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2019-02-04曾文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逐步深入,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就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期对于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小学德育 教学现状 策略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充分体现了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学校现行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综合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发挥的功能和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成为时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一、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小学生由于个人认知水平有限,心智不成熟,因此在学校所受到的情感熏陶以及接受的教学内容,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通过日常的观察发现,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单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只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德育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应的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必将对于学生个人情操的践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惩罚的形式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必将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长此下去,一定不能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德育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一些教师普遍认为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不愿浪费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开展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另外,现行所使用的一部分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兴趣。还有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大多是一些较为高深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尽管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个人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加上课堂教学模式陈旧,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为此,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教材中关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1.加强教师德育工作的责任感
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是学生心灵教育的引路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把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关心爱护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在思想上引導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用关心和爱护打动学生的心灵,用严格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为此,我们的教师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小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强,老师的思想、行为、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感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先做到,一言一行都作为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我国现行的德育教材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有点距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将所学习到的德育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往往在进行教材内容学习之后很快便将所学习到的内容抛在脑后,这也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打了折扣。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对于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一方面可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以德育为主题的黑板报的绘制评比,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以及社会福利机构进行送温暖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德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加强德育教育功能,真正发挥德育教学工作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3.课堂中以教材为载体,构建德育教育框架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课堂上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学习《长城》《詹天佑》等课文时,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其次是结合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在引领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当切实加强优秀文化环境的营造,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让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谋求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起完整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袁利平.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04.
[2]杨霞.初中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问题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8.
[3]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9+131.
[4]蒙剑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策略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2(07):124-125.
作者简介
曾文(1982.10—),男,汉族,本科学历,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小学校长职务,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县、市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