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2019-02-04崔改萍

考试周刊 2019年95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健康成长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庭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好多传统家庭解体。把小家庭中的子女直接推向了单亲家庭,其未来生活、学习、成长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有效引导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健康成长是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重点就家庭、学校对单亲家庭小孩教育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教育;单亲家庭;健康成长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越式发展,城市化建设务工需求不断加大,偏于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加速,同时,传统家庭结构受到严重冲击,多种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产生。处于这类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多自卑、胆怯、仇恨、冷漠等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不改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其一生。尤其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阶段,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积极跟进,不可或缺。

一、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

(一) 情绪波动大,易于发怒

生活中常听到很多单亲家庭家长说“不知什么原因,孩子脾气特别大,也不知他的气是哪来的”“我们说什么他也不理”等,单亲家庭的孩子与老师或家长稍有点不愉快就会出现极端行为,如离家出走或自杀,一点不考虑后果。其实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身体和生理的变化,孩子还未适应,再加之家庭变故,缺少父爱或母爱,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些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宣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与他人容易引起冲突、矛盾,出现打架、斗殴现象。

(二) 往往很自卑,甚至抑郁

對于每个孩子来说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幸福的,但好多父母离异的家庭都是从父母吵架、家暴、冷战中过来的,使得孩子没有安全感,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他们害怕失去父亲或母亲,长期的承受家庭破碎的压力,都会成为子女心理自卑的重要原因。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进而产生自卑感,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学习也就越来越差,甚至厌学,与家人很少交流。每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自己无法实现,所以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甚至见到在父母面前撒娇受宠现象时内心非常难受。

(三) 身边亲人不良情绪的传递,会增进对亲人产生憎恨

离异父母通常会有很多消极情绪,如果把对另一方的愤怒、不满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宣泄,会使孩子收到错误的信息,当孩子在生活中缺衣少食的时候,相处在父母之中的一方,就憎恨另一方。任其发展会影响其成长,也会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对其他人、社会开始不满,甚至冷淡。从此遇事无热心、自私、缺少同情心,渐渐走向自我封闭。

二、 家庭教育尽可能补齐缺失

第一,陪伴是有效的无形教育。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一些体贴和关心,多抽时间多陪伴孩子,多与他们交流,增进沟通,让小孩及时吐露来自内心的不快和愁绪,会把单亲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使家长会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满满的爱心开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帮助他们破解烦恼,有了亲人的爱,会使孩子内心并不孤独。

第二,多鼓励多表扬。与普通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长应该多关注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只有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孩子产生自卑感,也能使孩子觉得虽然缺少来自父亲或母亲的爱,但自己仍然可以做得很好,和普通家庭的同龄人没什么区别。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积极树立起自信心。

第三,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少一些宅在家里机会。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如旅游、爬山等,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开阔视野,减轻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感情,多给孩子敞开心扉的机会。引导孩子与同学和睦相处,多与同伴一起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活动,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第四,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少一些溺爱。在离异或丧偶之后,家长不要觉得对孩子有亏欠,而过多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事事包办,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这是他应得的补偿,使孩子不但不懂感恩反而自私自利,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家长要多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样做,会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三、 学校教育在关注、感化中改进不足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对此责无旁贷。

首先,对入学的每一位新生应及时了解他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

老师只有了解学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能及时对症下药,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老师更要常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关照梳理等,不定期与家长沟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他们在真挚的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其次,用爱抚慰创伤,鼓励自信、激励上进。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多关注、多鼓励、多谈心无疑是促进这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使得学生自己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关心和照顾,把自己封闭的内心逐渐向老师或朋友敞开,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不断提醒并矫正自己的不合适言行。如果再加上来自老师富含亲和力教化诱导,会使学生逐步走出心理困境,变得自信且有责任感,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积极融入集体,懂得感恩社会!

最后,让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原生家庭的破碎,受到打击、伤害最严重的无疑是孩子,从此,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困惑、失望乃至绝望;也使他们逐步对来自身边的亲人、朋友等亲情和友情的存在开始淡化甚至怀疑,从而责任意识开始缺失,生活中随意性开始增多,常常以破坏性行为换取心理平衡,以至于彻底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开始变得多疑、自私、孤独、愤怒。此时学校特别班主任的鼓励、照顾有效跟进的话,会有效避免或减少上述行为的出现。如果能够得到离异父母的密切配合,效果会更佳。

对于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作为老师、家长应多关心、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自卑、暴躁、仇视等消极思想,逐步消除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树立阳光、乐观、健康的处事观,积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在,对于单亲家庭学孩子的教育更应引起家长、老师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他们的成长创建温馨、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使孩子能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刘媛,姜潮,林媛,李纯,赵岩.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

[3]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崔改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健康成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单亲家庭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