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探究阅读
2019-02-04
有的放矢,击中要害
毛泽东曾给予蔡元培崇高的评价,誉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校长,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一代学术宗师,从这篇演说辞即可看出端倪。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三个要求,即三个分论点,说得很详细。
1.抱定宗旨,即明确学习目的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学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
2.砥砺德行,即加强品德修养
第二,着眼于品行。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鲜有出淤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
3.敬爱师友,即搞好人际关系
第三,是从加强团结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性,勉励青年学子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要求不高,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可说是击中要害。
第二部分宣布两个措施,写得比较简略。
作者告诉在场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添购书籍,即改善办学条件。这两件事情,是建构一所优秀大学的必备条件,也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校长,蔡元培考虑问题,不能说不深刻,不能说不详细,不能说不精准!
大体则有,定体则无
演说辞的大体结构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而蔡元培先生并没有拘泥于一般格式,将演说辞的写法发挥到了极致。这篇演说辞的精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情境化
演说不同于一般的论证,而是要面向听众,必须考虑对象、场合、句式、语调、控场技巧等因素。本文开场白十分简洁,且与正文结合得天衣无缝。这与强调复述背景的演说颇不相同,要求更加适合情境。“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这便是简要背景交代,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能力!蔡元培提到前任严复(字几道),提到自己之前在教育部供职,面向学生,态度极为平和,意思极为简洁,点到即止,开门见山、联系实际,依次从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个方面对学生思想行为提出要求。语言注重情境加上口语化,如拉家常一般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吸引听众!
二、内容针对性
蔡元培提出三个要求极具针对性。
第二段提出第一点“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端正。作者认为,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净地,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三段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针对的是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这是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而“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愧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第四段提出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第五段提出了两个措施:改良讲义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成学生发展;购置图书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直接服务学生。两个措施与三个要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演说辞的结尾往往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常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说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本文却没有落入这种俗套——“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结尾这句话融入到了对两个措施的介绍之中。
三、情感说服力
蔡元培先生在第一段开场白中夹杂了一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陡然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对学生有所褒奖和激励!第二段在指出要害时说:“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这样入情入理的假设、反证分析,举重若轻,语重心长,晓以利害,注重在情感上进行鼓动和说服!
演说辞在体裁上属于议论文,它具有语言情境化、内容针对性、情感说服力等特点,也具有一定灵活性。可以说,演说辞的格式大体则有,定体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