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的理路探究
2019-01-31常小飞周学智赵珺仪
常小飞,周学智,赵珺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基,实现结果公平的措施就是在过程中倾斜,通过扶持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和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实现强国目标提供人才资源。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理解和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创新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进行学业成绩帮扶、价值观念树立、个人能力提升全方位扶持,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发展提供机会与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探究的课题。
一、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尚未突破的屏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在经济方面存在弱势之外,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就业资源上还不同程度上存在弱势,现阶段各高校的资助体系尚不健全,资助项目多以单一经济扶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帮扶,却忽略了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精神意志、学业能力和价值观认知的帮扶培养,失去了其应产出的智育和德育效果。
1.受助学生缺少独立意识,资助工作“扶志”引导欠缺
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独立自强的精神意识是资助工作向育人层面发展需突破的重要屏障。高校对学生的资助多为单纯的无偿经济资助,以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在资助环节里,高校对受助学生的引导教育工作不足,使得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解决自身困难局面的主动意识,也缺少经济独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即使国家向高校学生提供了免息的助学贷款,仍有部分同学不愿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以至于在长期的单维度无偿物质资助下,少数学生感恩意识匮乏,甚至认为得到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产生对无偿助学金“等、靠、要、争”的依赖思想[1]。这种懒散的心理导致了人精神上的贫困,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
2.受助学生存在学业弱势,资助工作“扶智”供应不足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是资助工作向育人层面发展需突破的重要屏障。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分配仍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各生源地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所受教育、个人能力以及就业资源上较其他学生相比也都处于劣势。高校设立勤工岗位让学生通过劳动来获取相应酬金以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但在岗位设置上多为一些卫生清理、巡逻视察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岗位,助学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内容毫无关联。由此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提高学业成绩、提升个人能力的需求与高校勤工岗位供应的不平衡、不稳定已然成了矛盾。
3.受助学生缺乏政策认知,资助工作“扶知”宣传薄弱
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国家政策法规教育是资助工作向育人层面发展需突破的重要屏障。在“自主申报—班级评议—院内审核—上报财务—下发助学金”过程中,资助两端均缺少主体意识:资助工作人员作为工作主体,只做到保障公正透明的评议程序,却未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有效宣传和讲解;困难学生作为受助主体,在资助过程中只参与到了班级民主评议和接受助学金两个步骤,对国家的资助政策和资助的内涵知之甚少。这种单一物质传递的资助过程缺少对困难学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法规的教育,失去了德育效益的资助工作显然不符合国家和社会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初衷。
二、“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的理路探究
资助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资助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工作方向,对学生进行物质的帮助、道德的浸润、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鼓励。
(一)“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理论模式
为建设科学长效的资助育人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学院”)建立了“五维一体”的资助体系,从物质、精神、价值观、学业和就业五个维度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
1.经济扶困,提升贫困生物质生活水平
物质帮扶是资助工作实现育人目标的先行条件,经济资助是“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各类学生,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顺利接受教育而实施的一系列财政资助”[2]。我国建立了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在高校设置勤工岗位等多种类型的资助政策,个别省份政府和企业也会对其生源地学生进行助学金资助。学院整合各类资助项目,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无偿或有偿资助,对学习优秀的同学进行奖金鼓励,以缓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经济负担,保证受助大学生能够安心接受教育、顺利毕业。
2.精神扶志,培养贫困生自强不息毅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高校资助体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学生经济上的“硬贫困”问题,还得解决精神上“软贫困”问题。对于需要资助的学生,不能仅因为经济困难就进行资助,建立资助量化标准,达到学业成绩基础要求才能拥有受助资格。建立奖励机制,对于成绩优异、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培育学生奋发向上的毅力。鼓励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有劳有获,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品格。精神扶志最终目标是达到精神育人的目的,在资助过程中渗透精神扶志的内涵传递,提升学生自主抵抗困难挫折的抗压能力,软硬兼顾以激发学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使困难学生由被动济困变为主动脱贫。
3.价值引导,造就贫困生担当国家栋梁
资助工作要在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主流意识的引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建设者,造就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国家要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全过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资助育人工作立足于国家需要,将国家意识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追求[3]。教师和辅导员在课程和实习中以言传身教培养受助大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学院组织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在困难学生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深入了解贫困生,加强心理建设,消除学生因经济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在资助工作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体会到党和国家给予困难群众的关怀和温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将自我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建设强盛的中国而奋起学习。
4.学业提升,提高贫困生科研学业成绩
在校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业成绩能直接反映大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程度,因此,资助工作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是考核资助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业情况设立校内科研岗位和校外实习岗位,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社会经历,为其未来就业发展夯实基础。在资助中要结合多种资助项目以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每年评选出综测成绩优异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国家励志奖学金”,以鼓励受助学生努力提高学业成绩;以教师带领受助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方式来提高科研能力;设立科研型勤工岗位,提升受助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5.就业指导,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能力
