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04杨艳春
杨艳春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选择7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研究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不断进展,导致心室重构,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数目不断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较以往明显增多,据有关报道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6%~10%[1],由于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危害性大、致死率高等特点[2],故而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需要积极的救治与护理。笔者近年来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研究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0.5岁~73岁,平均(68.35±5.29)岁,病程1年~4年,平均(2.04±0.67)年;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60岁~71岁,平均(67.94±5.52)岁,病程1.5年~4年,平均(2.09±0.6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应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创造一个舒适、安静良好的病房,使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受到不良刺激;加强病房巡视,进行病情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体温等,以及24小时内液体出入量,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严格遵医嘱,不得自行更改用药方案;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和危险因素等,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 强化心理疏导
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故而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并强化心理疏导。护士应在积极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以鼓励、支持、安慰的语言,使其感受到被关心、被呵护,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另外,应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同时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自我掌控情绪和行为,避免情绪激动。
2.2.2 科学饮食指导
再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科学饮食,告知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摄入加重病情的饮食,如烟酒以及油腻、生冷、辛辣食物等,可多摄入一些蔬菜、粗粮及水果等,保证纤维素、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营养均衡,并保持大便通畅。
2.2.3 生活指导
患者生活习惯十分重要,护士应帮助患者形成一个良好习惯,如定时就寝,晚睡早起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注意保持自身卫生,定期更换衣物,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等;另外,注意适当运动,劳逸结合等。
3 结 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2]
本局患者的症状、睡眠、心率、自理情况等经行评价:①显效:症状显著减轻,睡眠正常,心率基本正常,生活能够自理。②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睡眠基本正常,心率较前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③无效:症状、睡眠、心率等无改善,或有加重。
3.2 两组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小 结
综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应重视配合护士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病情的有效控制和稳定,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 婷,刘文伟,莫利容.运用代谢当量制定护理方案对老年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9,26(12):31-33.
[2] 王艺珍.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18(3):87-89.
[3] 李继培,荆志敏.强化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2):153.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