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X线诊断及其在影像学方面的进展

2019-01-31吴建容

智慧健康 2019年5期
关键词:介入性X射线磁共振

吴建容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180)

1 X线的产生

X线又被称为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研究实验时发现的,当时对X射线不能够了解它的作用,不确定它在医学上的功能,只是将它命名为未知数X,这样产生的X射线名称。其实X线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能量的转换的一个阶段,将低于1%的能量转化成了X线,其余的能量都转化为了热能。X线的产生具备三个条件,即X线管、高压发生器与控制器[1]。X线量是可调节的,通过调节X线量来达到提高X线的穿透力,这样就能够实现诊断许多在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疾病,能够很清楚的给患者找出病因,发现病情,及早治疗,X射线成为必不可少的医疗检测设备[2]。

2 X线的特性

X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它的波长较短,一般是在是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人们是无法用肉眼去观察的。其实,X射线对人体也有很强的辐射,这是因为有一类射线是游离辐射,人体的辐射伤害就是由于这类的射线导致的。X线能够在医学上广泛的应用,是因为这种射线有较强的诊断特性,与其他的射线是不一样的,在很早的时候,X射线是被用在了医学成像和X射线结晶两方面。其实,X射线的工作的原理是很清晰的,就是对人体进行X射线的照射,当经过密度不同的物质时所反映出的穿透能力是不一样的,它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在不断的进行衰减,也就是被物质进行吸收[3]。X射线的穿透能力也就是依据它所赋予的电压的大小,当给予高的电压的时候,X射线就会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而低电压就穿透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弱一些。对于X线原理就是成像的方法,在进行照射的时候,依据成像的基础来产生的荧光效应与感光效应[4]。对人体进行X射线照射时,X射线物质形状的成像,根据照射之后的成像,再结合人体内的具体的构造,来发现不同之处,即人体的患病的部位。

3 X线在影像学方面的进展

3.1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从X射线被发现以后,它就被应用到了医学上,运用它去检测人体的疾病。在X射线在医学上运用的过程中,因为身体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的不同,有的病变能够很容易的被发现,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吸收的差别很小,基本没有呈现出对X射线吸收能力的差异,所以就很难去发现病因和疾病的部位。在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物理学家研究了计算机X射线体层成像技术,这种技术的结合,就能够使得X线诊断技术取得很大的提高,受限制的程度大大降低。对X射线吸差异很小的部位的疾病也能够检查出来,并及时得到治疗。其实CT和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不一样的,CT技术并不是X射线的技术,它是利用X线束扫描人体某部层面,将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再将光电转换化为电信号,最后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变为数字[5]。CT图像通过不同的颜色的深度来表现出,各个部位对X线的吸收程度。CT具有很好地特点,能够显示出解剖图像,进而能够诊断身体的发病部位和病情的发展情况。CT能够检测出X线很难发现的身体疾病,使得医疗的疾病诊断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中风患者的疾病原因可能是脑梗塞产生的,可能是脑出血导致的,出现的这两种情况要进行辨别,去发现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医生需要借助医疗仪器去检查诊断,这时候,运用CT检查就能够很清楚的发现具体的患病的原因[6]。

3.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血管造影技术在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技术是二维的,能够看到人体血管成像。整个过程是经过两次计算机的处理来完成的,运用减去数字化血管造影图像中数字化的背景图像,能够将常规脑血管造影更加清楚的呈现出来,就算是很小的血管结构也能够很清楚的表达出来。该项技术是在不影响其他的检测技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检测出细小的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放置导管和导丝的技术来进行治疗[7]。不仅仅是能够看到发生疾病的位置,而且还能够看到疾病的发展的情况,以及扩展到范围,这样能够为医生更好地治疗提高可靠的依据,能够使得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顺利治疗,是血管造影和开展介入性放射学的理想设备。

3.3 介入性放射学

介入性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依据影像诊断学与临床诊断学,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兼作治疗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它是一种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当前的医疗设备还是不够的完善,有很多种疾病很难得到治愈,而该项技术能够解决种很难治疗的疾病的困难,例如,无法治愈的病症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介入性放射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它主要分为血管性介入与非血管性介入。其实介入治疗就是在影像技术的协助下来进行经皮穿刺插管,然后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免除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具有传统内、外科不具备的可重复性、微创性等特点,能够很快的发现身体的患病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8]。介入性的治疗能够运用很小的创伤口来进行检查,在治疗之后,患者患病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在医疗上,该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医学上介入性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3.4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医学设备,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比较清晰的,就是运用人体组织结构内水分子的氢核子,假若当进行磁共振检查时,身体受到射频的影响共振,然后就会释放射频信号,这样所释放的射频信号形成的图像技术就叫做磁共振成像技术。人们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不会受到很大的辐射的影响,而且成像的参数能够达到5种,这项先进的成像的技术不仅仅对人的辐射小,它也能够反映出很清晰的图像,能够帮助医生尽快的诊断出病状情况和病症的部位,也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大脑灰质和白质、脊髓、晶体等结构及病症的发展情况。该磁共振成像技术也能够显示较大血管图像,它主要是原理是磁共振流空效应和时间迁移效应,像胸腔及腹腔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都可以显示出图像的。其实,血管图像的这一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功能是一样的。它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像它能够一次多轴位和多层面成像[10]。在以前,成像仪器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人们做完成像的仪器检查之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等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医疗器械运用小反转角和反转梯度回波原理,大大缩短了成像时间,甚至现在都用毫秒来计算[11]。现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这项先进技术的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

4 结束语

当前医疗的技术的提高离不开X线诊断的技术发展,X射线能够尽早发现人体的疾病部位,疾病的严重程度,能够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防止病情的延误。随着X射线的快速发展,广泛的运用,医学上的影像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它在医疗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通过医学影像图像来进行分析病情。X线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提高,将来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医疗行业。

猜你喜欢

介入性X射线磁共振
“X射线”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基于DirectShow的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