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2019-01-31宋海燕李丽莉李超秦华伟宋莹莹卢增斌于毅门兴元
宋海燕,李丽莉,李超,秦华伟,宋莹莹,卢增斌,于毅,门兴元*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2.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00)
植物内生真菌一般是指全部或部分生活周期内生活在植物体内,但对宿主植物组织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1类真菌[1-2]。内生真菌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次生代谢产物十分丰富,甚至可以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3-5]。宿主植物与内生真菌是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机制,真菌的特定代谢产物能刺激宿主生长发育,提高其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6-7]。例如,内生真菌Cladorrhinum foecundissimumS8的接种可使棉花根腐病的发病率降低45.5%~70.0%[8];多黏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xylanilytic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联合处理的棉株,在开花期未发生黄萎病,并且3种菌联合灌根处理效果优于单菌株施用效果[9]。因此,植物内生真菌已成为筛选新化合物和新药的重要资源库[10-12]。
棉花,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来源[13]。大量的研究表明,棉花终生带有内生菌群[14-16]。目前对棉花内生真菌的研究涉及内生真菌分离、种属鉴定、多样性分析等方面,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对内生真菌在棉花叶、茎、铃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旨在为棉花内生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7年在棉花花铃期(7月13―22日),每个采样地(表1)设置1个采样点,采集新鲜健康的10株棉花样本,将其立即放入密封袋中,贴上标签,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在4℃下保存。
表1 采样地情况简介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分离内生真菌。其中,新鲜马铃薯200 g,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沸水煮30 min,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入琼脂3.5 g,葡萄糖200 g,定容2 000 mL。121℃灭菌30 min。待培养基冷却至45℃时,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硫酸链霉素1 mL防止细菌污染。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SW-CJ-2FD洁净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RXZ型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LDZM-80KC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生产;DYY-6D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5424小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公司生产;SW-TFG-15型通风柜,杭州得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HHC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749540-0000型微量电动组织匀浆器,美国KIMBLE CHASE公司生产;2720热循环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生产;Gel-Doc-itTS3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美国UVP公司生产;引物ITS1、ITS4、真菌DNA提取试剂盒,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样本表面消毒。选取无病害症状、新鲜健康的棉叶、棉茎、棉铃用无菌水冲洗,去除表面的泥土和灰尘,用灭过菌的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室温晾干。将棉叶剪成边长2 cm的正方形叶片,棉茎剪成长约2 cm的小段,棉铃切成1/2,均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浸泡30 s,然后用2%(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浸泡3 min,用无菌水漂洗5次。最后,用灭菌的镊子将棉叶、棉茎、棉铃放置于灭菌滤纸上。
1.3.2内生菌的分离、保存。将刀片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将棉叶、棉茎边缘去除,叶片剩余部分切成2个边长约0.5 cm的正方形小块,茎切成2个长约0.5 cm的小段。将各样本放入装好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做好标记,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4 d。记录被内生真菌侵染的样本数。
待平板上菌落长出,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分离菌落种类,用取尖端菌丝或者平板划线等方法分离纯化,经反复分离、纯化,直至得到纯化的菌落。将纯化的菌株分别转移至斜面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旺盛时,取出至4℃下保存。
1.3.3内生真菌的ITS鉴定。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鉴定是指对序列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通过将测序得到的序列与已知真菌序列比较,从而获得未知真菌种属信息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采用Ezup柱式真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内生真菌总DNA,使用真菌rDNA扩增的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C-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扩增内生真菌rDNA-ITS序列[12]。ITS扩增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应体系(25μL):ddH2O 17.25μL,Buffer l 2.5μL,dNTPs 2μL,F引物 (ITS1)1μL,R引物(ITS4)1μL,HiFi酶0.25μL,模板DNA 1μL。PCR反应条件:93℃预变性3 min,93℃变性45 s,57℃复性45 s,72℃延伸90 s,35个循环。扩增产物回收后,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将ITS序列的测序结果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Blast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进行比对,获得分子鉴定结果。
