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的思考

2019-02-01杨树果杨学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林产学研

杨树果 刘 丽 杨学丽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9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自20世纪上半叶形成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专业建设的目标、内容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开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校共53所,其中农业院校22所,综合院校14所,林业院校7所(其中有2所为农林院校),财经院校5所,海洋院校2所,师范院校2所,工学院1所。总体而言,综合院校和财经院校的农林经济专业更偏重于对宏观农业经济的运行规律的把握和宏观管理,而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偏重于对宏观农业经济的运行基础,即农业微观组织(包括合作社、乡镇企业和农户等)的管理[1];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侧重林业经济管理,而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倾向农业经济管理。因此,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产学研用合作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户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也显示了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新特点。

1 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现状

近年来,各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结合本校该专业的特色,纷纷在多方面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更注重应用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突出研究性和应用性。例如,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家农业院校“985”重点工程大学的代表,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国内外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培养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沟通协调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及能够胜任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研究型高水平人才[2]。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国家农业院校“211”重点工程大学的代表,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研究或者管理工作且适应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为普通农业院校的代表,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能在各级政府涉农(林)部门、农(林)业企事业、农村基层经管等单位从事管理、经营、生产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4]。尽管不同院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均以区域或地方经济服务为主导,以培养生产一线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其专业定位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更为紧密。

1.2 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各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自身的特点及教学资源的不同,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既体现有利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又强调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使课程体系具有综合性、通用性,体现专业的特点,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具体操作中,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完善“平台+模块”结构的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实训”模式的实践课程体系。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该专业在修订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总体上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模块等。与过去的培养方案相比,课程体系的设计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可以兼顾学生个人需要、兴趣的选择,尤其是专业方向类课程。将原来没有实验的课程增加实验课程,原来实验学时少的课程增加实验学时,以此来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专业课实验达72学时。

1.3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长期的探索中也初步形成了颇具典型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模式,这是目前高校与企业联合最常见的模式,也是近年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农业企业合作采用较多的模式。(2)专业+实习基地/用人单位的综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有机结合,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完成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双赢。(3)订单培养培训班模式,这是确保学生就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如于2009年12月中旬启动垦区担任管理区主任助理培训班。从农林经济管理等多个专业选拔优秀学生,专门制订培训计划,培训为期3个月,培训合格的学员将被分配到相应农牧场任职。(4)“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三明治”模式,这一模式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习计划安排相关,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内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二阶段,大三学年,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最后一个阶段,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再回到学校,完成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直至完成学业。

1.4 实践教学基地陆续建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有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许多院校都逐渐淡化这三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界限,如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实践环节仅安排了4周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不单独安排时间,只计学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虽然分别安排三个实践环节的时间,但在操作中则将三者结合,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先后与引龙河农场等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挂牌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机结合,创设了“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的实践教学模式;沈阳农业大学则先后与禾丰牧业公司等16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有4个是辽宁省产学研相结合示范建设基地。中国农业大学从2013年在涿州开展农经实习,2015年8月涿州农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固定观察点揭牌成立。

1.5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围绕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产学研用合作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各农业院校纷纷建立县乡村或农业企业作为实践基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培训基地实践、考察或指导培训,鼓励教师到农业企业实践与考察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将黑龙江垦区作为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基地,每年有计划的安排讲师(含)以下职称的教师赴黑龙江垦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社会实践;二是选派教师到地方县乡挂职锻炼,曾选派专业教师到大庆市林甸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一职;三是选派教师赴垦区农场或农业企业开展讲座或培训等。有利于教师掌握操作技能和总结管理经验,拓宽教师把握专业技术前沿的渠道。

2 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2.1 合作存在盲目性

部分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特点,没能准确地辨别区域发展优势,导致其专业教学与科研无法与本地经济,特别是与本地农业经济较好地联系起来,由此导致人才培养不能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科研成果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该专业自身资源和条件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往往直接盲目照搬某些名牌学校的做法,在选择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模式时,往往忽略本校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模仿其他学校或国外的成功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地选择运行模式,致使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产学研用合作的目的。

2.2 合作重外延发展 轻内涵建设

部分农业院校为实现所谓的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味地将增加合作项目、拓展合作领域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而忽视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改革和特色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存在一定的从众现象。盲目拓展产学研用合作的空间和领域,盲目追求合作项目的数量而忽视适用性和质量,甚至很多合作流于形式,既耗费了精力,也耗费了大量物力和财力,不仅给专业办学条件与教学资源建设带来了压力,也使得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满足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的需要,也不利于实现专业本身的整体改革,从而影响了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

2.3 合作各方不能互利互补协调发展

在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社会职责和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或冲突,一方面,学校作为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不能主动与当地产业融合或融合不深入,不能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产业部门作为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运行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担心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不舍得投入人才和物力对人力资源进行培养,这些短视行为影响产学研用教育的开展。

3 加强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的思考

3.1 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分析该专业的现状,结合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的专业建设产学研用规划。地方农业院校可依据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密切与行业、企业和地方的合作,寻找并建立一批相对长期稳定的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方案、途径和模式,形成合作优势和特色[6]。

3.2 进一步深化改革 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要对专业综合发展趋势有深入和全面的把握,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专业自身发展条件进行深入探讨,不能盲目追求合作数量,应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实践,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3.3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的激励机制。在产学研用合作中除加强必要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外,还必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相关团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合作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产学研用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在法律框架范围内,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制订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方式及其比例。第三,要改革产学研用合作的管理体制。可考虑在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订相应的倾斜政策稳定和发展专业的科研合作、成果推广和社会服务队伍,通过形式多样的奖励政策对在产学研用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将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贡献纳入绩效考核。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林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