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层层深入”的教育
2019-02-04刘晓
刘晓
摘 要:本文阐述了“渐进式”教学法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聆听感受、情感体验、表达提升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过程中,通过感受、理解、表现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层层深入 渐进式 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是让儿童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喜爱,但是在分别声音的能力以及集体听音乐时注意力跨度的时间等都需要加强。音乐欣赏活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层层深入的过程中,通过感受、理解、表现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一、“渐进式”教学法的内涵
“渐进式”教学法的内涵是指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欣赏音乐的环境,理解音乐的途径,以及表现音乐的机会,设法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提供各种可以利用的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引导幼儿投入到聆听感受、情感体验、表达提升的过程中去,在循序渐进中感知音乐的旋律和内涵,达到发展欣赏能力、培养欣赏兴趣的目的。
二、“渐进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陈鹤琴提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教师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表现与创造”的前提,艺术教育就应该从“感受与欣赏”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创造”[1]。
三、“渐进式”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幼儿的认知规律是具体形象思维,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有趣的内容,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引导他们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综合体验,从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渐进式”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操作要点
“渐进式”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模式定位在聆听感受、情感体验、表达提升三方面,这三者的关系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如图(1)所示:
1.聆听感受
聆听感受在“渐进式”教学中是基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给幼儿听觉上的冲击,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旋律,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对理解音乐的兴趣及渴望。
(1)教师情绪感染,帮助幼儿学会听音乐
“学会安静”是培养良好聆听习惯的第一要素,其次,将音乐的一些片段请幼儿反复听辨,教师还要以自己在审美欣赏中的情绪表现感染幼儿。在活动《在山魔王的宫殿里》的聆听感受中,笔者首先为幼儿营造了宽松安静的倾听氛围,充分利用自己的体态、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笔者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紧张、激动和震撼的情绪。
(2)借助故事,帮助幼儿会听辨音乐
幼儿应学会听辨、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对于旋律比较复杂的音乐,教师可将作品内涵用故事展现。音乐欣赏活动《有趣的玩具盒》,音乐包含小公主、小士兵、小鸟三段不同形象的旋律,笔者把音乐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完整讲述,激发了幼兒想听音乐的急切欲望。在这种心态下进行欣赏,孩子们精力特别集中,准确地分辨出了三个不同旋律和节奏的人物形象。
(3)借助情境,帮助幼儿能听懂音乐
要让幼儿听懂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创设的情境使幼儿仿佛如临其境,促使其移情,借助气氛的渲染多角度地逐步进入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
①自然情境
教师为幼儿所选择的音乐作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和场景条件,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主动参与活动。在欣赏《柳树姑娘》时,笔者带领幼儿走向小区的池塘边,边听音乐边观察柳树的外形特点,以及随风摆动时的柔美飘逸,幼儿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了“柳树姑娘的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的优美意境。
②创设情境
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想象、体验、创造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其如临其境。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笔者将教室布置成森林的样子,当幼儿听音乐进入教室时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无比的兴奋,听到起伏的旋律,很容易将自己融入角色当中,激烈的旋律他们会想到大狮子大老虎、跳跃的旋律会想到小白兔小松鼠、缓慢的旋律会想到大象等等。
③语言情境
教师为幼儿创设能激发、感染和激励情感的可听、可视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引导幼儿进行情绪体验,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在欣赏《数羊群》时,笔者边演示木偶教具边运用指导语:“天黑了,森林里的动物都睡着了,只有小猫睡不着,月亮姐姐悄悄地告诉了小猫一个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笔者通过充满疑问的指导语引导幼儿在欣赏中寻找答案,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④演奏形式,鼓励幼儿分辨音乐情绪
同一首音乐,不同乐器能表现不同特点,我们应选择更符合音乐特点的演奏形式。《赛马》有交响乐和二胡两个版本的演奏形式,因为音乐所表现的是骏马奔驰的情境,所以,笔者选择了二胡的演奏形式。歌曲的选择范围更广一些,歌曲《茉莉花》的演唱版本和演唱方式有很多,在众多版本中,笔者选用了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茉莉花》,这个版本更能体现歌曲的民族特点。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
第一,教师要让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便于幼儿把握音乐的整体内含。
第二,教师应该允许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创造力。
第三,在聆听时,教师尽量不用或少用其他辅助手段,避免转移幼儿对音乐的关注。
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活动的中心环节,幼儿在聆听感受后,对音乐幼儿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内容、手段和方式来实现理解音乐,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1)生活移情,体验音乐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在自身生活情感经验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感受音乐中的情绪情感,进行移情体验,理解音乐形象并作出情感反应。中班欣赏活动《我爱妈妈》,幼儿扮演妈妈随音乐摇晃小宝宝,感受旋律的欢乐、优美。教师同时用语言提示幼儿“妈妈是怎么对待小宝宝的呢?轻轻地、温柔地、微笑着、缓慢地……”在休止符处,请幼儿听着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亲吻宝宝的动作。
