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高效课堂模式探微

2019-02-03沈必荣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精讲多练初中数学

沈必荣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贯彻数学新课标的精神,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发展。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畅谈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和深层次探索。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双边活动;精讲多练;学生情感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初中数学新课标的精神,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发展。无论是“15/20/10”教学模式的实施,还是当下正在践行的“三段四模块”教学形式,其核心都是在45分钟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思想方法、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探究情感等方面获到最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强化双边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语言风趣,态度和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特洛夫曾经指出:“幽默既是教育家的看家本领,又是不可缺少的助手。”在初中数学课上,教师只有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用语与和谐的态度,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执教“直线公理”的导入时,就做了一个演示性小实验:先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然后让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就出现了细木条被固定住的现象。此时,笔者重复说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许多学生忽然醒悟,最终轻松地得出了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类似幽默化的教学方式,能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学有所获,感有所知。

2.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倡导的至理名言,这与爱因斯坦提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初中数学本身蕴含无穷的魅力,它完全可以使学习者感到惊讶和神奇,但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置悬念,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动力。例如:笔者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在黑板上板书:方程x2-3x-4=0 和x2-8x+6=0,然后直接强调:此题不需要解方程,也能够轻松得出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顿时,学生的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他们的心中都渴望找到解答这一问题的窍门——此刻便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合理创设悬念性情境,才能使学生的心中荡起悬念的涟漪,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二、优化教学环节,发挥互动优势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美国现代教育理论的鼻祖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为目标以外,还要注重启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现代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最合适的学习形式应是启发式、开放式、课堂讨论式情境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亲历知识的再现过程。例如:笔者在执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时,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筹备好具有边、角要求的三角形纸片,在新课导入时刻就开门见山地提问:“你们课前制作的哪些三角形纸片符合全等条件的?通过同桌互相对照与观察,你是否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特征吗?”接着,要求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最后明白了三角形ASA相等、SAS相等和有的SSS相等类型和原理,从而顺利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坚持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点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浓墨重彩”、举一反三地突破,从而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并在习题训练中提高解题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所谓“精讲多练”,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练结合,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讲课时间,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笔者在执教这一章节时,先引导学生逐步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动手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最后予以恰到好处的点评。由于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的精神得到放松,从而避免产生疲劳感,为进一步理清学习重点铺平了道路;同时,与学生一起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从而得出判定定理,并完成相应的习题训练和当堂小结。由于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精神饱满,不仅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而且正确地应用相应的原理解答问题,课堂教學频率显著提高。

四、关注学生情感,完善评价机制

初中数学新课标提倡激励性评价机制,要求教师既要并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反思和创新思维。可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是完善评价机制的重要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一旦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及时作出激励性评价;面对学生的错误观念和解题误区,千万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逐步弄清楚问题的症迹所在,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针对既有解题错误,又蕴涵创新思维的现象,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更要对这些学生予以鼓励。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的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出现“表扬依赖症”的现象,促使评价成为发挥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催化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愿大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勇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M].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

[2]林爱升.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12).

猜你喜欢

精讲多练初中数学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微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讨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精讲多练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