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资助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每个需要资助的学生身后都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困难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是其家庭脱离贫困、实现理想生活的希望所在。因此,资助工作中要以提高勤工质量、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企业实习为途径实现资助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过程倾斜”的目的。在资助勤工中设立科研性和事务性岗位,侧重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事务管理能力,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由辅导员或教师指导其完成项目的相关实践活动,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以增进其沟通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培育其主体意识。同时学院与校外企业合作,设立多个实习点,学生可选择去企业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经过在企业中的实习历练提早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
(二)“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实践路径
地学院以“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为基础,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建立结对帮扶资助形式,为资助育人体系的理路形成进行了实践探究。
1.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确保资助精准
确认资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信息真实性是保证精准资助的前提条件。现今各高校主要以学生自主申报的信息作为贫困认定基础,学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工作方式和工资标准等信息复杂多样,所以无法确定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无法建立统一量化的衡量认定标准[4]。为确保资助精准性,地学院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专业班级成立评议小组对申报贫困生的学生进行多层面认定,评议过程公开透明,经过多方审查公正,确保资助分配有据可依,以保障学生切身利益。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改变“一定到底”制度,每年对在校学生重新进行贫困等级评定,对贫困生与临时贫困生(个人或家庭出现突发情况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辅导员利用寒暑假期间实地走访学生家庭,为更客观地度量申报贫困认定学生家庭的真实经济情况,根据走访情况修改和确认贫困认定结果,对资助资源进行准确分配,在走访同时对受助学生及其家庭普及和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增进困难家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2.整合资助项目资源配置,保障分配合理
资助工作要做到“精准滴灌”,对资助项目进行有效整合是保证资源分配合理的实行基础。国家级助学项目具有较强的政策刚性,学校和社会中个体的资助项目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将两种不同特征的助学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是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长效发展的关键所在。地学院对不同种类和性质的资助项目进行整合与分配,统筹常规性与临时性项目、交叉大额度与小额度项目、搭配无偿类与有偿类项目,根据不同学生的困难程度和个人发展需求,设计“量身制作”的项目自选方案,在每学期的资助节点前进行整理和发布,并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资助方案。根据在校学生的生活消费基本需求,实施“封上保下”原则,使得学生所得资助上限有封顶下限有保障。增加勤工助学途径,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来获取生活经费,达到资助资源的有效配分配。
3.建立结对帮扶资助形式,实现育人目标
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是资助工作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地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启了“1+1”的爱心助学工程,以学院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资助的形式,从学业、物质、人文三个层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学业指导上,对接教师带领受助学生参与到自己所研究的课题项目中,或在学生自主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中担任指导教师,通过科研项目上的实践指导以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受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物质帮扶上,对接教师每年向受助学生提供2400元的经济资助,分次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中,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为受助学生提供其所需的学习资料和书籍,以减轻学生在校学习的经济负担。人文关怀上,帮扶教师与受助学生互相留有联系方式,学生遇到生活和情感问题可向教师询问求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交流时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其健全的心理人格,消除其心中的消极观念。“1+1”爱心助学工程在育人的各环节、各方面都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为其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校安心学习、顺利就业。
三、“五维一体”资助育人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地学院曾受过学院资助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五维一体”的创新资助育人体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
根据调研结果,多数家庭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处于较好水平,有65%的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其中有53%的学生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23%的学生获得过企业奖学金。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读研的学生达到49%,其中12%的学生属于保送研究生。另外,文体和科创方面, 60%的学生获得过校级荣誉奖项, 26%的学生获得过北京市级及以上级别的荣誉奖项。由此可见受助大学生在国家资助鼓励和帮扶教师的指引下会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和个人能力。
2.对学生提升价值观念有促进作用
参与调查的学生在问卷中对大学生活、学习进行了自我评价。学生均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状态较为满意,认为:大学生活是自己人生的关键部分,在学校里认识了宽厚的师长、友好的同学,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掌握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大学进一步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完善了自己的人格,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并且表示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后也会尽己所能向所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
3.对学生提高就业水平有促进作用
就业方面,参加调研的受助学生在毕业离校前签约率已达到89%,其中在校期间参加过勤工或者实习的学生69%。可见经济困难学生虽然存在就业资源不足的劣势,但若在资助过程中增强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便能有效解决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本、发展成才的最终目标。
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顺利就业是使其家庭摆脱贫困、国家走向富强的希望所在。扶贫不忘扶志,助困重在育人。探索科学化的资助育人体系,以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以经济补助为主要帮扶手段,多维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个人能力,做到“暖人心、扶人志、育人格”,最终达到以资助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