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分化原因及分层次教学

2019-02-02郝江华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

郝江华

摘要:当前初中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现象非常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好数学,也从整体上降低了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这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找到有效预防措施,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打牢基础。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 学习分化 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82-01

1分化的原因

1.1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意志不强

学习意志是一种心理活动,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习活动与克服学习困难有着密切联系。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与复杂,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强调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中小学衔接中部分学生适应能力不强,体现在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定等方面,面对困难与挫折后经常会选择退缩,缺乏较强的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也难以提升。

1.2思维不活跃,学习方式落后

初二学生在数学学习分化上表现的非常明显,主要是学习难度的加大,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还未形成抽象思维方式。同时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1.3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全面,数学认知结构也不完善

初中数学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特点,并强调了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这关系着学生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若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无法满足规定要求,在技能形成上也不及时,将导致学习中出现薄弱环节,难以跟上学习进程,从而引起学习分化问题。

2防止学习分化的途径

2.1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竞赛氛围,讓学生能够从中收获喜悦,增强学习体验,将趣味数学的作用体现出来。

2.2为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在学法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理念,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2.3加强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探究未知,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巩固。这样学生除了能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以外,还能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学好数学打牢基础。

2.4维持良好师生关系

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联系非常密切,在认识过程中始终有情感的存在。初中生在数学上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其增强学习信心,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3对学生分层次教学

3.1给学生分组

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积极性偏低,用常规教学方法,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数学基础,将他们分成A,B,c三组。A组是学习成绩较好,数学基础较好的优生组,占总人数的30%,B组是成绩较平常,数学基础一般的中等生组,占总人数的40%,c组是学习成绩差,数学基础也较差的潜能组占30%。但分组不能不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和学习进步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2对教材进行处理

根据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和大钢,每节课制定出层次不同的目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能够达到,但又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达到的目的,如在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一节时,可这样要求:A组:应熟记求根公式,自己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求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B组:应熟记求根公式,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求根公式解决一些有关问题。c组:熟记求根公式,了解它的推导过程,能简单运用求根公式。

3.3设置不同的练习题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如果练习题还是按一个层次,一个模式进行,就会出现练习过难或过易的情况。练习过难会使c组学生无法完成,而去照抄或不做。练习过易又会使A组学生觉得简单无味,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如《绝对值》一节的数学时,可设计作业:对c组只要求能求一个具体数字的绝对值如“I-5I=?”对B组还需设计,求一个字母的绝对值,如当“a<0时,化简IaI=?”对A组学生除了上述两种题型外,还要设计求一个代数式的绝对值,如当“a<1时化简Ia-1I=?”。

3.4搞好单元检测

每单元结束后,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制不同的检测题,让每个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努力学习后都能达到一个期望的成绩,增强学习信心,可在一套单元检测题中安排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个层次,基础部分主要针对c组学生设计,以基础概念、法则、公式的简单运用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过关检测,c组学生只完成此部分即可。B组学生做完该部分只占总分的80%;A组学生只占总分的70%。提高题部分主要是针对B组学生设计的,以知识的应用为主,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检测,要求BA两组学生都要完成,占总分的20%。综合题部分主要是针对A组学生来设计的,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检测,只要求A组学生完成,占总分的10%。

3.5注重激励学生

数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A组学生的优势,让A组学生当好c组学生的“老师”,让个A组学生辅导帮助一个c组学生,也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叫A组的每一个学生自己出一套单元检测题,用来检测自己对应辅导的一个c组学生,然后再根据情况来评定和筛选,平时,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既要重视A组学生,又不能歧视c组学生,也不能忽视B组学生。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少批评和指责,特别是对c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看到进步,经常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爱,感到班集体的温暖,以便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对初中数学课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使学生对数学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能缩小优、差生的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