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学英语“体验参与式”教学模式
2019-02-04崔生红
摘 要:与较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教育资源短缺,学校硬件设施不达标等原因导致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缺乏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因此,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英语参与度,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学英语;体验参与式
一、 前言
对于英语教学,最基础的授课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答疑解惑。英语课程枯燥乏味,缺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作业布置,也以背诵单词和课文为主,评价方面也完全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好坏的标准。并且,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授课环境较差,难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口语交流空间。因此,中学英语教师更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二、 英语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标英语教材区别于以往其他版本的英语教材,其好处就是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例如,教材包含对天气的讨论、对人们相貌的描绘、对健康生活状态的指导、对课余生活的分享等,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新课标英语教材,通常以城市学生生活为标准,很少有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具体生活案例,教材内容可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进行合理课程设计,融入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了解发达城市学生的生活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出农村。
例如,当教师讲授到“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课程时,可以对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统计,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课程导入。用贴近學生生活的内容进行课程导入,能够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 简化英语难度,增强学生自信
要保证学生对英语课程有参与感、体验感,就需要教师选择得当的课程主题,当教师选定较为开放性的选题后,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但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不参与小组活动的现象。学生不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一方面是英语对于少数民族农村中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懂而陌生的学科,学生自己不擅长的学科,通常抱有畏惧心理;另一方面,教师进行小组活动的模式都是固定的,缺乏灵活性,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全体学生。因此,需要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量体裁衣,设计适合本地学生参加的课程。
例如,当教师讲授到“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使用课前准备好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学生将天气的英语短句,同对应的天气粘贴到一起,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全国天气预报。通过对学生进行评选,选出最佳学生代表,为全体学生进行天气播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进行口语教学之外,让学生动手填写天气预报相关的英语短句,能够增强学生的动笔能力。同时,天气播报员的评比,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其努力练习英语口语、发音,团队的评选还能增加学生的荣誉感,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四、 教学层次划分明显,引导学生学习思维
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程度和参与感,就要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使其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英语教材和课程内容进行主动探究,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会知识点。想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自我突破,就要求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找准课程切入点,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课程教学也要从简单到困难,一层层过渡,避免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英语交流技巧,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指导,可以适当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从简单的“My family”课程教学开始向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讲解,当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单词和语法后,不断提高课程难度,从介绍家庭慢慢上升到“Festivals”等节日的习俗讲解,逐渐提高课程难度,为学生进行知识延伸。
五、 教学融入情感,激起学生共鸣
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参与度,其目的就是通过课程教学,为学生制造充足的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责任感进行培育,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同时,塑造学生人格。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自身情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缺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师的引导,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例如,当英语教师进行人物形象讲解的课程中,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利用课堂上的电视或者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短片。短片播放后引导学生用英语对片中人物进行评价,遇到不会表达的词句,可以查阅资料或者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总结短片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练习;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短片中学到做事的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观看短片时受到触动,很多学生看到短片后流下眼泪,被视频中的人物事迹所感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视频播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人格进行塑造,引导学生向善良的方面进行发展。
六、 实现课堂民主,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少数民族农村英语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要为其营造平等的交流环境,为学生打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平等,除了教师要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还要保证自身用公平的眼光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其渡过学习难关。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其主动探究遇到的难题,树立英语学习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感知学生的情绪波动,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如果遇到不是本民族的英语教师,其语言沟通上也可能存在障碍,学生可能对教师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不完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证自己有充足的耐心,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难题,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教师更应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模式,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加鼓励和赞赏的环节,保证学生产生学习自信,保证其能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教师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不再畏惧英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水平。
七、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少数民族中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研究,进行课程改革,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便于其理解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同时,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体验参与度,就要将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做好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庆云.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9(23):168.
[2]张坤.“互联网+”时代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学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Z4):112.
作者简介:崔生红,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