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2019-01-31陈细敏

考试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

摘 要:数学是学生在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在高中阶段同学们普遍反映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在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之后,有些同学不能适应数学这门课程的难度,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但是有些同学却能够迅速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在学习数学的这一科目的时候越发自信,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要突破各个方面的影响,使自己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实施探究

在高中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采用相同的教学标准,一定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成绩把同学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使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 分层教学的提出

在每个高中校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有差异,在每个班级里面也是一样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布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每个学生的成绩才会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教师采用非常统一的教学方式,难免会有许多的同学适应不了。所以每个教师就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根据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采用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采用一些强化的教学方式,在本身数学成绩就很优秀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数学成绩进一步强化,达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一些相对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努力型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花了很大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掌握比较灵活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因此导致数学成绩没有很大的突破,这些学生就应该要传授一些比较灵活的学习方法。而那些数学很弱的同学多数是对数学这门课程没有很大的兴趣,对数学产生厌倦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的学生。面对这一类的学生,我们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先给这类学生布置一些很简单的题目或者小型的试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小题目做对之后再进一步突破,像这样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合理划分层次。

分层教学思维在数学解题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这一思维终究还是在初步探索时期,我们教师的技巧尚不娴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对分类讨论的步骤有清晰了解。第一,在具体解题中,我们要对分类对象清晰了解,明确划分标准,鼓励组内成员加强协作;第二,逐步对问题进行分类,得到阶段性发现和结果;第三,对阶段性结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到最终答案。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教材中有等比数列的学习部分,其中有个题目为:已知三个数组成的数列为等比数列,三个数的乘积为652,三个数的和为77,求三个数分别是多少?针对该题,我们学生需要明确分类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分类、逐步解决,最终,学生获得汇总结果。分类讨论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升解题效率,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二、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 划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进行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面对这几个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一样的实施方法。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将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分为A层次,数学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次,数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划分为C层次。分为三个等级之后再根据各个等级学生数学成绩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方案。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就有着比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对他们来说就算非常的简单了,所以我们在针对A层次的学生制订方案时,就应该要让他们突破难题和中高难度的题目,简单的题目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游刃有余了,所以这一类学生在做试题时,简单的小题不会丢分,所以应该找到更大的突破,从大题和难题入手;而针对B层次的学生,我们就要采用突破中等难度的题型和简单题型,难题对于这类学生来说相对有些难度,所以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就要保证会做的题不失分。而C层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薄弱,所以我们针对这类学生就应该要求他们先要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熟悉课本。之后再做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从基础入手,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和突破。

(二) 创设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方案的实施,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自尊心有些强,如果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方式下,没有一个有力的学习环境,则会弄巧成拙。我们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应该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平等对待,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那些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对于那些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非常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通过老师的督促,他们就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作业,所以对于他们应该要少一点的关注。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应该要更多的关注他们,因为在学习当中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督促。而且如果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过于关注的话,对于那些成绩较弱、内心比较敏感的同学来说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有自卑心理。教师要给他们关心与自信,多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恢复他们对学习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缩小和其他學生的差距。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信,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课后要求学生们经常复习,以免忘记教师教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去消化。

三、 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利于全体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教师,要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上有着很大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小燕.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中旬),2016(9).

[2]左荣平.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神州,2017(15).

作者简介:

陈细敏,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现代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