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特殊儿童教育培养问题

2019-02-04崔海峰王福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单亲自闭症智力

崔海峰 王福娟

作为一名村小教师,除了要体验不同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就是接触各类的“特殊儿童”。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学生数目并不多,但以下几类学生居多,具体为留守儿童、单亲子女、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智力低下的学生。用正常的教学方式教育这些特殊的学生很难提高学生的成绩,且无法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为此,针对这些学生,通过长期细致的接触我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教师不光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对于特殊儿童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给予更多的爱。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更要区别对待,进行差异性培养教育。在村小,学生相对较少,教师数量也很少,为了满足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教师都是需要兼课的,尤其作为班主任,需要兼的课更多,因此,陪伴孩子们的时间也就更多了,对各种孩子的心理及家庭情况我也摸得更清楚了。具体说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类孩子往往更缺少爱和陪伴,而一些智力低下,脑瘫自闭症孩子则更需要鼓励。下面我就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做一下具体的总结和分析。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心理较脆弱,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性格孤僻内向,有一些单亲孩子甚至表现出了对社会的不满和攻击性。在学校也不能正常跟同学玩。通过长时间和他们接触,孩子们渐渐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了解到,原来孩子们形成这样的性格根源还在于家庭。在他们的父母离异之前,家庭氛围往往很不好,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武,孩子从小在不和谐的氛围中担惊受怕的生活。父母离婚后,有的孩子跟了爸爸,有的父亲酗酒赌钱,不照顾孩子,甚至动辄便打骂孩子;有的孩子跟了母亲,母亲独自抚养孩子,还要承担家里的和田地里的劳动,生活压力大,往往无心照顾孩子,有些单亲母亲常会把生活中的烦躁情绪带给孩子,对孩子整天唠叨打骂。还有一些父母离异后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孩子在新的家庭中要时刻盯着后爸后妈的脸色,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他们常把在家庭中遭遇的种种歧视和自身心理落差带到学校中来,在学校里动辄找同学毛病,课堂上和老师也不配合,伤害同学,毁坏财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这样的学生,我并没有进行斥责,而是来到他们的家中进行家访,对他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劝说。尽管他们的家庭已经不算完整,但他们的父母和祖辈对孩子还是认可并怀有期许的。为此,我劝导他们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考虑,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考虑,把更多的爱和陪伴献给孩子,像交朋友一样与孩子交心,把孩子缺失的爱弥补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与家长沟通,单亲孩子们的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他们变得开朗起来,乐于与同学相处,主动承担责任,学习兴趣也变浓厚了,在课堂上我也多鼓励他们多提问他们,并号召同学们多与他们玩耍,多了解他们,主动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

和他们情况相似的就是一些留守儿童,这类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也已经离异,通常由爷爷奶奶照顾,也有个别的是外公外婆照顾。这些孩子从小就被祖辈过分溺爱,老人们往往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成绩往往不太重视。这类孩子在学校里很多都是调皮捣蛋的典型,不爱学习,欺负同学,甚至有些学生还有打砸抢偷之类的行为发生。对于这些学生,一些简单的劝说往往并不管用。为此,我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家访,并与其远在外地的父母進行了沟通。家访后我得知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很多都不知道孩子的在校情况,对于孩子的作业也往往不过问,加之自身知识的匮乏,对孩子的学业也起不到辅导作业。对于这些老人我会将孩子们的情况对他们进行一一说明。将有相似经历的留守儿童们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天去一个孩子家一起写作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写完作业后,孩子们会一起玩耍,会聊学校里的事,老人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同时我也联系这些孩子的父母,要求父母每天跟孩子打个电话发个视频之类的。

智力低下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乡村教师的一大难题。很多老师像对其他孩子一样对其教育,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对孩子大加指责甚至放弃。对于这些孩子,我认为常规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他们。对于不同智力的孩子我们也要有相应的教育方式。小学五六年级的正常孩子可以很轻松地解方程题,背诵古诗文,但对于智力低下的孩子这就有一定难度。我对于这些孩子的教学策略是,不求他们成才,只求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教的东西不需要多,但一定要让他们学会砸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对智力低下的孩子进行差异化教学。别的孩子用一周时间学习数字1-10,对智力低下的孩子则至少让他们学习两到三周,同时,尽量多选用生活中的事物对他们进行教学。当他们拿起铅笔我就立刻在黑板上写下“1”,看到外边走过的大鹅就立刻在他们手上写下“2”,在操场上看到国旗马上让他们联想到“4”。对于学过的一些古诗经常向他们提起,有时我会提个开头,然后说,“老师忘了,谁能想起来?”这时他们就会自告奋勇的主动补充。情景渲染和重复记忆是对智力低下儿童的最好教学方式。

自闭症儿童往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说什么家长说什么他们往往都不会听。敲开他们的心扉就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社会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往往采取一些强制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促使自闭症儿童听话,但却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的负面心理,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加剧病症。在长期与自闭症儿童接触后,我摸索出了如下经验。要想教导自闭症儿童,首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我尝试一次次的和他们谈心,不停地说话,开始他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但渐渐地他们把我当成了朋友,开始和我谈话,有些孩子还对我诉说了一些真实的想法。我还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我一次次重复要教给他们的动作,开始他们看都不看,但渐渐地,他们开始关注了我的动作,并慢慢跟我学起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还发现,很多自闭症儿童在音乐、美术、数学等方面比其他孩子更有天赋,并且他们在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注意力更集中,不易受外界打扰。对此,我专门鼓励和培养他们的特长,一些自闭症孩子在几年的学习中有的成了小画家,有的成了小音乐家,有的在文化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也从让家人发愁的异类成功转换为家里的能人。

应该说我的教学能力并不强,自身掌握的知识也并不完备,但通过日复一日的和学生们接触,不断交流和总结,我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农村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在今后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要付出更多的爱和经历,争取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不再“特殊”,让他们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单亲自闭症智力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