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示范与引导

2019-02-03秦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示范个性化阅读

秦荣

摘 要 学生的阅读应是个性化学的阅读,而高中一年级相当多的学生又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思维简单,常常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很难形成思维的开放状态,这样一来个性化的阅读就很难顺利进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非常需要我们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引导与示范,本文试以《孔雀东南飞》里婆媳矛盾解读为例加以浅显论述。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孔雀东南飞 解读 示范 引导

中图分类号:I222.6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实质。这种个性化阅读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自主性。所谓自主,指的是在课内课外的阅读活动中,应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精心感悟中来锻炼、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可现实情况是,我们高一的学生大多处于学习的依赖期,学生多“唯书”“唯师”,书本怎么说,教师怎么讲,就怎么思维,没有批判意识,不敢大胆质疑,缺乏主观能动性和 独立思考问题及变通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加以适时而恰当地引导和示范。接下来笔者以《孔雀东南飞》里婆媳矛盾解读为例加以一浅显说明。

在中国古典名著中,其实越是拥有生活原味的作品才越是有生命意义的。历經千百年都无任何距离感或时代感,我以为这才是衡量一部作品价值的真正尺码,比如《红楼梦》,在它原汁原味的衣食住行描述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那份熟悉,那份亲切,甚至那份圆滑世故,那份逞强好胜。可以同样与《红楼》闪耀光芒的便是长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且后者比前者早近两千年,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了。于是我也以为把《木兰辞》与它并举,喻为“乐府双璧”,这也对《木兰辞》的拔高而已,虽然今天这“双璧”都已从文字换成画面形象,只是我仍然以为《木兰辞》总带点理想的传奇色彩,且战争远比不上平凡的生活更富有阅读性。

当然《孔雀东南飞》也就是它因为敏锐地捕捉了生活的焦点,选取了千百年来无疑都是我们中心话题的婆媳矛盾冲突,敷衍一出以借婆媳矛盾而展示人性优劣的人间悲剧。只是好的文学作品只描述形象,不解释现象。所以这篇乐府诗中的婆媳冲突的原因也一直是人们争执议论的大处,已经远远超越兰芝与仲卿的生死婚姻爱情给我们的震撼了。这出家庭悲剧源于婆媳矛盾,不可遏止地发展为夫妻双双殉情的悲剧。一直以来非常正统的解说都是把这矛盾上升为阶级论,是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当然也有不孕观和恋子情结等许多非常时新的看法。其实如是不孕,焦母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将兰芝“遣归”,无须那样艰难的。至于恋子情结,我以为天下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若不是误会,俄狄普斯的悲剧无疑只是一个假设。至于一定要从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上进行探究,我觉得不如站在普通寻常人性的立场上,或许我们还是比较容易找出这出悲剧冲突的原因所在的。

焦家没有男主人,焦母拉扯两孩子的成长过程无疑是艰辛的,然而这其中也是充满自豪的。在这个家庭的成长过程中,焦母付出了一切,也获得家庭的兴旺和儿女的孝顺这样温馨的回报,这无疑让好强的她自然产生一份成就感的,这份成就感当然也坚定了她对自信自尊自强的独立个性的认可(这份独立意识是使得她有别于与她同年,身份相近的兰芝的母亲的)。从仲卿的懦弱和忍耐其实也能想象出他的母亲的能干和果断的一面的。似乎在这两人身上,我们都看到了性格受后天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一面。应该说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她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对家庭井井有条的治理上,培养了仲卿的读书做官,连兰芝这样漂亮能干的媳妇娶回家中也应是她的功劳。

只是这样能干坚强的成功母亲如何就发展到与兰芝这个自己给儿子讨回的媳妇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呢?我们看看焦母是如何说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其实从兰芝对仲卿的叙说和兰芝被遣回去时她母亲的叙说中,我们都明白这是焦母的欲加之罪,这分明是空泛的虚罪名。事实上焦母真的无法给兰芝安上个具体罪名来。而这“无法”正是焦母心中所说不出,又十分窝火的原由。同样聪明好强的兰芝为了讨得婆婆的欢心或认可,她真的十分努力而认真去做着这家儿媳妇该做的,且做得十分出色,优秀,无须提醒,无须指导,也许都超过了年轻时的焦母了。她不仅赢得了仲卿的爱,也获得了小姑子的喜欢。真是又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真是焦家的运气。然而这是我们外人的眼光。一家之主的焦母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精神压力。她真的无法忍受这个事事不用向她请教,却又把事件做得十分完好的媳妇了,“夜夜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怎样的刁难,这个能干的媳妇似乎都能完成了。兰芝的完美完全让她手足无措了,她一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被侵犯被动摇的恐惧和羞愧。

这场两个好强的女人的战争,在一方恼羞成怒而又无法说出理由,一方又误会为要求过高,而终是愈演愈烈了。这个可怜的焦母完全被自己那自私狭隘的念头控制了,不知反思的她以为赶走这个媳妇,重新娶个就会好的;而我们也很替兰芝抱屈,也很想问她一下:聪明的兰芝,如何就不能想到婆婆因何这样难为她呢?假如她笨些,假如她不会的多些,假如她多请教几回婆婆家务的问题……“君家妇难为”,就这么一句,不明不白,倔强地主动请归了;你真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吗?是呀,我们似乎很早就有输给这一份自尊上,脸面上的坏例子了,常常被这份无谓的好强打败,以致输了我们整个人生。当强强组合时,即便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可能出现的都是内耗,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乖僻,或称之为命运吧。也许正是我们至今都无法克服的这些性格缺憾或传统陋习,才使得《孔雀东南飞》这棵艺术大树生命价值依然不菲。

以上是笔者对《孔雀东南飞》里婆媳矛盾所进行的一番示范解读,不当之处恳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思维的开放状态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做为一项系统的工作来抓,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创造性地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尹奎良.个性化阅读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1):1.

[2] 张治海.新课标下语文文本阅读之探讨[J].中学语文,2007(01):13.

猜你喜欢

孔雀东南飞示范个性化阅读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猪八戒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