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笔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31张志雪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简笔画高中地理教学

摘 要: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简单的点、线、面等绘画要素来表现物象基本特征的绘画形式。高中地理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解决地理问题很有必要,通过简单的图形勾勒既方便教师讲解,又有利于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以“热力环流”进行教学设计,探讨简笔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益处。

关键词:简笔画;高中地理;教学

【教材分析】

从本节在“地球的大气运动”的地位来讲,是整章的核心知识,是学习大气相关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分析,先解释大气运动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现象探究大气是如何运动的,进而总结出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最后,探究热力环流原理,联系实际,解释生活问题,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能力、实践力等素养。实现了从感性—理性—实践的过程。实现了学生认知上的学习进阶,为学生系统性、整体性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看,学生学习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获得,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不足,学生学习还没有自己的方法,知识比较零散,有时会出现错乱,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本节内容重点是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热力环流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简单绘图分析产生的原因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联系生活将热力环流原理应用于生活。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实验逐渐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观察生活的热情。本节课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热力环流的现象,并进行解释,实际应用强,对之后“气压带风带”学习十分重要,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目标】

识记热力环流定义;解释热力环流过程;运用热力环流原理。

【教学过程】

【環节一】情景导入

故事陈述:在海边的晚上发生一起谋杀案。两个嫌疑人甲和乙去警局问话。神探询问:“案发时你们在哪里呢?”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散步,吹海风,惬意极了。”乙说:“我站在海滩上望着大海想心事,凉风从背后吹来,凉快极了。”神探根据他们的话立马指认出凶手。

教师提问:同学们猜出凶手是谁了吗?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故事,并且思考老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争当神探。

承转: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

【环节二】观——热力环流现象

观察实验

1. 实验画面:在玻璃缸里有两个水盆,一个热水盆,一个冷水盆,水盆上空的空气在流动。

2. 实验分析:用简笔画画出气流方向。

学生:由实验可知,空气流动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设计意图:地理实验是教学中突破难点,辅助学生形成地理知识结构,进行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一个直观认识,能够得出热力环流的定义。

承转: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环节三】探——热力环流过程及原理

【探究一】假设我们的地表都是冰时,气压稳定不稳定?随高度应该怎么变化呢?

教师:

老师:现在有三个气压值960,970,980,应该放在上面哪个括号里呢?

学生:根据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可以知道a、b、c依次为980,970,960。

【探究二】假设现在地表不全是冰,两极是冰,很冷,赤道很热,气压怎么变化?

学生(画简笔画):A地的箭头向上指,B、C两地的箭头向下指。

【探究三】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是否还相同?这种空气密度差异会导致各点气压如何变化?这种空气气压差异会导致空气如何流动?

学生:不相同。在上空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空气,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设计意图:通过三幅图化繁为简逐一对热力环流过程及原理进行探析,并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分析热力环流进行的先后顺序,解决及学生容易存在的知识误区,为接下来的理论应用打下基础。

【环节四】用——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知识迁移】

案例一:海陆风

教师:白天和夜晚分别吹什么风?

学生:由于下垫面不同,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海洋上空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热力环流,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案例二:山谷风

教师:白天和夜晚吹什么风?

学生:白天山顶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谷底空气冷却下沉,风从谷底吹向陆地,形成谷风,夜晚相反,形成山风。

案例三:城市热岛效应

教师:同学们谁来在黑板上画出城市和郊区的空气流向呢?

(一个学生上台画出空气流向,学生在下面画)

设计意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色彩的图画来都有着很大的优点”。运用简笔画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教师方便讲授,学生也可以自己画图进行分析,对学习不易理解的知识很有效果。

【争当侦探】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谁是凶手了吗?

学生:甲说谎了,甲是凶手,白天不能吹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对热力环流过程及原理进行了探究,并对学生经常出现的知识误区进行了归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热力环流知识点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减少知识误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促进学生正迁移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使知识结构化。使知识不至于支离破碎。

参考文献:

[1]张孟侠.中学地理实验的实证和探究性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2]武新文.“教学简笔画”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及有效训练方法[J].学理论,2009(29):140-142.

作者简介:

张志雪,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简笔画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萌宠简笔画
神形兼备的简笔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赞的简笔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