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9-01-31牟帅
摘 要:音乐和舞蹈在审美教育中是最重要的两个内容,音乐和舞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却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传统的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声势律动,有助于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节奏感,通过视听辨别与记忆反应等,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审美能力。教师在声势律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掌握声势律动的融入原则,加强与音乐学科的有效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阐述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并提出应用策略,希冀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可持续延展与创新。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创新教学;学习兴趣
一、 引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促使教育和审美等多项功能有效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重视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通过兴趣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声势律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样,展示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 声势律动教学含义
所谓声势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通过姿势与动作产生不同的声响,表现形式主要有拍手、拍肩、拍腿、捻指、跺脚等,是人们进行情感表达交流最直接与最古老的表现方法。在初中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基础上,根据熟悉的肢体规律节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促进知识与认知协同发展,有助于开发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声势律动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创作者是瑞士的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艾米尔·雅克。声势律动的教育目标与音乐教育目标相一致。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声势律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注意力与记忆力,从而提高创作水平。学生根据声势律动,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教师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创造声势律动的机会,鼓励学生选用喜欢的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根据学生好动这一特征,加强音乐与声势律动的动静,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踊跃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从而产生愉悦的感受。
三、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挖掘并训练初中生的音乐节奏感。人们生而带有节奏感,从简单的行走与跑跳,日常生活和劳作,处处是动作,所以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教师也应当根据人体动作,有效挖掘学生的节奏感,有助于激发学生敏锐的节奏水平。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较为灵活,反应灵敏,通过人体动作,提高学生对于节奏的理解和享受,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二)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当听到音乐会做出急性身体反应,此种反应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表现与创作欲望。运用声势律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肢体动作,将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有效的表现出来,从而加强学生对声音大小与拍子强弱的理解和记忆。
(三) 有助于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部分学生会出现叛逆等情况,所以在此时期应当有效加强音乐教学。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愿表现自己,导致课堂氛围极为沉闷。通过科学合理融入声势律动教学,能够扭转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四、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 运用节奏律动体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初中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节奏律动教学法,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切记不要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样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应用自然节奏与律动,在音乐听、唱等环节中融入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通过声势律动,教学与欣赏手段有效融合,摇摆和拍手等使学生增强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魅力。例如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行进踏步或者是跺脚等动作,引导学生认知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节奏与曲风。学习意大利的船歌《桑塔露琪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拍手和拍肩膀的声势律动来体验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在律动中掌握其强弱规律。也可以设计划船动作,感受船在微风飘荡中的节奏,感知音乐作品中描绘的美好意境。
(二) 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声势律动教学,运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青春舞曲》之前教师可以播放轻快优美的音乐,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水平,当音乐作品响起时,结合音乐特点,鼓励学生做一些合拍的动作,渲染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并陶醉在音乐中。
(三) 运用声势律动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情感教学法,可以将舞蹈激情应用于声势律动教学中,由于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音乐通过声音给予人们情感的体验,舞蹈通过肢体动作给人们带来美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势律动,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做出有规律符合节奏的肢体动作,要求学生在动作模仿中真正掌握并理解音乐描述的要点。通过模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更好的感知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声势律动教学原则,科学合理地融入教学,并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与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卫.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学周刊,2016(2):227-227.
[2]方美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14):147-147.
[3]王紅艳.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7(48).
[4]徐敏.浅议声势律动在中学音乐课堂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9):137-137.
作者简介:
牟帅,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市黄岩区澄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