(2)快乐游戏,体验音乐体例
在欣赏一些旋律多样化、有角色参与的乐曲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旋律。大班活动《快乐的小溪流》,为帮助幼儿理解三段不同的旋律,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游戏。音乐分为A、B、C三段,笔者请幼儿分别玩了“小水珠睡觉”“小水珠跳舞”“小水珠汇成小溪流”的游戏,感受并体验三段的旋律特点。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后,幼儿自然掌握了音乐作品。
(3)借助符号,体验音乐旋律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线条符号,帮助幼儿寻找出与音乐旋律相匹配的线条、符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大班欣赏活动《野蜂飞舞》,全曲均体现急促、快速、紧张、旋转的音乐性质。我请幼儿用线条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幼儿用波浪线表示黄蜂们在快速飞舞;有的幼儿用锯齿线表示黄蜂飞的高低;有的幼儿用螺旋线表示大黄蜂们遇到了龙卷风,在不停地旋转在
(4)视听结合,理解音乐歌词
视听结合是指在幼儿理解音乐有一定困难时,可加入一些和音乐一致的视觉教具,如画、玩偶、课件等,给幼儿理解歌词带来帮助。在欣赏大班歌曲《茉莉花》时,当演唱到“芬芳美丽满枝芽”屏幕上逐步出现一簇一簇的茉莉花,最终填满屏幕,当唱到“又香又白人人夸”这一句时,屏幕上马上出现一朵又大又白的茉莉花,使幼儿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内容。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
第一,运用视觉手段时,要掌握“分寸”,如过早过多出示视觉形象,会影响听觉能力发展。
第二,听音乐画图则是用图像表现声音,建议以简单的线条、色彩或直觉反应来表现音乐。
3.表达提升
表达提升是“渐进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释放自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在活动中,我们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结合音乐作品,鼓励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
(1)添加歌词,加深作品理解
歌唱是幼儿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在欣赏乐曲时,可让幼儿根据乐曲的不同情绪添加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幼儿对乐曲中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特别感兴趣,因此,幼儿讨论后添加歌词到音乐中,“我是狮子大王呀,威风凛凛真神奇。我是狮子大王呀,从不欺负小兄弟”,再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声,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
(2)动作表现,提升音乐意境
幼儿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创造就是身体动作,因此可以让幼儿用动作对自己的音乐感受进行表演[2]。在欣赏《水族馆》时,笔者请幼儿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模仿水草生长,表现他们对A段音乐柔美流畅的感受。有的幼儿手臂慢慢向上伸展摆动表现水草在波浪中逐渐长大,有的幼儿随着乐句变化着水草不同的姿态,有的幼儿扭动着身体表现水草在舞蹈……
(3)戏剧表演,提升音乐情感
戏剧与音乐是一体的,幼儿在感受理解了音乐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戏剧的表演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活动《玩偶进行曲》,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根据音乐和剧情进行表演,随着激烈的旋律,幼儿开始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小木偶胜利的音乐响起,扮演小木偶的幼儿激动的欢呼雀跃,观看的幼儿也情不自禁地随音乐鼓掌,共同庆祝战争的胜利。
(4)其他表征,提升音乐内涵
幼儿选择最多的就是用绘画进行创造。如欣赏了情绪差异很大的两首曲子《摇篮曲》《喜洋洋》,让幼儿画两幅画,分别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们画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并且还配有语言进行解释。另外,节奏也是辅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有利渠道,音乐活动《啄木鸟》,它的旋律既舒缓又跳跃,非常适合幼儿演奏乐器,可引导幼儿选择适合每个段落的乐器进行演奏。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
第一,对于较长的音乐,不一定从头跟到尾都以律动参与,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来进行表现。
第二,以幼儿为本,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渐进式”教学法,可以加强教师跟幼儿的互动交流,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更有利于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充实幼儿的音乐世界。
总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渐进式”教学法让教师进一步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对音乐的赏析能力,通过舒适的歌唱、协调的动作和富有个性的表述、表现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渐进式”教学法让教师在音乐的选择时,进一步考虑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在认真、思考、推敲、提取、升华的过滤过程中选择合适幼儿的音乐。“渐进式”教学法让教师更加善于分析音乐的曲风和节奏、旋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走近作品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的魅力[3]。“渐进式”教学法,让教师知道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要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感受能力,注重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以求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教育实践证明,“渐进式”教学法,可以加强教师跟幼儿的互动交流,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现力。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更有利于提升幼兒的音乐素养,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充实幼儿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曹冰洁,李婷.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泽铭.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六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