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涿鹿之战看中国史前水利与华夏文明
2019-02-05颜元亮
颜元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史研究所,北京 100038)
1 研究背景
涿鹿之战发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1],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战争,也是影响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重大历史转折之战。这次大战,炎黄族由于掌握了相对先进的水利技术,以水攻战方式打败了军事实力优于自己的蚩尤族,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炎黄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是先进文化和文明技术的胜利。作为神话传说,对涿鹿之战的过程,有不同的理解,近期发表的《近百年来涿鹿之战研究综述》认为,“今天,对于涿鹿之战的具体经过究竟如何,已不得而知。”[2]本文尝试从研究古代水利的角度,对这次战争的过程和意义,以及战后的传说作一点探讨。
2 黄帝与蚩尤的洪水战
上古传说时代,在黄河下游生活着以黄帝和炎帝为代表的华夏族以及以蚩尤为首的黎苗族。他们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战,争夺中原的统治权。蚩尤为九黎族首领,九黎是一个善战的部族,较早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其兵器精良并且有众多部族的支持。《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五兵,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因此其战斗力很强。黄帝与蚩尤的战争进程颇为艰难曲折,在作战的初期,黄帝族并未取得优势。《太平御览》卷一引《黄帝玄女战法》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又据记载,蚩尤曾经在葛卢之山和雍狐之山冶炼金属,制作兵器[3],并曾兼并了多家诸侯。可见蚩尤率领其氏族对黄帝作战,在初期曾取得一定胜利。但是,关键的一战,蚩尤战败。
黄帝是如何打败蚩尤的,它所反映的史实是什么?是研究这场战争的关键。涿鹿之战的主要过程载于《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以及《太平御览》等古籍,又以《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较为详细具体:“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战争的过程是蚩尤首先兴兵讨伐黄帝,在冀州之野演变为一场洪水大战,交战的双方都用水来攻击对方,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对洪水的掌控能力。黄帝一方的应龙准备了水,用的是地面的水。而蚩尤一方用的是空中的水,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希望天降大风雨,淹垮对方,被黄帝请来旱神“魃”,制止了暴风雨。
一般认为,涿鹿之战期间确实有一场洪水灾害,但是对于这场洪灾是如何产生的,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洪水如何作用于战争,它所反映的史实是什么,却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作为黄帝一方,黄帝利用了天时和地利,体现了高超的指挥技巧,“黄帝懂得运用战场因素和颇具神话色彩的风雨雷电等天时因素,同时黄帝看重战场地理地形因素,遵循自然规律,实施正确的政治军事措施,将天时地利和人和巧妙地联系起来。”[4]这种推理虽然可以解释传说中的一些现象,但是它把蚩尤战败的原因归结于交战时蚩尤一方遭遇了突发性的自然因素,黄帝一方抓住机会,侥幸获胜。这种可能性虽然理论上存在,中国自有记载以来的战争表明,交战时一方遭遇自然灾害而失败的战例非常罕见,很难成为影响大型战争成败的因素。
