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
2019-02-04仲冰冰
仲冰冰
摘 要:核心力量是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的主要力量,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影响,对促进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也可以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可知,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四项素质,但对柔韧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身体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30-02
核心力量是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的主要力量,是人体运动的—个重要“发力源”。本文实验法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影响,以此来促进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百度文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当前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研究的文献资料,并通过笔记记录等方式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本文提供写作的理论依据。
1.2 实验法
将选取的4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取核心力量训练,一组为对照组,不做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实验为期12周,通过对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变化,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影响。
1.3 数量统计法
将实验所得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等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探索数据间的联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
1.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实验前两组学生5项身体综合素质差距不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身体综合素质的差异性进行检测,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差异性不显著,确保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2.2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分析
2.2.1 实验后两组学生力量素质情况分析
观察表1灵敏素质的检验结果可知,P值小于0.01,说明两组学生力量素质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力量素质的提高效果非常明显。
2.2.2 实验后两组学生速度素质情况分析
观察表2灵敏素质的检验结果可知,P值小于0.01,说明两组学生速度素质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速度素质的提高效果非常明显。
2.2.3 实验后两组学生耐力素质情况分析
观察表3灵敏素质的检验结果可知,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学生耐力素质之间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訓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效果明显。
2.2.4 实验后两组学生柔韧素质情况分析
观察表4灵敏素质的检验结果可知,P值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柔韧素质之间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柔韧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2.2.5 实验后两组学生灵敏素质情况分析
观察表5灵敏素质的检验结果可知,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学生灵敏素质之间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灵敏素质的提高效果明显。
3 结语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项发展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手段,主要针对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群进行训练的一种方式,能够弥补传统训练中所涉及不到的部位与肌肉群,对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通过仰卧、俯卧、侧卧,以及一些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刺激核心部位肌肉,使得肌肉得到锻炼,进而提高核心部位肌肉力量,并且长时间的训练,让核心部位肌肉能够适应这种训练强度。而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在提高肌肉力量素质情况下,对核心稳定性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肌肉发力、力量传递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核心部位肌肉力量及稳定性的增加,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来说起到了基础作用,核心部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核心部位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整个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且核心力量训练不止锻炼和提高核心部位综合素质,对上、下肢等其他部位的素质也能够起到训练和提高作用,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四项素质,但对柔韧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玉兰.核心力量训练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J].田径,2018,7(5):10-11.
[2] 陈安平,蔚礼.核心力量训练对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9):49-51.
[3] 周强.核心力量训练发展高中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3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