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2019-02-02韦佐育韦一洁
韦佐育 韦一洁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对投资者、企业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危害。究其成因,既有来自会计人员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会计管理机制、会计监督机制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4-0069-03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失真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乃至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就目前來说,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真实,它只是一个相对真实的统计结果。
第一,从企业取得的外部会计凭证来看。会计人员对从经济业务经办部门传递而来的各种会计凭证,只能在工作程序方面就凭证的形式进行合法性审查,而对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只能从一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上进行职业判断;由于会计凭证的数量巨大和承载信息的复杂性,要求会计人员对每一张会计凭证都进行实质性审查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机制来看。会计人员的招考录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等都掌握在企业领导者手中,会计人员的会计活动依附于企业,客观上服从于企业领导者的意图,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时不可能不受企业领导意图的影响而完全做到独立、客观、真实。
第三,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来看。虽然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有较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会计队伍中仍然不乏业务素质较差,职业操守不高的会计人员,面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个别会计人员或者由于业务技能不高或者出于特定目的,主观上不能正确、真实、客观和完整地把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会计专业技术如实地反映到会计报告中。
第四,从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来看。对于企业发生的同一笔经济业务,不同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经济业务性质的判断往往不同,会计人员受其职业能力、个人阅历、知识水平和资质禀赋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有不同的判断。
第五,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来看。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人员对于同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年限总和法、工作量法、使用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当然会计方法的选择,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一致性的会计原则,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变更既用的会计方法,但是多重的选择机会、多重的职业判断还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第六,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来看。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侧重点不同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时,通过有目的的积极作为,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样就使得会计人员不能独立地、客观地、科学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会计信息就变得不那么真实客观,就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相对性。
第七,从会计监督机制来看。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而会计的外部监督机构也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执法监督部门过度强调了对会计主体的服务意识,正常的执法监督失之于宽而流于形式,导致对会计主体的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纠正和相应惩罚,助长了会计违法造假行为的发生,会计信息在利益主体的操纵下,故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实的经济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造成的危害
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和重要的信息来源,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社会民生福祉的建设和国家税收收入的缴纳,甚至会产生经济犯罪和滋生腐败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制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无法针对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題而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调控。
(二)对企业管理造成的危害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报告使用者(如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的客观需求具有相关性,从而有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及预测。如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没有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大可不必在意会计信息的细枝末节。但是,当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达到影响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时,就可能导致使用者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乃至破产倒闭),动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固有地位,严重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社会大众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三)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本质上将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给投资者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市场信誉损失,例如企业通过违规手段虚报企业间的会计结算业务、职工薪酬业务、经理人业绩考核业务等,就会导致企业股东所享有的分红数额减少,影响股东的切实利益。
三、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减少制度上的“漏洞”。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新发生的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无据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业务操作的随意性,为会计信息的失真埋下隐患,因此国家在制定出台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可能出现的新交易新事项,避免会计处理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在规范下合理合法地进行。
(二)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清正廉洁的合格专业人才;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企业领导者也应督促鼓励会计人员不断更新、补充、拓宽会计业务知识与职业技能。
(三)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用人制度。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研判市场行情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和科学的用人制度,正确評价和引导员工的职业行为和价值取向,强化企业领导者的会计主体责任意识,使企业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切实地负起责任,逐步杜绝或减少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的人为干预。
(四)建立惩戒制度,加大造假成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企业及其会计人员违规失信网络黑名单和惩戒制度,形成社会信用舆论压力,严惩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加大会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此来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五)建立和完善四位一体的会计执法监督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起会计主体的内部监督、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监督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政府监督等四位一体的会计执法监督体系。
(六)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开发更加科学、更加严谨、更加符合规范的会计应用软件,扩展会计软件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范围,消除或减少会计核算中的人为操控因素,使会计核算更加客观、真实、完整。
————————
参考文献:
[1]张娆.企业间高管联结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企业间网络关系的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4(4).
[2]叶康涛,张姗姗,张艺馨.企业战略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会计研究,2014(5).
[3]陈彩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4).
[4]张永立.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J].华章,2013(1).
[5]马枭.经济新常态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探析[J].新西部,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