另外一种观点则提出,影响涿鹿之战结果的因素是气候变化,杨东升认为:“涿鹿之战时确实发生过一场洪灾,而后又是一场旱灾,正是这次洪灾和旱灾导致强大的蚩尤部族涿鹿战败。发生在距今约5300年的重大降温事件所引发的洪灾和旱灾,应是导致蚩尤涿鹿战败的主要原因。蚩尤涿鹿战败,当败于灾而非于战。”[5]又说“5.3Ka.B.P(距今5300年)的降温事件所引发的洪灾和旱灾,是导致蚩尤部族战败的主要原因”[6]。气候变化是缓慢和大范围的事件,从时间跨度来说,至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上千年。而一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多年,涿鹿之战是最后的决战,准确说是一次大的战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气候学上的降温影响对交战双方的影响应该是同等的,即使他们生活在不同地区,交战时总是在同一战场,气温变化不可能作用于一方而不作用于另一方。而降温既引发洪灾又引发旱灾,同时作用于一方而不作用于另一方,这种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黄帝打败蚩尤一战的最主要情节是“应龙畜(畜同蓄)水”,是人为的水灾,而非自然灾害。这一传说的史实根据应当是黄帝族采用水攻战最后打败了蚩尤族。水攻的过程是筑堰蓄水,然后以决堰的洪水进攻蚩尤。黄帝在战争中用水攻,在史书中也有明确记载。《吕氏春秋·荡兵》就说:“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战争的历史非常悠久,黄帝在战争中用水攻,炎帝在战争中用火攻,这样的历史同样悠久,这在上古传说中被普遍认同,而涿鹿之战是黄帝用水攻的一次具体战例。黄帝族用水攻战胜蚩尤,是一种军事思想上的胜利,在作战的武器劣于对手时,转变作战思想,采用以水代兵的方式战胜对手,体现了华夏族在文化和智慧上的优势。黄帝令应龙蓄水后,没有了下文,因为水攻战决水淹敌的同时,也是制造水害,黄帝在传说中作为正面人物出现,是一个高大上的形象,所以没有交代是否放水,但蓄水用于战争足以说明水攻的事实。
这则故事曲折地反映出在传说时代用水作为战争武器攻击对方的普遍性,原始社会水是战争的利器,黄帝对蚩尤的决定性一战,就是黄帝筑堰蓄水战胜蚩尤。虽然传说中的双方都使用了水攻,但是可以看出,黄帝一方采用水攻是主动和有准备的,在实战上是可行的,是某种史实的反映。而蚩尤纵大风雨一说,是近乎荒诞的战争巫术,是蚩尤作为战败一方被妖魔化的结果。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鲜见,胜利者总是以正面人物出现,而失败者往往变成鬼怪,并被赋予一些神鬼功能,这样反衬胜利者的伟大。例如一些描述说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7],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8],“食铁石”、“食沙石子”,完全是鬼怪形象。又说蚩尤能够“变幻多方,征召风雨,吹烟喷雾”[9]。这些传说并没有史实依据,不足为信。
至于黄帝是如何使用洪水进行水攻的,由于在军队的战斗力方面,黄帝族并不占据优势,于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条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其引诱到河谷之中,筑堰蓄水,然后决堰,发动水攻,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史记·五帝本纪》:“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应作‘丘’)名曰凶犁(黎)土丘。”郝懿行注解:“《史记·五帝纪》《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黄帝战败蚩尤的地方正是在称为凶黎的河谷地带,这样的地形有利于筑堰蓄水。又“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涿鹿大战的战场史上有多处不同的说法,但大都与山水、河流有关。或者在山区,或者河流出口,利于筑堰蓄水,水攻作战。陈建宪认为:“黄帝族亦很善于动脑筋,他们发轫于渭水、黄河之滨,对水的特征比较了解,就采用水攻的方法,这大约就是神话中‘应龙畜水’的真相”[10]。黄帝的水攻战在其它历史载体中也有佐证。
