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9-01-31李应军
李应军
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首先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实施, 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我国许多教育学者在合作学习的背景、理论、目标和基本要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性研究, 形成了合作学习理论的整体框架, 推进了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国内许多中小学也纷纷效仿,响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实施方案,而要采取一种融合的方式,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 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加以调整,探索出一套合适的方案。 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小组合作的基本内容。
一、组建小组,合理分工
不同的学生,其自身就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分组策略,都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同。 首先根据每位同学的性格、学习状况、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将具有相同情况的同学分为一组,这样有助于他们共同合作。 其次,按成绩排名划分小组,单独将学习成绩最好的划为一组,是为对比组。 学习成绩次好的分到其他小组,担任各组的组长,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学习他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然后按男女比例划分,一个组不能全是男生或女生,要适当地做出调整,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对生活跟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分组还必须考虑自愿原则,不能违背学生意愿,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对小组中出现的任何矛盾与问题,老师需及时调整和解决。 因为相互理解和团结是合作的先决条件。 在学生合作中老师需注意小组是否出现分裂的现象,比如小组成员相互拆台,故意不合作等,这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问题一旦浮现,老师应当立即着手解决。 最后,对于小组的每个成员,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根据他们的自身优点,如良好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赋予他们相应的职责与职务。 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优势,互帮互助,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确保小组的成绩达到最优。
二、精选内容,优化合作
虽然小组合作有许多优点, 但是所有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比如对文言文的翻译就不适合小组合作, 因为翻译文言文是一个很乏味无趣的过程。 相反,对于一些诗歌的鉴赏或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就特别适合小组教学。 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深度、有趣味、有价值。 比如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中人物的分析,按“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他的精神及品质”这样的原则,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他们的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的合作,各抒己见,在众多讨论中就会使人物形象饱满起来,这样才能完全读懂文章的主旨。 再如,女娲“造人”的传说,就是中华民族先祖们对人类本源的一种大胆想象。 在古代,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自然的认识也有限,人们对自然有着极大的畏惧。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版本有很多,除了女娲创造的人类外,还有亚当和夏娃的童话故事、古埃及神的神话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参考课后练习,再借助阅读技巧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他们成绩好坏,尽己所能地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人类起源话题的看法。 不管是泥做的还是藤条洒的, 只要它是合理的,无论多么难以置信,都是可以的,这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教师参与,指导合作
互动成果是否显著, 老师的指导也是重要的决定方面。 因而在学习者开展互助学习的时候,教师也要积极参与, 可以和学习者进行互动以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对小组实施考察,记录每个小组的合作状况。 同时,当合作中有问题呈现时,教师要实时给予有效的引导, 提升学习者的互助技能, 以便顺利完成任务。 例如,解释任务不明确的团队的操作流程,及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团队, 对偏离主题或合作沟通遇到困难的团队进行评分,并检查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情况,监督合作成员的工作等。 学生的合作学习务必是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以避免出现起哄、凑热闹等无效的实践活动等。
四、融入竞争,深化合作
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竞赛,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学习, 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对彼此真诚的爱。 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得到同伴的帮助,他们的成绩将慢慢提高。 同时,适当开展竞争活动,有利于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合作的意识。 目前,小组合作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其高效的合作效率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活动当中,不仅能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合作精神,更能在彼此的竞争中提高竞争意识。
五、制定标准,评价多样
要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进行划分。 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认识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小组学习中。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在评价学生时,必须在小组内部举行,让学生认识到团体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整体大于局部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团队分子的凝集力,小组分子才能共同进步。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有针对性、准确及时、奖罚分明。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不仅要给予口头的鼓励,更要有物质的奖励,为了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发展,应及时指出和纠正成绩差的学生。 问题所在,如何改进,标准是什么,必须是明确的,有方向性、有针对性、有启发性的,决不能片面、笼统地“一蹴而就”。
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与学习者自我评价、 小组内互相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用语要准确、真诚、注重口语。 评价结果必须最终落实到奖罚体制中,科学合理的奖罚,才能在群体里面和群体之间形成积极而热烈的竞争气氛, 更好地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积极性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学生必须趁早培养,通过此次实践,他们的合作意识明显的提高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 他们必然会继续加强这种意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