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
2019-01-31段向宇
摘 要:印度与我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对印度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课程内容较多,故本文将《印度》这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本文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篇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式教学为指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印度;学生主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位置、范围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由“学会地理”变为“会学地理”。
(3) 了解印度的人口现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基于学生对世界地理宏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本节课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亚洲分区南亚大国——印度的地理环境。此外,本部分知识中包含季风气候对印度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该部分知识将为后期中国地理中季风气候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内容的学习,对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难度降低。另外,该阶段学生对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具有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一) 通过读图、填图与绘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构建“心理地图”。
(二) 根据地图描述印度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图能力与地理思维。
(三) 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图文材料,理解自然环境对印度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一) 通过阅读印度的政区图、地形图与气候图,描述印度的自然环境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印度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印度人口的现实状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与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印度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二) 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生产生活的影响。
【ppt】展示电影《摔跤吧,爸爸》宣传海报,并配有该影片简介:影片讲述了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了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设疑:印度有哪些传统?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各抒己见
情绪高涨
以受众广且学生感兴趣的电影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自主学习
一、 地理位置:找一找
【ppt】展示南亚政区图
【过渡】:请学生根据此图描述印度地理位置并在导学案中的轮廓图中填写信息。
二、 印度的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想一想
【ppt】给出小麦与水稻生长习性的相关信息。
展示印度降水分布图与地形图,请学生们根据图文材料推测印度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在导学案的图中绘出大致区域并描述分布情况。
【递进设疑】
1. 根据图片,归纳出印度降水分布规律。
2. 描述印度的地形地势特点。
3. 总结印度水稻与小麦的分布规律。
【承转】印度不仅种植小麦、水稻,印度还种植棉花、黄麻与茶叶等经济作物。
【ppt】展示棉花、黄麻与茶叶的种植分布区。
【设疑】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请学生试着推想棉花、黄麻与茶叶的生长习性。
【ppt】给出棉花、黄麻与茶叶的生长习性,并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探究学习二
【过渡】
但这里经常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导致农田减产,这是为什么呢?
【ppt】展示降水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请学生们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设疑】
为什么夏季降水多?
【ppt】展示印度1月与7月盛行风向图。
【递进设疑】
1. 夏季风是什么风向,从哪里来?
2. 冬季风是什么风向,从哪里来?
3. 冬、夏季风在温度与湿度上有什么样的差异?
【过渡】
由于夏季风的势力不稳定,势力强则降水多,反之,降水少。故对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放问题】
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缓解这一问题呢?
读气候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活跃思维
开放作答
复习:①定南北半球,②以温定带,③以水定型。
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式:时间+气温+降水。
递进设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思维,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培养人地协调观。
探究学习三
三、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比一比
【ppt】展示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以及印度的人口数据信息,请学生们描述印度人口的增长状况。
【设疑】
这么多的人口对印度有何影响?對印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问题,印度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提示信息:与中国国情相联系思考此问题)
【导学材料】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32~33页的活动栏材料,归纳出人口数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完成导学案表格。
完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复习课堂知识。
课后作业,有讲有练,有助于知识的复习巩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段向宇,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