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医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论室性早搏

2019-02-04战志阳陈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室性早搏中医体质

战志阳 陈颖

【摘要】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因此,如何防治室性早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通过从中医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论角度来探讨室性早搏易发体质类型,从而进行有效预防。

【关键词】中医体质;生理学基础;室性早搏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

室性早搏又名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健康人、亚健康人与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早搏,且非心脏病人群发生室早的几率与年龄成正比。室早临床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痛、乏力、晕厥等,严重者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防治室性早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引起广泛重视。诱发室性早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均可使心肌受到刺激而发生室性早搏;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前常先有室性早搏;精神不安、吸烟饮酒等也可诱发室性早搏。室早常见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临床通过符合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结合患者的症状可以对室早患者做出一个基本的诊断。

室性早搏的机制从中医理论方面来探讨的话,或许可以用体质学说来解释。

那么何为体质?关于体质,要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在《黄帝内经》中多以“形”、“质”表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陈自明《妇人良方》称为“气质”等等,自明清朝有“体质”之称后,人们逐渐习惯以此来表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20世纪70年代末,匡调元提出“体质病理学”,后渐形成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框架,近些年来,随着对体质学说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其运用到临床辨证论治中去。从中医基础理论概括体质,是指由先天获得,加之后天影响作用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综上所述,体质是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的。发病过程中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大多由体质的差异性决定的。

接下来我们开始试着用体质学说来探讨室性早搏这个临床问题。

理想的体质应该是阴阳平和之质,但是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阴阳也是处于动态的消长变化之中,故而才会出现平人表现出偏阴质、偏阳质和阴阳平和质,这三种体质分类过于简单,现实生活中的体质类型远不是这三种体质所能概括的,所以对于临床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多使用中华中医药学的分类标准,将体质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1]我们将从这九种体质入手,通过分析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并结合临床数据来得出体质与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的结论。

传统中医学将室性早搏归属为“心悸”的范畴,汉代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首提“心悸”病名。在现代《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多将心悸分为了九个证型,分别为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心阳不振,心血不足,水飲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邪毒犯心。那么到底哪些体质易发生室早呢?

首先,从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来看有两点。第一、脏腑经络的盛衰偏颇决定体质的差异。五脏六腑均参与血液的运行,但其中心的泵血功能尤为重要。心居胸中,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又主藏神,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灵枢。决气》中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则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脉管舒缩规律,脉道通利,血运流畅。否则,心脏搏动无力,频率紊乱,节律不齐,脉管舒缩失调,血运失常。好发室早的病因之一为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可从两方面论述,1、由于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张力增加使心肌耗氧增加;2、冠脉痉挛、循环血量减少、冠脉狭窄固定使冠脉供血不足。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濡养,心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管不充,无以充盈血液、滋养濡润脉道,从而引发心肌代偿做功,长时间则易发展为冠心病,继而诱发室性早搏。中医可以从心之气血亏虚、心火亢盛、心脉瘀阻着手。心火偏亢,阳气亢盛,阴不制阳,阳气推动血液运行太过加快心肌耗氧;心血瘀阻,循环血容量减少,冠脉供氧不足,出现心悸、胸部刺痛、夜甚等表现。另一好发病因为高血压,根据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多由肝阳上亢所引发,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抗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的症候,可有阳热亢逆的病理表现,如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耳聋等,并伴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其临床症状与肝的生理功能相关。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主疏泄,主藏血。肝失疏泄,肝气太过,肝气亢逆,血随气逆,血管压力增高,血压增大,日久引起高血压病变,甚至损害心、脑、肾,并发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等。从这一角度入手我们不难看出阴血亏虚、阳气亢盛、血瘀脉痹体质者易出现室早。

第二、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盈亏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肾者,先天之本,精之处也,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以及脏腑气化。《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逐渐衰老,身体的各方面机能明显下降,肾气及肾阴和肾阳推动和调控机体精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的功能也逐渐减退。肾在体合骨,生髓,皆由肾精化生。《灵枢·海论》有:脑为髓之海。即肾精充足,髓海得以充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则见“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此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增加,即阴精亏损,同样可把其归到虚证范畴。

这是从体质生理学基础角度分析室性早搏的可能易患体质,但实际具体临床中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根据临床数据分析,室性早搏患者性别的中医证型分布性别与证型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在男性患者中,痰热瘀阻型室早患者数量较多 ;而在女性患者中,气血两虚型室早患者数量最多(P<0.01)。 其次合并不同疾病的室性早搏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合并他病证型也有显著相关性,如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痰热瘀阻型最多见(P<0.01)、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气血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多见(P<0.01或P<0.05);在单纯室性早搏的患者中,气血两虚型与其它各型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参考文献

[1] 王   皓,杨德钱,胡黎文,杜怡雯,赵凤林,黄路梅,朱星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A)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1674-7860.

[2] 谢海波,刘亚娟,周   岚,李   杨.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B)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10):1674-070X.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室性早搏中医体质
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46例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氯吡格雷对频发室性早博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医护人员中医体质特征分析及亚健康状态三级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大鼠室性早搏心脏毒性的附子质量生物评价方法研究
养心复脉胶囊临床应用观察
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