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9-02-03周丽君
周丽君
[摘 要] 大力推进和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以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为根本宗旨,开展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特别是在学校的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学生不配合”的状态,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有趣生动,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中职学生实际,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顯得尤为重要了。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课堂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134-02
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并且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了优惠政策,即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都免除学费,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但这样也没能让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来读书,只有中考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才不得已来到中职学校,很显然他们的成绩也不太好,再加上一些人认知上的偏见,社会人士及家长对中职教育不够理解,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中职学校读书,认为在中职学校学不到知识,国家对中职生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但很难改变这部分人的观念。这方面的原因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素养并不乐观:书写不规范,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工整;介绍自己,语言表达不流畅,甚至没知可说;写作能力弱;毕业时在招聘会上,不能及时回答招聘人员提出的问题;阅读能力也差,不能及时感知概括阅读内容等,这些问题涉及的是语文素养方面的问题。
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特别程式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就是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练习—小结—拓展延伸,教师按这一流程把课备得很熟,按部就班地讲述出来,而对学生来说,往往不配合老师。对于这种课堂教学现状,语文教师也很头疼,究竟问题出在哪了呢?怎么才能让学生走进课堂呢?
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学生和教师对语文素养的深刻内涵进行细致的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阐述为: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具体体现在阅读、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规范汉字书写,即“五项基本功”。这五项基本功的获得离不开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只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那么如何通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程式化教学转变为灵活实用的目标化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展开研究和实践。
一、对教师教法提出具体要求
(一)备课方面
俗语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顺利地完成好课堂教学,必须首先备好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实际情况,尽可能查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一些教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对过去中职学校传统的备课仅仅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本身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重新审视中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及时补充文化课教师为专业课服务这一备课意识,备情景创设,备学法指导,备课堂的专业用语、规范用语,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中职语文课教师应高度重视备课这一环节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把备课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预设实践完善修订的过程。把语文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利用现代媒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视频,教师选择性地使用,发现学生的特长重点加以培养,也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教师应注重引导中职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引导中职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书,会利用网络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使中职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学会独立学习,从而培养中职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上课方面
上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展示,并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导入新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的形式很多,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微课、情境式、引趣式、话题式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画面来间接导入。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片藤叶,在上课时让学生看着这幅画展开联想,究竟这一片藤叶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这幅画挽救了一个年轻画家的生命,那么这片藤叶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那是谁把它画上去的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画的呢?这样一连串的疑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是前奏,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离不开文本的阅读,一般情况下,课内阅读会经常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以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要点,为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发挥作用。例如,教授《合欢树》一课时,学生可采用略读法从文本中找到关键词语,“十岁那年,二十岁,三十岁时,母亲去世后……”从而使学生从这几个表示时间节点的关键词句,对主人公史铁生的成长轨迹有个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感悟母爱的人生体验。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不仅追求阅读速度,更注重追求阅读的质量,高度重视“信息的获取”,重视阅读过程中信息的筛选、整理与提取,为课堂教学搜集大量素材。
二、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
(一)做好课内指导
高教版中等职业语文教材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每个单元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旨在开发中职学生的语言潜能,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探索适合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样,就能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可利用课内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调动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内布置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切实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加强课外延伸
立足于语文所学内容、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将生活实例与相关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做好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并联系中职学习生活实际,作出正确的总结和思考创新,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例如,讲授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一文时,教师就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搜集北京民居图片,让学生从搜集来的一幅幅图片中感受胡同文化的特征和深刻内涵,理解胡同在時代大潮中的衰落,虽然许多人留恋胡同,留恋曾有的岁月,怀念大家庭的温暖,但这些温情都阻挡不了胡同的没落。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更能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同时,课外拓展延伸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强化“五项基本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强化学生“五项基本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修订说明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汉语能力综合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写作、普通话等方面能力,淡化语文知识点测评,而主要是语文应用能力考查。结合我校中职学生实际,本着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我们突出强调学生的“五项基本功”,即阅读、写作、普通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口语交际。同时,实施各种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富的课外活动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运用,“五项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利用举办“诗歌朗诵、普通话大赛、硬笔书法大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规范汉字书写等语文素养”上,创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活动,肩负着培养新世纪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的重任,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建立一整套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实际,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文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做出努力,让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让中职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职教事业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董学文.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