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困境和对策
2019-02-03李林杰
李林杰
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期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环节;困境;对策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养老保险环节中还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做好进一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工作,以此为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退休人员提供老有所养的生活保障。本文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中显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一、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重要性
(一)能够减少养老制度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
伴随着市场经济运行进程的加快,社会形势有了明显的变化,假如继续采取以往单一养老模式的话,政府部门承担,那么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就需要实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出适合的体系,创新和改善以往的传统养老模式,以此减少风险输出,促使经济良好运行。当前改革阶段,离退休制度通常是以现收现付方式为主,待退休以后获取的养老金远超出了单位既定的标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并不公平,除了弱化了机关事业单位个人保障能力以外,还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二)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完善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件,养老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实施该项体系改革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障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的生活,解决存在的民生问题。其实,社保体系包含的方面是非常多的,比如社会福利以及保险等,这些都特别重要。从实质情况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公益事业中的贡献非常大,本身不具备盈利性,完善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可以满足退休职工生活需求。所以,对养老保险制度加以改革是必然的。
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困境的分析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获取的养老保险金和岗位以及工作时间相关联,部分参保人员本身不会受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期间缴纳保险金额度的影响,从中来看,退休金制度具备不平等的特征。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和企业缴纳的费用的基数也没有可比性。
(二)养老保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缴纳基数规范性有待增强
1.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虽然有了明显的改进,可是参保管理制度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些早期已开始改革实验县市区就存在不同人员多种形式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参保问题,也存在养老保险管理期间,多样性社保基金没有得到全面细分管理,因此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难度。
2.通过比较各类养老保险的缴纳基数,不难发现各有不等不均衡,为了减轻养老缴纳期间面临的压力,养老保险虽然具有过渡期,可是在实际落实期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依旧有着较多的影响因素,亟待解决精准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另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通常是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还有一部分属于垂直管理机构,同区域不同单位养老保险缴纳基数均有差别,因为单位性质差异,所以缴费水平均衡也成为了一项问题。
(三)统筹层级低致使县级机关事业社会养老金支付压力持续增大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还是以属地原则进行,这样形成地方财力负担重问题,以我县2018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为例,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險7491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共收12796万元,领取机关事业退休养老金总共5911人,全年支出机关事业退休养老金27954万元,当年地方财政补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赤字15158万元,在职退休供养比1.27,将来退休人员严重老龄化,此供养比会更小,这对于寅吃卯粮地区的财政是很大挑战。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践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制定健全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明确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1.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养老保险进一步改革。从养老保险改革程度来看,依旧处于发展中阶段,假设没有落实健全法律体系的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将随之受阻,难以做到动态性的监督,也无法确保社会资金的合理性。而法律制度的完善可以及时解决上述现象,通过合理的利用社会保障资金来达到养老金增值的目的,以此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得到良好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2.要想确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以实际发展现状和编制人员情况为主,明确参保范围,对于参保范围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让同一地区不同参保人员确定与之相符的参保水平、范围,关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假设没有合理的编制划分职工的话,需要认识到具体的编制情况,以免产生损失。对于改革过程中退休的应按新旧办法重核算待遇,并按退休流程办理退休补充手续,以此补计相应养老金。最后,定期核定享受养老金的退休职工,检查缴费金额和年限,确保养老金发放无误。
(二)做好机关事业养老金统筹工作,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政府需以社保大数据为重要的改革参数,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当对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时候,务必加大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重视力度,高层次的统筹能把社保的调剂功能体现出来,推进改革好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的层次,以有效保障社会养老金的支付。
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对社会统筹账户和机关事业人员个人账户进行整合处理,将其交给专业性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运营,以此实现资金增值和保值的目标,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
(三)制定细化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实施有效的管理服务
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角度入手,进行综合性的改革,除了要求参保人员积极配合和缴纳以外,还应当控制好养老金的发放环节,制定细化健全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制度。并且,机关事业单位采取全体参保人员办理统一社保卡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养老保险的信息化与社会化管理,由社保经办机构负责把养老金发放到社保卡中,而不是发放到银行卡里。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把参保人员信息以短信或者是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推送给本人。
(四)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权利以及义务的关系,为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想促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改革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就应当明确财政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在社会保养老金管理限度环节中,做好各个事情的处理工作,制定各项规范,全面贯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以此达成制度改革的目的。其次,采取逐层递进的方式实施改革工作,从小区域改革逐渐演变为大区域,从县级统筹模式改革转变成省級统筹模式,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互结合到一起,科学整理当前的政策,比如缴费比例和改制预留等,全面解决因为政策不统一而引起的问题,为改革提供方便。
(五)实施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工作深入开展
分类改革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工资和人事,要想促使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工作良好开展,就需要做好该方面内容的控制工作,深入进行改革。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分类已经初步定性,主要是对新型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行体系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从事机关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职能。
2.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3.从事生产经营类型的事业单位。
遵循分类规范性的要求,保留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机制管理体系,此外,转变成生产经营性企业的同时在职退休人员需要将其并入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内,采取补偿职业年金制度,凸显出我国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
四、结语
以上所述,养老保险在社保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发挥的作用极高,可以让退休人员老有所依。在近些年内,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之前的制度显然不能解决新形势下的各项缺陷,在该项现状中,就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加以健全,落实改革工作,以此确保社会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邹吟.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 (28):99-100.
[2]王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8).
[3]赵金鹏.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 (36):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