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科技”不是万能药

2019-01-31宁宇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科技网校工业革命

宁宇

科技进步到底能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变?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打造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全球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如今有人说人类已经开始了第四次科技革命,也有人说现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下半场”,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当前科技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高科技带来了体验的变化,但未必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过去十几年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高歌猛进,按说全球化的信息技术革命应该带来普遍性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然而与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同时发生的,却是全球经济整体的缓慢增长。生产率增长放缓与科技革命带来飞速发展,到底哪个是幻觉,哪个才是真相?

商业包装夸大价值

网校是个典型案例,近期的一则报道说落后地区的学生通过网校课程后,有88人考取了清华北大。随后就有人拿具体数据分析,试图解释证明即便没有网校,由于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也会有同样数量的学生考取名校。

我支持互联网驱动远程教育,这种方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甚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然而单纯靠远程教育能提高多少成绩,我是存疑的。

管控

把“高科技”用于对人的管控,结果是员工被流程驱动工作,成了规则和系统的“奴隶”。

到底是什么提高了落后地区学生的成绩,可能的因素很多,吃瓜群众们很难了解真相。这个例子非常典型:高科技带来了体验的变化,同时拿出一些成功的数据,猛一看以为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但其实未必。

类似的故事很多,比如大数据分析。

我们在各类奖项中经常看到大数据领域的创新,说对某业务开展精准营销,节约了多少资源投放,或者增加了多少客户,然后估算一下,这个业务如果推广将会节约多少钱,或者增收多少钱。真实么?

可以说它是真实的,因为这个过程确实进行了大数据分析,也确实产生了一些效果;但二者之间真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么?节约的成本以及增加的收入中,也许还有很多人工介入的工作,也许缘于其他营销资源的投入,这些都忽略不计么?

更关键的是:推广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有很多问题,很难简单地复制。比如一个模型在A地成功了,在B地很可能需要重新训练;在一个场景下成功,换一个场景可能就失效。所以简单地把某个省的业务效果乘以31,或者把1万客户的分析数据换算为全网用户数,都是非常不科学的。

为什么要这么讲故事?因为高科技的投入是要钱的,而从事高科技的很多人还想赚钱。故事讲得好,有人愿意投资,有人愿意买单,说的是追求社会效益,到头来还是为了经济利益。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等还处于投入期,如果不能把效果包装得漂亮,就难以交差甚至被问责,更不可能争取到下一期投资。

不仅仅是大数据,很多高科技项目都存在类似的情况。故事说着说着,就越来越像真的;撕开包装,高科技未必带来经济效益的正向变化。这事儿,谁愿意戳穿呢?

部分环节优化≠整体效益提升

还有一种情况,在数字化改造历程中经常出现:对部分环节进行了数字化和优化处理,但由于缺乏对整体流程和工作模式的设计,导致优化效果不佳,甚至效率反而降低了。

比如客户在电信运营商办理开户,本来这个流程是在本地完成的。但实名制后,由于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环节是全国集中进行的,因此受理流程一部分在本地完成,一部分由总部集中完成,两级系统之间要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同步。

单纯看实名制认证这个环节,实现集中化之后,由总部一点完成实名制认证工作,无论工作效率还是运营成本,都比31个省级系统独立认证效果好。但由于最终客户的数据以及运营还是在省里,这就导致业务流程断裂、故障点增加,整体运行效率降低,而且增加了对接和运营成本。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看,如果约定俗成的规则不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就应该改变。然而流程的改变和设计需要考虑业务的完整性,局部优化未必真能提高效率,这类案例经常发生。

究其原因,有的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则是有意为之。这就像厚黑学里的“锯箭法”,把看得见、容易解决的问题搞定,而不彻底根治,最后的结果是表面上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还有的企业把“高科技”用于对人的管控,看起来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运营流程都用的是高科技,但结果是员工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是被流程驱动着工作的,成了规则和系统的“奴隶”,长期看反而容易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不要奢谈创造性了。

这种情况下,提升的不是管理水平,而是“管人”的效率,科技水平越高,人的积极性越低,最终的结果是人力成本降不下来,其他成本上去了,生产效率能提升才怪。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从2C走向2B,实体企业的决策者面对的机遇、困难和挑战同时在增长,眼花缭乱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到底如何才能切实帮到自己?

以個人客户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很多经验不适合企业和行业市场,要考虑更多的个性化因素和成本因素。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科技的发展会带来不同的体验,带来流程的变革,带来发展的机遇,但未必都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完全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华为业务软件部专家、科技专栏撰稿人)

猜你喜欢

高科技网校工业革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华为应用市场全面接入沪江网校产品
“留守儿童”基础教育探索与挑战
“火种计划”启动 扶持小微网校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
北京四中网校:在线教育路上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