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四点目标”的思考

2019-02-03胡孝四

现代交际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目标

摘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基本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从备课到授课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四点目标”: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资源等为授课奠定基础;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目标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3-0216-02

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四点基本目标(以下简称“四点目标”)。与此同时,总书记还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四点目标”和“八个统一”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度看,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努力实现上述目标。

一、备课过程中如何围绕“四点目标”

思政课备课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资源。在透彻把握教材基本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对象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期望等,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包括理论知识、视频图片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等,完成PPT的制作和教案的编写,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这是高校思政课备课的基本模式。

1.备教材方面

一般需要把教材深入研读几遍,弄清楚教材的基本逻辑结构、基本理论观点,从每一章、每一节、到每一目,甚至每一段话都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写,需要教给学生什么。2018版高校思政课教材虽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的变动,教材编者也试图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适应性。但是总体来看,这套教材依然是理论性、政策性话语偏多,经典作家的语言、结论性内容偏多;符合学生兴趣的话语、生活化语言偏少,生动活泼的案例和深入细致的阐释偏少。建议初次备课时要按照教材的结构列举备课提纲,把每一个问题转化为自己能够弄清楚的问题,通过理论阐释、补充案例、设计互动等途径初步把问题讲清楚;第二轮以后的备课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更好地融入启发诱导的环节,深入浅出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体系。

2.在备学生方面

首先要研究青年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比如青年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渴望了解社会、尽快成人,但是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然不成熟。逆反心理依然存在,对社会不良现象会极度厌恶。作为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和他人成长的经历,一方面直面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备学生还要求我们要熟悉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的问题,以及在课堂上希望实现的目标。这些要求我们在确定问题、选择案例、备课语言的选择上都要精心推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虽然没有和学生面对面,但是一定要想象你的备课是直接面对学生的,要分析学生可能的反应,把教学环节安排得恰到好处。

3.在备资源方面

既要多学习和教材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大量接触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会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可以说,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思政课教学资源。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与研究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领域,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这是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其他资源的选择原则第一是政治性,思政课教师政治立场必须坚定,政治原则必须坚持。凡是在政治上有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果的资源必须一律排除。第二是契合性,资源的选择必须和我们要讲的问题高度契合,不能单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定要看是否适合教学,不适合的要坚决放弃。第三是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教学对象进行选择,可以准备多种资源备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应再决定取舍。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上海大学的李梁老师,他准备的视频资源十分丰富,课件上做了大量的链接,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决定资源的取舍,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二、授课过程中如何实现“四点目标”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遵循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信、行”。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和“信”的问题,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初步相信思政课提供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教学对“情”“意”“行”也能产生一定影响。思政课的亲和力能够帮助学生爱上这门课,爱上思政课教师,这对于强化学生的认知和信念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认知、情感和信念的强化必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1.在思想性和理论性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的首要特征。“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着手,进而实现从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1]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否则只能是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问题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主要方法。每次课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设计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一定要从理论上讲深、讲透,不能蜻蜓点水,可以结合案例讲授,做到有理有据。大问题下面还要设计小问题,层层设问,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自己寻求答案。目前高校思政课一般以中班教学为主,人数100人左右,这样的教学规模仍然不利于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如果有条件开展小班化教学,教學效果应该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在亲和力和针对性方面

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注意选择教学内容,包括案例、图片等,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案例,同时也要具备针对性,能够产生教育效果,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其次要注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样能够改变思政课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思政课的最高境界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对青年大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也要有所了解,可以适当使用。再次,思政课必须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关切,对于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给予积极回应,比如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等。如果能和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帮助部分同学解决实际问题,必将极大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时代楷模曲建武是思政课教师中关心帮助学生的楷模,也深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最后,思政课是否具有亲和力还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多接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则教学活动容易顺畅;师生关系别扭甚至恶劣,则教学活动难以顺畅。”[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高校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如果在从备课到授课过程中始终围绕“四点目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新立.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

[2]冯务中.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1):13.

责任编辑:赵慧敏

[作者简介]胡孝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育与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目标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