3 汉代画像石和苗族《蚩尤神话》中关于水攻的描述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汉代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它题材丰富,多表现了古圣先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其中武梁祠后石室所见画像之黄帝蚩尤战图,描述了涿鹿之战应龙擒杀蚩尤的故事。根据此图,应龙战败蚩尤采用水攻战的意思表现得十分明显。刘銘恕《武梁祠后石室所见黄帝蚩尤战图考》一文研究该画像认为:“右(左)端如桥衡形之龙,吾人深信其即为戳杀蚩尤者之应龙之原身。居龙下面俯伏者,殆又为怪兽蚩尤之人形化的形貌,实为应龙杀蚩尤之写实图。又如伏居于龙脊,以手泻缸作灌注状者,盖以龙为水中物、云中物,而今即降于地上,乃不能不有水潦以助其活动,《大荒北经》所谓,黄帝令应龙攻蚩尤于冀州之野,应龙蓄水云云者,即此之谓”。该图所表现的,正是《大荒北经》的描写,而水潦助其活动,正是水攻。该文又认为“图中锥杀蚩尤者,为应龙精灵之人间形貌,被杀者为蚩尤人间化的形象”。这段文字基本阐明了该图像的含义:应龙以水灌注方式擒杀蚩尤。以水缸作灌注状,持水缸者倒水的形象是制造洪水意思的表达,即“应龙蓄水”,配以持兵器刺杀蚩尤的形象,正是战争中采用水攻而擒杀蚩尤的生动反映。为什么龙身下又要有人形的应龙刺杀人形的蚩尤,这是艺术的需要,该文认为,“龙终不能执锥杀人,若强加以丹青镌刻之功,亦失于艺术之道,故又于应龙以人间形貌,于蚩尤亦以人间形貌,特置之龙身之下,作杀戮之状,如是以来,则居于龙身下之人物故事,亦皆有识其真谛之可能矣”[11]。
图1 应龙杀戮蚩尤图
该文又认为该图右端“执罐与缸者之二人,实与伏于龙身施水者,为同一种任务之使徒。……是斯二人者,其为应龙之水神,雨师无疑。至所持之器皿,亦正象征其行雨敷水之职能也。”即后面二神,也是为帮助应龙水攻蚩尤的,其任务是提供水源。所以该画像的主要内容意在表现应龙以水攻战胜蚩尤的场景。至于右下端则是云雨形状,风雨中有三人形,应该是所谓的风伯、雨师,以及旱神魃等。如果说,把“黄帝使应龙蓄水”解释为黄帝筑堰蓄水,采用水攻,打败了蚩尤,还只是一种传说的话,那么,该画像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传说是有根据的。
苗族《蚩尤神话》是涿鹿之战的另外一个版本,从不同角度记载了涿鹿之战的过程,其中主要情节也是关于洪水和水攻的描述:“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洪水涌向阿吾八十一寨,黄龙兵乘洪水前来,蚩尤目睹洪水涌进苗兵阵地,毫不慌忙,沉着应战。黄龙公的兵将走到哪里,雷雨大作,田土被淹。汹涌的洪水不断涌来,淹没了阿吾八十一寨,苗兵及男女老少都被洪水淹没。九帅七十一将踩水与黄赤龙公及其兵将搏斗,蚩尤踩水与雷老五厮杀”[12]。在这里黄帝与应龙的形象合而为一,成为驾驭洪水的神将,蚩尤与其苗兵则在洪水中与黄龙战斗,其神话的水攻战实质与《山海经》所述基本相同。
4 应龙为堰、堤一类水利工程的化身
涿鹿之战中,应龙是战胜蚩尤的主要角色。因此应龙是什么,是研究这场战争的关键。据姚汉源先生研究,应龙的“应”或为“堰”的转音,“应龙”可释读为“堰垄”,是蓄水工程。姚汉源先生又研究了另外一种情况认为:“应龙合音(急读如今之拼音)则为雍。《周礼·秋官·司寇》有官名雍氏,职掌是‘沟渎浍池之禁,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禁山之为苑、泽之沈者’......雍即壅塞之意。”[13]雍氏是掌管水利的官员,其来源与早期的筑堰、修堤等工程有关。另外,雍即壅,也是修筑堰堤一类的水利工程,如共工氏曾经“壅防百川”。所以应龙的传说与堤堰一类的水利工程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广雅·释鱼》说:“有翼曰应龙”,指堤、堰两侧有边坡似羽翼。一般的水利工程都有边坡,曲折蜿蜒则似龙形。黄帝令“应龙蓄水”,其含义为黄帝筑堰蓄水。又《广雅》:“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所以堰是蓄水工程,正是《大荒北经》所说用于蓄水攻击蚩尤的工程。
《武梁祠后石室所见黄帝蚩尤战图考》一文所说左端如桥衡形应龙原身,其形状与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拱坝坝形十分相似,古代作为蓄水工程的堰和陂等也常有类似形状,所以它应当为蓄水工程中堰的形状,而非桥衡。与姚汉源先生推测应龙为堰的说法正相吻合。龙本身是一种想象,并非实有其物,而应龙则是古人对堤、堰、坝等一类水利工程的崇拜和想象,后来逐渐被神话,超越了自然界的实物形象。
由于应龙是水利工程的化身,能够蓄水灌溉,所以具有解除旱情的功能,涿鹿之战,是应龙传说的开始。此后,应龙的故事仍在继续。《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它所反映的史实是:涿鹿之战虽然胜利了,华夏族统治了中原。但是战争导致水利工程破坏,或失修,或被用于水攻,所以应龙受伤,不能上天,上天降下旱灾。
