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说《无声告白》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2019-02-03张亚婷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性取向

摘  要:《無声告白》是华裔新秀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所作的一本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荣膺多项文学奖项,名扬海内外。这本书用精准克制的词语、温婉细腻的文风带领读者探索了小说主人公詹姆斯·李一家多年来的生活,深刻展示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本文将以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尔提出的价值取向为理论指导,从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社会关系取向这五个角度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无声告白》;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尔价值取向;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张亚婷(1996.2-),女,江苏省泰州市人,桂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2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学界历年来的研究焦点。小说《无声告白》讲述的是中美跨族裔家庭的故事。字里行间折射出了中西文化在婚姻、家庭教育、社会交际等方面的差异。笔者对《无声告白》进行研究和剖析旨在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思索如何顺利进行中美跨文化交际。这一研究有利于完善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尽可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时产生误解、发生冲突。对类似的跨族裔中美家庭如何处理跨文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也有很好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1.简介

1.1 作家及其作品简介

伍绮诗(Celeste Ng)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出生长大,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初中时期她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旅,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无声告白》是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经出版,该书便广受好评,是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在《纽约时报》畅销书目和2014年优秀书目中该书均榜上有名。在无数媒体参评的美国亚马逊2014年度最佳图书的评选中,伍绮诗更是凭借该作力压村上春树等九十九位当代文坛名家和畅销书作家,荣膺榜首。[1]迄今为止,《无声告白》已被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畅销海内外。

小说中,作者观察细致入微,笔触细腻,用词准确。众多媒体给出了“没有一盎司的陈词滥调”、“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疏的”等赞誉。小说全文紧扣种族与性别这一严肃主题,展现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隔阂与冲突。

1.2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俄亥俄州的米德伍德小镇。李一家居住在这里。詹姆斯·李是这个家庭的父亲,华裔后代。玛丽琳则是这个家庭的母亲,美国白人。他们共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大女儿莉迪亚以及小女儿汉娜。莉迪亚是家中最像父母、最受父母关注的孩子。故事便是以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莉迪亚未及时出现在早餐桌边为开端,以莉迪亚的失踪和死亡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跨族裔家庭的故事和秘密。莉迪亚的死亡勾起了家人对过往的回忆,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混乱,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回忆和寻找莉迪亚死亡的真相,用自己的方法逃离痛苦、寻找安慰。

2.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克拉克洪和弗雷德·斯特罗德贝尔提出价值取向有五种维度: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

3.从文化价值取向角度分析《无声告白》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克拉克洪与斯特罗德贝尔认为文化各不相同,每个文化都有其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有五种维度: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活动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

3.1人性取向

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克拉克洪认为在回答人性取向的问题时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性是善,是恶或是善恶的混合体;其次还要考虑到人性是否可变。此外,他们进一步提出“混合”,即可以是善恶兼有,也可指无恶无善。总的来说,克拉克洪对于人性的看法大致有三种:人性本恶、人性本善以及善恶结合。

在《三字经》中,开篇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孩童,深深影响着国人。纵然历经千年,人们依然坚信不疑。但西方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西方的先哲们,普遍接受“原罪说”,即人人天生有罪。直到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兴起,这种“人性本恶”的观点开始逐渐转化为人性是“善恶兼而有之”的。

对小说主角詹姆斯·李而言,人性是良善的,是经年不变的。当警察最后告知他们一家莉迪亚死于自杀并宣布结案后,詹姆斯虽然非常震惊和痛苦但还是毫不怀疑地接受了。他相信警察是良善的。他相信警察所说的就是真相。而玛丽琳却是不一样的反应。“他们不能结案,真正的凶手还没抓住。”“如果她是个白人女孩,他们就会调查下去。”[2]玛丽琳是典型的西方人性恶取向。她认为这些警察是本性恶的,他们的调查不是真相,不值得相信。他们是因为莉迪亚的华裔外表而敷衍了事。

3.2人与自然关系取向

各文化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取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克拉克洪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类型,即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服从自然。

从古至今,中国人普遍认为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深刻体现了古人“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到了现代,各类书籍中也仍然一直在劝诫人们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破坏自然,是会遭到自然的报应的。但在西方,自然总是被看作人类社会之外的一种存在。《圣经》中记载,上帝创造亚当时给予了他控制一切上帝创造物的权利,并且告知亚当和他的人类后代可以利用自然世界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而,多年来,西方人将人与自然划分得很清楚。他们不畏自然,主张人类可以也需要去征服和利用自然。

在《无声告白》中,中西方对于人和自然关系取向的不同是有所体现的。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鲨鱼的可怕与血腥经常被放大。而在小说中,詹姆斯一家收看的电视节目里,“电视角色‘方奇从鲨鱼身上一跃而过”。这明显的展现出了西方人的不惧自然。在他们眼里,鲨鱼是可战胜的,无需畏惧。电视节目也正是在用这种景象去鼓励人们勇敢挑战自然,不畏惧不退缩,勇敢征服。

