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9-01-31刘晓红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初中生物

摘 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人们的核心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渗透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引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具备更强主体优势,这是生物教师们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初中教育事业长远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中学生应该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通过各种途径理解生命的由来,认真学好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优质的互动平台,从而真正体现出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有效渗透;研究;思考

一、 引言

生物属于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地进行生命教育非常有必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很多想法没有机会进行表达,思维并不活跃,学科成绩较差。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击他们的自学热情,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现状,需要教师针对生命教育做出有效渗透,同时认清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给予他们更多的体验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笔者认为,初中生物课堂的生命教育有效渗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二、 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初中生都非常喜欢学习有趣的教材内容,参与特色的实践活动,他們希望通过努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常常遇到困难、复杂问题无法自行解决,脱离教师引导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探究积极性不高、思维过于局限等情况。因为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所以想要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首先应对教学内容作出优化设计,确立新的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然后以“生命”为主题,要求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积极思考中感知学习的最大乐趣,体会生命的真正意义。例如,教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知识点时,教师要把有关“生命教育”的重点难点提取出来,然后沿着课程主线展开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随即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介绍“严整的生命结构”。教师还可以组织两个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懂得呼吸作用的实质及原理,以这样的教学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 提问促进自主学习

初中生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把握有关知识的同时主动感受过程,用心总结成果。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生命教育有效渗透计划的顺利完成。例如,教学《生物圈中的动物》一课时,我会这样提问学生:“动物是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能量的呢?”“所有的动物都会以绿色植物为食吗?”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沉思,三三两两展开小声讨论。之后我继续提问:“假如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除了捕食、被食关系之外,动物和植物间还有哪些关系?”基于此,我激励学生要独立地思考问题,明白无论是何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珍惜动物,要保护动物,要给它们展示生命意义的机会。做好了教学延伸,渗透了生命教育,这对学生今后的进步与发展而言大有助益。

四、 善用媒体教育技术

初中生物课上实施生命教育,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要有所不同。有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无法理解时,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它的动态教学优势,变抽象内容直观化、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的被动思考为主动探究。例如,讲授《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课时,教师要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资料,先简要概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然后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则短片:婴儿在母体内吸收充足的营养物质,经过38周到40周,会挤压母体其他脏器,在孕妇剧烈疼痛中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通过婴儿诞生过程的演示教学,让学生懂得生命的起源,明白生命的可贵,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为何而来”,给下一项教学计划的落实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五、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兴趣十分广泛,求知欲极强。生物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热爱之情,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渗透生命教育核心思想,给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机会,促进他们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例如,教学《人与环境》一课时,我这样设计了教学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1)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并掌握查询资料的方法。(2)如何解决地球上产生的巨大的矛盾呢?有效方法包括哪些?(3)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4)列出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分析它的主要来源。合作探究既启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又减轻了自身的教学负担,优化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的,也给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创造了好的条件。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是自然学科,推行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材。教师要在实践中给予学生体会生命,感受生命的机会,要让他们真正认识生命的意义,懂得自身的价值,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及时树立正确三观。这样,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才能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学周刊,2016(5):229-230.

[2]洪飞燕.探索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4(23):66-67.

[3]路桥.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6(17):99-100.

[4]葛玉梅.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J].考试周刊,2016(2):69-70.

作者简介:

刘晓红,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初中生物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