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2019-02-03李甜甜
李甜甜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着紧迫性,影响着整个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各学校应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简要介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特点,理性分析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问题,就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思路和措施。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92-02
蘇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院目前共设有30个专业,有近5000名全日制在校生。
人才,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为适应人才需求环境的转变和生源结构的变化,服务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自2012年9月起,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班,全面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年多来,学院由传统课堂教学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三循环递进式”方向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同时,在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下,会更多地安排一些工学交替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企业认知、实践技能、综合实训实习环境下,实现职业素养的最大程度发展,形成更高的就业竞争力。随着改革的进行,学院教育内容也经历着“质”变,因此,这也对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高职教师的定位
从职业特点和要求看,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超越的专业职业。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要要求和必然趋势。关于“专业化”的含义,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有着明确的阐述:“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面临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校企协同育人”等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出现,一方面,高职教师过去的观念、知识深深植根于其经验、习惯中;另一方面,受这些观念和知识支配和影响的教师行为模式也已经习惯成自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上深刻认识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不再停留于以往的教育行为模式上,从而提供教育服务。
二、我院师资队伍现状
截至2019年3月,学院共有教职工221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5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有43人,双师素质教师2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毕业于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或综合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有15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16人。透过教师队伍组成的全局可知,我院存在着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的问题,年轻教师往往缺少教育经验,他们与专家型教师相比,教学经验少、职称层次低,更无法在教师队伍中起专业带头作用。同时,我院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欠缺,个别教师更是存在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等问题。
从我院师资的构成状况看,我院目前教师的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应届毕业生,有些是硕士研究生,但更多的是大学本科学历。不管他们是哪一种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没有相应的职业经验,存在着职业教育相对缺失的问题,在专业课程上也更多的是向学术性看齐,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由其他相近学科教师转行而来,这部分教师目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对专业理论的掌握也不熟练,这一点在新兴的热门专业如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社区康复、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等表现得更为突出;三是聘请有着企业、社会经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似,这部分教师职业经验相对丰富,但未系统化学习过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投入较少,有一定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这些都是我院教师队伍培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
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教师专业化要求以及教师队伍的现状,有必要重新审视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修订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培养的长期任务与近期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要促进教师学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力增强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引领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加强兼职教师尤其是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力度,立足我院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利用继续教育,拓展知识范围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上,丰富自身职业领域知识。为更好地拓展教师知识面,要充分考虑应届毕业生、转行教师等不同来源的教师,组织一系列继续教育活动。在继续教育中,设置好相应的培训内容。例如,面对专业课教师,结合他们职业经验相对欠缺的现实情况,可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并规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时数,这不是指教师在职务职称评审时简单地提供一份企业实践的证明材料,而是学校要切实跟踪教师企业实践情况。面对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转行而来的教师,当他们担任起教师工作以后,应结合他们教育理论知识欠缺的情况,设置一些学科知识学习培训项目,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更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技巧等,最终通过继续教育活动慢慢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
(二)利用企业培训,发展实践能力
在“三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有保证教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才能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在职专业教师,我们可以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各类项目培训,将培训的立足点放在实践能力发展上,让教师得到更多实践锻炼机会,以保证他们慢慢成为“双师素质”教师,满足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的师资队伍建设需求。学院还可制定一些鼓励性政策,要求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担任企业中相关技术工作,从中积累更多工作经验。要尽量保证每位教师每年利用四周左右的时间到企业任职,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和文化,再结合企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创新性地改进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带动学院全方位的改革。
(三)利用专业培养,提高理论水平
专业理论学习,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显得尤為重要,它也关乎着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成功实现改革。因而,在专业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鼓励教师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学习一些专业理论。除自学以外,为提高专业型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组织教师参加一些研讨会或者调研活动。同时,邀请一些知名专家,为教师组织一些讲座,让他们从活动中学习到更多专业理论,不断加大自身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在专业型教师队伍实际建设期间,还要注意组织各类课题研究及竞赛评比活动,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主动担任主持角色,由此丰富专业理论。另外,要制订一个相对科学的培训计划,对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进行培训,开拓教师视野,结合人才培养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完善知识储备。
(四)利用实训指导,优化整体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为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服务。为顺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开始涌现出来,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在企业培训中心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培养。综合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在学生实习的企业以及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等地设立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这一岗位不是我们目前意义上由辅导员队伍主要承担的校外教师角色,而是真正由我们的专业教师在各个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及培养任务。通过实训指导教师岗位的设立,能够让师资队伍结构变得更为完善。但是,在这个教师岗位设置上,要依照教学大纲及教务处、学生处要求安排明确岗位职责,要求教师认真落实相关实训大纲、讲课内容,不得随意增减规范化操作项目。同时,这个岗位的教师,要有能力为学生正确示范相关岗位、工种实训操作规程和要求,讲明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实训。
(五)利用兼职管理,推动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一般是指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一般就职于行业前端,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技能,讲课也最能贴近实际,主要负责培训学生专业技能,让他们具备一定职业竞争力,因此兼职教师也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目前,我院的兼职教师一直处在人数较少的空谷期,学院还是应加大兼职教师引进力度,发挥好兼职教师的岗位先行作用,适当为学生提供岗位咨询服务,指导学生掌握相应职业素养,顺利成长为企业发展所需人才。2017年,江苏省已经开展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经费奖补项目申报,学院这两年申报的项目也屡获批准。下一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壮大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完成队伍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在对兼职教师队伍进行管理时,我们将着眼于对他们师德师风上的教育,制定相对合理的教育计划,循序渐进提升兼职教师责任意识,保证他们始终恪守岗位职责,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任务。在这样一种管理环境下,将真正形成一种尊重教师、尊重教学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总而言之,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来看,我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在师资队伍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师资队伍现状,结合教师队伍,组织一系列继续教育活动,让教师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学习机会。同时,要遵循“走出去,请进来”原则,为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培训平台,对教师岗位实行实训指导。另外,要加大专家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和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努力实现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先能,傅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3):14-16.
[2]申利民,邵玫.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17(3):46-47,65.
[3]吴玉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要求[J].知识经济,2016(18):152-152.
[4]赵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11):150-153.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