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图微课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2019-01-31蒋珍珍吴惠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规培脑电图神经内科

蒋珍珍 吴惠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校毕业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院校毕业生养成临床思维,弥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1]。而神经病学专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更需要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训思路与方法上谋求创新[2]。脑电图检查是能够辅助诊断某些神经疾病的重要检查,但规培医师在校期间学习脑电图课时较少,且仅为简单理论知识,对脑电图的掌握程度有限。为了让每位医师能利用不长的轮转时间,学会看懂脑电图,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准确开具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和漏诊,我们学习其他医院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制作“微课”进行教学,取得了理想效果。

1 脑电图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网络社会“微”时代下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最早由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 于2008年提出,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便捷的面向学生的学习材料[3]。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视频记录,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独特的呈现方式营造主题式的单元“小环境”[4]。脑电图微课是将脑电图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中的知识重点单独列出,可以针对一种脑电波,一份脑电图图谱或一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来制作微课,重点是在于“微”字,课时短,知识点集中,目的性强,简易明了。微课通过网络传播,可随时下载学习,重复查阅,自由度较大[5]。

2 脑电图微课的必要性

微课在医学书本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广泛而迅速,几乎在“微课”引入我国同时,“微课”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就迅速开始,辅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补充学习,但在医学实践教学中应用不足[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旨在培养“知识宽、基本厚”的临床医师,强调三基训练,加强临床实践,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依靠临床各学科的学习、指导以提高规培医师全面的临床实践能力[6]。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在于临床实践,留给辅助检查科室的学习时间并不长,脑电图又对临床经验要求比较高,教学专业性很强,需要重视脑电图基础知识,也要重视其临床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全程灌输式教学,生涩难懂让学生学起来困难[7]。如何能够提高脑电图的教学质量,有效结合基础和临床应用,尽可能缩短其从脑电图基础知识的学习向临床应用过渡时间[8],快速有效的帮助规培医师学好脑电图,是神经内科继续教育学习中重要的环节。

脑电图是通过安放脑表面电极,记录和研究脑细胞功能状态的检查,对癫痫及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9]。脑电图检查实时、直观,能够直观显示患者脑电活动及脑功能方面的重要信息[10]。但脑电图信号随机而无序,难以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同时很容易受到年龄、发育、实时状态、内在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多端[11]。典型的异常脑电图图谱及发放形式不是每个规培医生都有机会看到,此时微课教学就可发挥其优势作用。比如癫痫患者,描记中正好有癫痫临床发作,规培医生若不在检查室,可将病人发作时的视频及其脑电图图谱制作成微课,发在公共网络平台(如公共邮箱、科室群或者建立公众号),规培医生可下载学习,反复观摩,学习讨论,并可随时交流,加深癫痫脑电图印象。

3 脑电图微课的可行性

当今社会,信息已经成为行业、学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掌握先进的、尖端的行业或学科信息,能够推动行业或学科迅速发展[3]。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借助网络、社交软件等,交流与信息传播变的便捷、快速,影响面广,互动性强,且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降低了成本。规培医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神经内科轮转期间实施脑电图教育,加深了其对神经内科专科疾病的认识。脑电图的微课学习,可以将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不占用规培医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基础性,结构简单。由于脑电图的复杂多样性、个体差异性,典型图谱并非每天都能看到,更适用于微课形式,供规培医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

4 微课的制作

4.1 选题

4.1.1 首先是基础理论,即基本概念,如:周期和频率、波幅、调节与调幅、位相、波形等,单纯文字讲解不够直观,将每一个概念,配一张典型图片;几个简单概念或一个重要复杂概念,做成一节微课。如电极安放位置:国际10~20 系统,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的安放位置,除平面图讲解,再配一张已安装好电极的患者头部图片,这些图片以PPT 形式制成微课,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清晰明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2 由各个知识点过渡到整个图谱的识别:正常脑电图图谱、轻度异常脑电图图谱、局灶性异常、弥漫性异常等脑电图图谱。例:正常脑电图图谱,结合基本概念的微课内容,分解讲解正常脑电图各波组成及分布,挑选不同年龄段的及基本波率以α、β 波为主的正常脑电图图谱,并加以文字描述。

4.1.3 脑电图检查过程中,患者有临床发作,届时脑电图亦捕捉到异常发作波,可将脑电图图谱及患者临床发作表现制作成视频,作为微课教学。

4.1.4 微课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0]。

4.2 制作

脑电图微课主要采用PPT+视频的制作方法,根据微课的选题,基础理论主要采用PPT 的形式,一个概念加一张图谱;PPT 张数不宜过多,如α 波理论知识+数张α 波图谱,这样知识点明确,易懂,不会被其它因素干扰,印象深刻;有临床发作者,可将发作时的视频及发作时图谱以PPT 的形式加上必要的后期制作,作为微课。微课的后期制作应把控好每一个概念的准确性,每一张图谱的典型性,复杂脑电图图谱的分解讲解,每节微课的时间。每一个教学视频讲述一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0 分钟之内,从而防止学习者学习时注意力丢失现象,更有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泛在学习[12-13]。

脑电图微课的设计完成,必须有高级职称医师把关,制作完成的“微课”,应该经历多层次,全方位的审核,才可上传。

4.3 应用

微课通过网络平台的发布,智能终端的下载学习,如公共邮箱、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可满足学生实现随时、随处有针对性的学习,满足脑电图教学的理想条件,故“微课”的应用发展迅速[3]。规培医师在脑电图室轮转期间,可利用多媒体结合“微课”,对基础理论,各种正常、异常图谱进行串讲。课后规培医师可针对各知识点,参照微课内容进行复习。

5 及时对微课效果进行评估

微课制作完成上传后,如在学习过程中规培医师遇有困难或疑问,可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提出疑问,及时与脑电图老师进行联系。对于微课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可统一进行答疑。且规培医师临床中遇有需进行脑电图检查的患者,对其脑电图结果有疑问的,均可及时与脑电图老师进行联系讨论。

微课上传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语音、图片、视频、文字等各种类型的学习内容,让知识变得随手可得[14]。老师可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规培医师学习后的反馈意见,对于上次的微课改进和下次微课内容进行完善,教学互长。

根据所有脑电图微课内容,制作题库,规培医师在神经内科轮转结束出科考核时,可在题库中随机选择一到两个知识点,一幅典型图谱,加入出科考核内容中,评价学生对脑电图微课学习的成果。

6 总结

神经科专科医师培训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更好的神经科临床医师,为医疗事业服务,随着群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提高,每个医生都应该不断的学习。脑电图作为神经内科重要的辅助检查,能看懂脑电图图谱,读懂脑电图报告更是对神经专科医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脑电图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单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达不到好的效果[9]。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其本身可以开展各种讨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通过微课平台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学审计的创新[15]。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微课”教学,既节省了时间,亦有利于脑电图的学习,知识点的反复记忆,图谱及视频的反复观看,个体化差异的典型图谱及脑电图研究的新进展,规培医师都可以利用点滴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增强了学习效果。直观、方便的教学模式,为规培医师乃至专科医师的培养提供了更便捷更好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规培脑电图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