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9-01-31涂雅鸿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养成问的习惯、问的勇气、问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学习内容,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养成“问”的好习惯,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数学学习的有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问题意识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有发挥、创造的空间,数学问题意识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难以解决或有困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知识产生探究的心理,并驱使其去提出问题,然后去主动探究解决。
一、 设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不能只由教师一个人进行讲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立一个相关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跟进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例如,笔者在课前设立了一个情境: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学生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就抢着先回答,这时候,老师可以面带微笑的鼓励同学提问,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师:你喜欢什么水果?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汇报。生: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个情境来引导学生提问,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随之升高。
二、 发现教材的探究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将课堂交给学生,对于教材上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深入研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
(一) 在概念的引入中提出疑问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将圆剪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的知识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公式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让学生适时提出这类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拼剪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在這个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这时候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成的图形会是什么样?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的什么?那么怎么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之前的问题去思考并解决,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和发现问题,这时候学生就会很快推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
(二) 有效的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照本宣科,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授,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学习效率往往不高,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学教材知识内容,并从中找出问题,如果遇到与已有知识相驳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并且积极提出发现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经过思考的提问是有价值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的,只是缺乏发挥的地方,也有一些学生比较腼腆,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学习交流了,让学生增强自信,大胆表露自己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合作交流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三、 教学用语通俗化
(一) 利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概念、原理或规律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概念、原理、规律等会涉及很多比较生涩难懂的词句,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厌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和教学经验,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词来替换讲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把握。例如,锐角和直角的区别问题,这时,老师可以拿一个角来问同学这是直角还是锐角,直接从生活中举例,将生活中类似的物件加以佐证,可以让学生在现实中去对数学问题进行构建思维模式。
(二) 改造素材并从中提问
教材上的练习素材可能比较陈旧,老师可以进行修改,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发现问题,更加充分地利用练习素材,让练习素材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学校把栽48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组,一组有47人,二组有38人,三组有35人,三个组各应栽树多少棵?这时候教师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共有480棵”和问题“三个组各应栽树多少棵”去掉,让学生自己观察题目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来观察数学,增加学习兴趣。
四、 从总结中提升问题意识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这时候应该对课程进行总结,才能得到收获,为下一节课的展开打下基础,让学生来对本科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再次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和下次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对下次课程内容进行课前思考,问题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在反思中提出疑问,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 总结
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师在日常学习中,要抓住机会,利用各种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借此来调高问题意识,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天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6(14).
[2]王佳燕.巧问引思,由思见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2017(12).
[3]高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天下,2017(3).
作者简介:
涂雅鸿,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