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战后旱灾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于是需要修复水利工程。《山海经·大荒东经》又载:“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为应龙之状,是修建堤堰一类的工程,解除旱情。现实世界里,呼风唤雨是不可能的,“得大雨”只是人们对水的一种渴望,现实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实现解除旱情,后来转变为祈雨。《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述,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这一情况,修复水利工程的意思说得更明确:“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人们把战后产生的旱灾归咎于旱魔魃的存在,魃所居住的地方,干旱横行。于是驱逐旱魔至赤水之北,以精通农耕(方耕)的叔均主持生产,首先要做的就是疏通水道,修复水渠、沟洫等灌溉设施。这一传说也表明,黄帝时代的农业已经相当依赖灌溉工程,水利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涿鹿之战后,随着中原的统一,筑堰技术向南方传播,对于南方的抗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传说,应龙为水利工程化身的意思表达已经比较明确。
涿鹿之战是一场决定中原统治权的战斗,在华夏文明形成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黄帝在这次战争中最后使用筑堰蓄水的水攻战术取得了成功,对于堰堤一类治水工程的崇拜逐渐形成。黄帝以后,应龙又出现在禹治水的事迹中。应龙不仅能灌溉,而且能治水,它是堰、堤等水利工程的化身,更加清晰。《太平广记》载:“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辅佐禹治水,是应龙的主要功绩之一,考其史实,自然与治水有关。原始社会时期,河水漫流,没有系统堤防,只能修一些简单的堤坝阻挡洪水,将洪水导向远处,减轻洪水的危害,这种导流堤坝有时比较长,在大地上留下长长的痕迹,即类似于应龙“以尾划地”,实际是一项治河工程,故此和禹的治水事迹相提并论。《楚辞·天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意为堤堰设在哪里?河海经过哪里?紧接着又问:“鮌何所营?禹何所存?”把应龙和治河的鲧、禹放在一起发问,实际也是肯定了应龙画地是治水工程。鲧和禹的治水无非是修堤、筑堰和疏导河流,应龙画地,又导决水,应是类似的工程。但禹和鲧传说中都是治水人物,应龙非人,所以只能其本身是某种治水工程的化身。
《艺文类聚·卷八》又载:“鲍昭石帆铭曰:应龙剖流,息石横波,下潀地轴,上獦星罗。”所谓剖流,是非常形象的说法,把水一分为二,只有水工建筑物有此功能。一些石堤或石堰,往往以天然石块如鹅卵石等为材料堆砌,石堰修筑在水中,可以溢流,如与河流成一角度修筑,起导流作用,又类似分水,即是“剖流”,如果横向修筑,抬高水位,用于取水,则石堰横卧于波浪之中,岿然不动,用“息石横波”形容,非常恰当。当时这种堤堰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在古人看来,已经有上天入地的感觉。应龙的传说大都与水或河流有关,正所谓“河出应龙,乃弘周易”。《艺文类聚·卷九十八》又载:“应龙游于华泽”,反映了应龙水的属性。
应龙属土,后来演变为土龙。晋郭璞对应龙的解释是:“今之土龙本此,气应自然冥感,非人所能为者。”[14]《淮南子》曰:“土龙致雨”,注曰:“汤遭旱作土龙以象云”,是商代在祈雨时做土龙。《淮南子·说林训》又载:“圣人者,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涔则具擢对,旱则修土龙。”有了旱情修土龙,很显然,土龙是用来抗旱的水利工程。用土龙祈雨,一直到宋代都有这种方式,是能够抗旱的神,即应龙后又称土龙,也是堤、堰一类水利工程的化身。现代的浮山堰遗址,当地人仍然称其为土龙。所以堰-应龙-土龙这样的演变无论在传说、记载以及现实中都能找到根据。
应龙又名黄龙,曾经出现在苗族的神话故事中。诸葛亮《黄陵庙记》:“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应龙帮助禹治水,同样也是反映禹疏导河流,修堤筑堰的史实,而非真正有一个应龙去帮助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载:“鲧复(腹)生禹”,郭璞注引《归藏·启筮》:“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是说鲧化为黄龙,既应龙。所以按照这一说法,应龙来自于鲧,与鲧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而鲧是治水先驱,应龙自然也是治水的化身。《拾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应龙不仅出现在治河工程中,同时也出现在农业灌溉工程中。事实上,无论是防洪治河还是农田水利,修堤筑堰等一些水利工程都是必不可少的。
