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
2019-02-03郑欣欣
摘要:研究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实际就业情况,对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际调研法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实际情况。基于上述调研,制定了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一致、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宽口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实习,为工科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数学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供理论与实际教学方案。
关键词:数学专业 社会需求 就业方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O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3-0163-0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许多行业对于数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来培养更多的数学专业人才。
一、数学科学的政策引领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2016年4月15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察时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2018年1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突出强调理论数学等基础学科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李克强说,“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我们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础学科上。”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大幅度提升原始创新的能力,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2018年0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数学等基础学科仍是最薄弱的环节。2019年7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其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学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数学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二、数学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工科院校实际就业情况分析
(一)数学人才的社会需求
数学不仅广泛地应用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而且与哲学、历史、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的联系也日益加深。当今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数学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人员
数学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李克强总理曾提出,“我们造大飞机,但发动机还要买国外的,为什么?数学基础不行。”因此,从提高国家原始创新能力需求方面,国家需要一批能够从事数学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他们要具有极高的数学素养,能够坐得住“冷板凳”。数学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人员是社会需求的重要部分。
2.数学基础教育教师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数学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因而数学专业教师也是社会需求的基础部分。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出数学人才。
3.应用型数学人才
社会各行各业中几乎都需要数学,尤其是金融、统计、IT等行业,需要数学基础深厚的从业人员来从事相关的数据处理、算法设计、数学建模等工作。当今大数据盛行,许多领域利用大数据解决相关问题,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对具有扎实数学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可以说,应用型数学人才是社会需求的主要部分。
(二)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就业去向
通过多年的深入调查和统计,工科院校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继续深造学习
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数学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主要途径就是考取研究生,还有一少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经调查,历年数学专业学生选择继续攻读数学专业的并不是很多,多数选择跨专业考研,如报考计算机、经济管理等类别的研究生。在普通工科院校能够成功考取数学专业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小。
2.从事教育行业
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是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学的数学教师和中小学培训机构数学教师。在大中城市和地区,公立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招聘要求非常高,对于工科非师范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难度非常大,就业比例较低;但是,在大中城市涌现出的许多社会培训机构,用人方式非常灵活,由此也成为了大批数学专业学生从事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这部分占到数学教育就业的很大比例。
3.IT行业
IT行业急需的人才就是数学人才,一部分热衷于编程的数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进入IT行业从事算法、建模等涉及数学内容的工作。但该行业门槛较高,仅仅具备大学本科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能够成功进入IT行业的毕业生人数也比较少。
4.金融保险行业
在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离不开数据处理、统计和优化,一部分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选择进入银行或者保险公司。但是,金融保险等行业也是众多毕业生就业时的热门专业,就业难度比较大。
(三)社会需求与就业去向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数学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实际就业去向发现,二者严重不一致。高端人才需求方面,国家需要数学学科基础研究专业人员,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端数学人才,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学生报考数学专业研究生。但是,根据往年调研,学生报考数学专业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小,能够成功考取的屈指可数。从教育职业需求方面,数学基础教育专业教师是基本需求,师范类数学专业毕业生是满足该需求的主要力量,而对工科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来说,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功,且没有从事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因此,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最终只能自修从业资格相关课程,考取教师资格证并选择社会培训机构就业。从行业实际需求方面,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学专业人才,但是在招聘时招收的数学专业数量却比较少,每当数学专业学生应聘时,常常以专业不对口拒之门外。分析原因,招聘单位需要的是具备数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数学专业人才。因此,数学专业去应聘IT、金融、保险等行业职位时,由于对行业不了解,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就业时也是困难重重。
三、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
虽然数学应用范围广泛,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行业规则。对于工科院校数学专业来说,只有基于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提升工科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证供需一致。工科院校数学专业要进行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一致
破解供需不一致的鑰匙就是对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在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仅要注意学校本身在中国高等学校中所处的办学层次、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环境,还要考虑未来几年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学校所拥有的主要学科专业优势。学校所制定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培养规格相适宜,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大。
(二)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宽口径课程体系
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特色,制定宽口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发展空间。课程体系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打好基础、强化应用。认真分析研究当今社会的数学需求,设置诸如计算数学、统计学、管理数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等专业方向,使学生不仅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还具有相关专业的一般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实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聘任企业中的骨干员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
四、结语
本文针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导致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为上级院校、社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9-09-17.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2]苗东升,李世煇.“数学大国”迈向“数学强国”始于重视数学[N].中国科学报,2018-08-13(7).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J].重庆与世界,2018(8):5-8.
[4]操秀英.数学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密钥 四部门发文力推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19-07-22(3).
[5]杨光.关于数学和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解读[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146-147.
[6]张凤敏,马仲立.理工类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4):95-97.
[7]荣源,尹小丹.浅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内江科技,2017(7):48+120.
责任编辑:赵慧敏
[作者简介]郑欣欣,吉林化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