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019-02-02林宗娟

考试周刊 2019年98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微课小学数学

摘 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无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学科是一门高度抽象、形式多变的学科,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没法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导致每个班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整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类型,针对各类学困生精心制作相应类型的微课来转化学困生,即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 自身层面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通常更喜欢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课,而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弱,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数学会知难而退,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除此之外,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是将数学知识看作孤立的概念和法则,机械的生搬硬套,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学生没办法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上不会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只是机械的做题。

(二) 学科层面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感知运动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和抽象性,而数学教材内容通常以演绎推理的方式呈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具有一定挑战性。除此之外,部分学生没办法应对多变的数学知识,导致他们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困难。

(三) 学校层面的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知识,有部分教师上课前没有精心备课,教师本身对教材内容的不熟悉,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就没办法灵活的运用知识。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仍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缺乏交流与思考,一直在机械地接受知识,课堂跟不上教师的步伐,课后教师给学生单独辅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此循环致使这部分学生成了学困生。

(四) 家庭层面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部分家长的教育素质不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任务,作为家长只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衣食条件就可以了,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帮助孩子持续有效地学习知识。

二、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

(一) 动力不足型学困生

这类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往往对数学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容易走神,大部分时间无法自主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作业马虎拖拉。缺乏对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经常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监督下学习。

(二) 知识断层型学困生

这类学生主要存在着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一直以来这些学生没办法对数学知识学习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他们接受的知识只是一个个孤岛拼凑而成的,经常会由于前面的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三) 方法不当型学困生

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好,能够很好地记住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但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抽象的学科,只是单纯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忽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差,推理能力不足等。

三、 微课在转化学困生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三类学困生,我们教师可以精心制作相应类型的微课,以帮助这各类学困生解决数学学习上的困难。

(一) 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转化

这类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问题,对数学的好感度较低。针对这类学生,我潜心录制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微课。例如在上《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前,我录制了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这类学生课前观看,通过微课创设情境(如气象台中的气温图、工资卡的存取记录)引入负数,密切联系生活的情境让学困生调整关于数的结构,明白负数的引入是生活的需要。学生观看后,在课上表现出了对负数这一内容的兴趣,上课发言次数增多,同时还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二) 知识断层型学困生转化

这些学生没办法有效地衔接所学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我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道他们缺什么,为什么缺,需要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录制微课。如四、五年级时,学生学过了四则混合运算,到六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如果四则运算不过关就会让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针对以上的同学,我在课前录制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微课,并安排几道计算练习,让学生课前完成观看,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正确率高了很多,增加了他们学习新知的信心。

(三) 方法不当型学困生转化

这部分学生不排斥数学,但因为学习方法不合理,即便自己在数学学习上花费很多时间,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针对这类学生,在微课录制时,我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如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面积时,只是将面积公式生搬硬套,在上《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少部分学生感觉对一些稍显复杂的组合图形计算无从下手。针对以上情况的学困生,我制作了两节微课,第一节设计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生活为背景,侧重于这些图形的计算,并有效地呈現知识的演绎和具体的推导过程。第二节设计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转化成单个图形面积的计算。通过这两节微课的学习,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 微课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优势

(一) 解决教师课后辅导时间和精力有限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所学知识,而课外辅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兼顾每一个学困生的学习。微课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分享微课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这种个性化的辅导方式,能够真正的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二) 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微课恰好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经历学习的探索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克服学困生在学习中的自卑感

从学习环境出发,为学困生提供一个一对一的自由、舒适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消除了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不情愿”“不好意思”等情绪。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让学困生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不在惧怕学习数学。

采用制作微课的形式转化学困生,不仅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精力有限的问题,而且还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以上是我个人对利用微课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一些看法,上述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探索,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微课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作者简介:林宗娟,中小学二级,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