为未能找到遗体,由亲族建立了衣冠冢,并成为近代汉民族主义的标志之一。而在近现代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许多根本无法确认葬于何地,甚至是否确有其人,但却是民族的共同“起源神话”中地位重要的文化英雄——比如轩辕黄帝、炎帝神农氏;或者事实上没人知道到底抵达何处的徐福;无法确定是否真有其人的檀君,他们全都在现代建立了象征性的陵墓。这些“陵墓”事实上所扮演的“角色”,正是那些作为文化符号而存在的文化英雄的纪念碑。

总之,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安葬活动,“做给活人看”都是第一位的。人类的葬礼活动,本质上是不同人类社会观念上层建筑中的死亡观、价值观、宇宙观的一种具现,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活动显然也会继续遵循着这一客观规律演化下去。

猜你喜欢

火葬陵墓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宋朝盛行火葬
“火葬”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