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慕课资源建构方法及实践

2020-01-09敖雪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助教精品课程任课教师

敖雪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从2011年7月1日到2012年5月21日,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四份文件,提出大力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议,并从目标与任务、组织和实施、建设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确立了实施办法细节[1-4]。自此,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启动并开展起来。但是紧接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风潮席卷全球教育界。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又提出加快推进慕课课程和相关平台建设的建议,并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意见[5]。

以上建议使得正在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部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对于已经在建并且几近成形的精品课程,是否就此搁置而弃之不用,转而投入慕课的建设过程,这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 国内研究现状

针对以上困境,国内相关学者研究指出了精品课程资源本身的不足,并分析得出精品课程终将被慕课取代的必然趋势,进一步论证了教育部相关决策的合理性。

于磊等人[6]指出传统精品课程的内容、形式以及利用率几个方面的诸多弊端。相关学者在慕课被提出之后,即对精品课程与慕课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意见反馈相对温和的一部分学者建议借鉴慕课的优势,改造原有精品课程,例如,赵媛等人[7]提出利用慕课优势促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张纲要[8]提出借鉴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思维,对内容知识点进行切分的方法。郑海龙[9]提出精品视频公开课应该借鉴慕课的先进理念,重新改造视频公开课的设计理念,争取建设更加优质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另一部分学者则更为明确地阐释了精品课程向慕课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刘允等[10]从技术平台和内容资源的角度阐释了精品课程向慕课转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夏艳[11]指出慕课更接近WEB 2.0的传播理念,得出在线精品课程终将发展到慕课的结论。

教育部近年将重心从精品资源建构转移到慕课资源建构,给课程资源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困难。一部分单位已经建构了一定数量的精品课程资源,以期在线上平台产生规模性的教学效应,但是慕课概念的大力推广势必导致线上精品课程门可罗雀。本文针对这种困境,提出在原有精品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将其转化为慕课资源,并最终获得规模化教学效应的新思路。

2 基于精品课程资源的慕课资源建构方法

本文提出的改造思路从精品开放课程和慕课的区别上入手,对内容知识点、多媒体教学资源、互动设计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改造,使得原有精品课程资源具备更精细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强的富媒体特性、更佳的互动性以及更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2.1 内容知识点改造

该阶段工作主要由对课程整体架构和内容知识点都极为熟悉的任课教师或助教承担。具体操作方式是将一节50分钟左右课时的精品课程长视频切分成若干短小的课程知识点短视频,每个视频长度控制在5~20分钟之内。

2.2 多媒体教学资源改造

该阶段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或助教与慕课后期制作工程师共同承担。任课教师或助教根据课程知识点内容,搜集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慕课后期制作工程师根据视频整体风格,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统一编辑处理,然后根据任课教师或助教标记的插入时间点,将相关多媒体素材插入视频的合适位置。

2.3 互动设计改造

该阶段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或助教与慕课后期制作工程师共同承担。任课教师或助教契合讲授内容,结合核心知识点,从引发学生思索或提升专注力的角度,设计相关互动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平均每3~4分钟设计一个互动问题,以牢牢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2.4 反馈机制改造

该阶段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或助教与慕课线上维护人员共同承担。任课教师或助教结合微观知识点与宏观课程体系,设计针对每个知识点、每个章节以及整门课程的练习习题和考试习题,并标记习题对应的知识点章节和呈现顺序。慕课线上维护人员根据设计者的标注将相应习题上传到慕课空间的合适位置,并设置合理的开放和结束时间点。选择题、填空题和是非判断题等客观题由线上维护人员根据系统结果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向任课教师反馈;名词解释、问答题和综述题等主观题由任课教师或助教进行人工评判,形成评价结果。

3 基于精品课程资源的慕课资源建构实践

以笔者参与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课程的慕课的建构过程为例,具体介绍如何根据第二部分中阐述的改造方法进行慕课资源的建构。

该课程从2014年开始策划,以精品开放课程的标准形式进行制作,并已经产出精品课程视频资源成品。自2015年国家提出加快推进慕课课程的建议之后,笔者即与相关学者共同探索相关方法,对该精品开放课程视频资源进行慕课化改造,以求在尽力保存原有精品课程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建构适配当前主流慕课运营平台要求的慕课,从而实现大规模线上教学的效果。整体改造建构过程由内容知识点细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搜集与嵌入、互动设计和反馈机制设计四大部分构成。

3.1 内容知识点细分

该课程各个部分的主讲教师或助教运用本文第二部分中阐述的方法,将原有精品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精品课程知识点与慕课课程知识点数目对应情况见表1。

表1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精品课程慕课化改造前后知识点数目对比

表1显示,原有课程一共为5大部分,其中每个部分下面分成3~6个数量不等的知识点。在进行慕课化改造之后,原有知识点得到较大程度的细化,平均每个部分知识点个数提升了一倍以上,这代表原有的单个知识点至少被细分成了两个更加细致独立的知识点。

3.2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搜集与嵌入

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大多为年龄较长、资历颇深的教授,制作多媒体课件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运用的课件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其中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较为匮乏。原有的精品课程视频主要呈现教师主讲画面,在适当时间点位置将画面切换成课件画面。

该课程内容以讲述几位史学名家治史历程中为人为学为师的点滴为主,适合展示形象化的素材。因此,在改造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助教搜集了大量契合讲授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慕课后期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工程师对多媒体素材进行风格统一化处理,并将其以视频制作素材的形式无缝嵌入视频中进行压制输出,大大提升了教学视频的丰富性和形象性。

3.3 互动设计

原有精品课程中的互动设计相对匮乏,某些主讲教师只是偶尔在讲解过程中抛出试探性问题,并且立即在后面的讲解过程中揭晓答案,并不能有效地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索。在慕课化改造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助教共同配合,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了2~3个互动问题。

为了提升互动问题的有效性,助教采取线下调研的方式针对问题进行了取舍。该调研虽然无法模拟真正课堂提问,但是能一定程度上获得真实课堂提问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真实课堂上有效的互动问题迁移到线上,以求最大程度地提升有效性“对话”。

后期制作工程师利用屏幕字幕结合旁白音频的形式,将每个互动问题嵌入助教标注好的相应时间点位置。

慕课化改造之后,课程视频中平均每3~4分钟即出现一次互动环节,对于提升学生兴趣和触发学生积极思考都有明显的效果。笔者对改造后的慕课中的互动环节次数进行了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精品课程慕课化改造后互动设计次数列表

3.4 反馈机制设计

原有精品课程只有视频资源,没有设置习题。慕课化改造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助教共同配合,为每个知识点都设置了相关客观选择题,并根据整体习题情况,设置了分值标准。

慕课线上维护人员根据习题设计者的标注,在每个知识点传授结束时间点上传相应习题,并设置习题开放时间为一周,即规定学员一周之内必须提交习题答案。系统根据输入的习题答案和分值规则自动判分。后期慕课线上维护人员统计学员总成绩,并设置一定的规则为学员颁发相应证书,成绩60~85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较之精品课程的完全自主学习模式,改造后的慕课依照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方案,并且针对学员表现给予了实际的认证式反馈,更有效逼真地模拟了传统课程的反馈机制。

4 结语

本文从课程资源的角度,分析了精品课程与慕课在内容知识点、多媒体资源、互动设计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的区别,体现了慕课资源的全面优势。对于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受教人群规模以及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将精品课程进行慕课化改造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有效,极大地提升了原有精品课程的利用规模和效果。

猜你喜欢

助教精品课程任课教师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