5 人类早期的水利活动与华夏文明起源
应龙的传说表明,轩辕氏较早掌握了水利技术,使其农业发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涿鹿之战以水代兵,最后取得胜利,是文明社会对落后文化的胜利,它揭开了华夏文明发展史的序幕。
这次战争中黄帝使应龙蓄水,可以说是我国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利工程,虽然它是以水攻战的形式出现,但是战后人们关于应龙的传说,证明它不但能在战争中显示威力,战后也是能够给人们解除旱情,带来雨水的神。由此可以推论的是,堤、堰等水利工程当时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普遍应用。由于水利工程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治水技术的部族,农业发展,水灾减少,其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原始政权产生的基础,逐渐形成对治水的崇拜。使一些水利工程的形象成为部族的图腾,通过神话传说后成为应龙的形象,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华夏族的文明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龙千年的说法,则透露出这些工程可能出现在更远古的时代,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还要早一些。早期的工程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具备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
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在良渚古城外围考古发现了巨大的水利系统,良渚文化距今约4300—5300 年,与涿鹿之战的年代有一定的重合,涿鹿之战的时间大约相当于良渚文化的早期。这一水利系统中的山前长堤,长度达到5 km,其中谷口高坝“包括6条坝体,可分为东西两组,各自封堵一个山谷,形成水库。”[15]如此巨大的工程,如用于水攻作战,足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虽然良渚古城的水坝与中原的水利技术有何联系尚难定论,但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这一传说,似有中原的水利技术传播到南方的可能。同样,南方具有的水利技术与中原的文明程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所以涿鹿之战黄帝筑坝蓄水采用水攻,从技术上说,是完全可能的。
黄帝以后又有共工氏以擅长治水著称,对水利技术也十分精通,曾经“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16],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并一度成为九州的霸主,具备了争夺天下统治权的实力。共工之后,又有禹治水成功掌握了政权,这些史实都说明上古时期治水能力成为衡量一个部族实力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对奠定华夏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华夏族是伴随着治水能力的提高而成长的,可以说,治水活动是早期华夏文明起源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6 结论
涿鹿之战以及相关应龙的传说表明,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经具备了修筑一定规模水利工程的能力,并且用于水攻作战。传说中的应龙是早期水利工程的化身,“涿鹿之战”中的“应龙蓄水”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筑坝工程。黄帝族由于掌握了相对先进的水利技术,在这次战争中打败了蚩尤部族,取得了中原的统治地位,揭开了华夏文明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