3.3时间取向

克拉克洪认为,时间取向一般分为三种:过去取向、现在取向,以及未来取向。过去取向尊重过往。在这个取向中,文化、历史、已建立的宗教和传统十分重要。活动、决策等行为要把过去的经验作为指导;现在取向注重短期和眼前。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穷追不舍已无意义。未来的还未发生,大体上是模糊的、不可控的。但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每一瞬是可控的,都需要被重视;未来取向强调长期、变化。与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未来有着无限的机遇,是更宏伟、更重要的。

中国是过去取向国家的代表。喜爱老字号、写文说话时引经据典、“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等无不彰显国人对于过去的喜爱和尊重。但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们更注重未来和变化。他们认为未来需要变化,唯有变化才能进步。因而在制定目标时,西方人一般会制定短期目标以应对变化。

中国人注重过去这一点在詹姆斯身上清晰可见。詹姆斯是华裔移民的后代,其原生家庭在美国过的甚是贫苦。在学校,他与同学也是格格不入。这让他在成长过程中乃至成年后都十分自卑。詹姆斯十分在意这段过去并试图隐瞒和摆脱。比如,在和玛丽琳热恋时,詹姆斯就想起了他的过去。但是他选择将它模糊,并没有将过去和盘托出。当詹姆斯和玛丽琳结婚的时候,玛丽琳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样不对”。她对玛丽琳说:“你会改变想法的。过一阵子你会后悔的。”[2]面对女儿的婚姻,她不太关注詹姆斯的过去。她在意的是两个人的未来。西方人注重未来而不是过去,这一点在玛丽琳的母亲身上得到了体现。

3.4活动取向

活动取向指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对活动的看法。根据克拉克洪的价值取向理论, 人类的活动取向可以分为三种,即存在、成为和做。在存在取向文化中生活的人们面对和接收周围环境的变动比较随意。他们强调释放,享受现有、为现在而做;成为取向注重发展和成长。人们比较关注“我们是谁”这一问题。有利于个体全方面发展的活动受到人们广泛推崇;做取向专注于行动和活动,关注“我们做了什么”这一问题。他们主张在持续的做中有所得。

中国文化便是存在取向文化。在国内盛行的儒道两教中,儒家学说侧重于“柔”,倡导“以不变应万变”。而道家推崇“无为而有为”。这里的无为指的是保持现在的状态,不作为。保持存在,才能防止对立有所作为。西方文化则是做取向。根据克拉克洪对于“活动”取向维度的调查研究,美国社会是一个强调“做”的社会,人们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于“动”之中才有意义,才能创造价值。

结婚后,玛丽琳放弃了学业,成为了一位家庭主妇,专心相夫教子。二十九岁那年,她头一回意识到自己无事可做。为此,她焦躁的翻看报纸上的求职广告,还在圣诞派对上请求做汤姆教授的研究助理。可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詹姆斯并不热忠。他觉得这会让别人说自己赚的不够多——妻子不得不出去工作。在他的观念里,妻子是应该在家享受生活的。由此可见,玛丽琳是做取向。她害怕空闲,想方设法让自己动起来。而詹姆斯是典型的存在取向。若不是迫不得已,人们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在工作中受折磨。因而他希望玛丽琳不要总想着出去工作。

3.5社会关系取向

对于社会关系,克拉克洪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取向:个体主义取向、等级制取向和附属性取向,即“个人的”取向、“等级的”取向和“集体的”取向。“个人的”取向以个人自治为特征。在这种取向中,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自由个体。个人的目标与利益至上,先于他人和群众;在“等级的”取向的文化中,等级和地位受到重视;“集体的”取向,显而易见,是群体至上。

中国是明显的“等级的”取向和“集体的”取向。“长幼有序”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俗语体现着老幼和君臣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则体现国人对群体的重视。西方却与中国恰恰相反,是“个人的”取向。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个性分明的个体,不应过分依赖他人。因而大家庭式的群居在西方很少见,孩子们大多在成年后便脱离父母独立居住。

詹姆斯是小说中附属性取向的代表。他是华裔,在人群中与众不同。他一直在努力让自己融入群体、与众相同。尽管没有彻底意识到,但詹姆斯爱上玛丽琳的最初原因就是玛丽琳的普通与平凡。“她不过是个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显的特色。”“她能完美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和自然。”[2]而瑪丽琳会注意和爱上詹姆斯却是因为詹姆斯与众不同。当詹姆斯第一次出现在讲台上时,玛丽琳就注意到了他。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和她周围的男人都不一样。

4.结语

综上所述,《无声告白》这部小说折射出了众多中西文化差异。笔者采用了克拉克洪的价值取向理论,从人性取向、人与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五个维度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文笔稚嫩,论述不够充分彻底,例子缺乏信度等。

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易造成误解和冲突。但只要深入了解差异,尊重理解不同文化,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申圆.“于无声处听惊雷”—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J].《名作欣赏》, 2016(09):86-88.

[2]伍绮诗.无声告白[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莉迪亚性取向
混合性取向婚姻中的配偶权问题研究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英格兰明年起看病先问性取向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时代性取向下的价值观培养:法治意识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