1.4 数据处理
采用定植率(Colonization rate,CR)评估棉茎、棉铃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程度;采用相对分离率(Relative frequency,RF)比较判断优势菌属;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H)分析内生真菌的群落生物多样性;用Evenness(E)均匀度指数分析群落物种分布的均匀度;用Margalet丰富度指数(R)分析群落物种的丰富程度;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Jaccard’s similarity coefficient,SJ)分析2个地区内生真菌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计算公式:CR=(S/N)×100%,其中S指受内生真菌侵染的样本数,N指总样本数;RF=(Ni/N)×100%,其中Ni为某种内生真菌的菌株数,N指总菌株数其中k指某宿主中内生真菌的种类,Pi指某种内生真菌的相对分离率;E=H/lnS,其 中H为Shannon-Weaver指数,S为物种总数;R=(S-1)/lnN,其中S为样方内物种数,N为样方内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SJ=j/(a+b-j),其中j指2个地区共有的内生真菌菌属数,a、b指2个地区各自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菌属数。当SJ为[0.00,0.25)时,为极不相似;SJ为[0.25,0.50)时,为中等不相似;SJ为[0.50,0.75)时,为中等程度相似;SJ为[0.75,1.00]时,为极为相似。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计算和曲线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定植率
图1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定植率
由图1可知,4个地区都是棉叶的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其中:茌平的棉叶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为70.00%;曹县和郓城棉茎内生真菌定植率最低,仅为5.00%。不同地区同一部位的内生真菌定植率比较,茌平的棉叶和棉茎最高,郓城的棉铃定植率最高。
2.2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组成
在4个地区40株棉花的叶、茎、铃共240个样本中共分离出79个菌株,归属于16个属,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分子孢子菌属Cladosporium、黑孢子菌属Nigrospora、青霉属Penicillium、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a、毛球腔菌属Setosphaeria、中国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茎点霉属Phoma、弯孢属Curvularia、间座壳属Diaporthe、离蠕孢属Bipolaris、附球菌属Epicoccum、Gibellulopsis、白僵菌属Beauveria,其中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黑孢子菌属在棉花叶、茎、铃中均出现(表2)。
表2 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菌株数分类统计)
济阳棉花共分离出22个菌株,其中棉叶分离出8个菌株,棉茎分离出7个菌株,棉铃分离出7个菌株,归属于9个属,分别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青霉属、旋孢腔菌属、黑孢子菌属、暗球腔菌属、毛球腔菌属、中国炭疽菌属;茌平棉花共分离出31个菌株,其中棉叶分离出14个菌株,棉茎分离出9个菌株,棉铃分离出8个菌株,归属于9个属,分别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茎点霉属、弯孢属、间座壳属、黑孢子菌属、离蠕孢属、附球菌属;曹县分离出6个菌株,其中棉叶分离出3个菌株,棉茎分离出1个菌株,棉铃分离出2个菌株,归属于2个属,为链格孢属、Gibellu-lopsis;郓城共分离出20个菌株,其中棉叶分离出10个菌株,棉茎分离出1个菌株,棉铃分离出9个菌株,归属于5个属,分别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黑孢子菌属、白僵菌属。
2.3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相对分离率
由表3可知,济阳棉叶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和毛球腔菌属,相对分离率均为37.50%,棉茎的优势属为镰刀菌属,相对分离率为28.55%,棉铃的优势属为中国炭疽菌属,相对分离率为100.00%;茌平棉叶、棉茎、棉铃的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7.14%、33.34%、100.00%;曹县棉叶、棉茎、棉铃的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66.67%、100.00%、100.00%;郓城棉叶、棉茎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80.00%、100.00%,棉铃的优势属为黑孢子菌属,相对分离率为44.44%。
表3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相对分离率%
2.4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多样性
由表4可知,各 地区叶、茎、铃 的Shannon-Weaver指数(H)、Evenness均匀度指数(E)、Margalet丰富度指数(R)高低顺序不一致。济阳棉花不同部位H、E、R的大小顺序均为茎>叶>铃;茌平棉花不同部位H、E的大小顺序为叶>茎>铃,而R的大小顺序为茎>叶>铃;曹县棉花不同部位的H、E、R大小顺序为:叶>茎=铃;郓城棉花不同部位的H、E、R大小顺序均为铃>叶>茎。
表4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多样性
2.5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相似性
由表5中Jaccard相似性系数(SJ)可知:对于同一地区棉花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曹县的叶与茎、铃中等程度相似,茎与铃极为相似,郓城的叶与铃中等程度相似,其余地区的各部位都不相似;对于不同地区棉花同一部位的内生真菌,茌平的叶与郓城的叶中等程度相似,茌平的铃与曹县的铃、曹县的茎与郓城的茎极为相似,其余地区的同一部位不相似;对于不同地区棉花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组成,济阳的茎与郓城的叶和铃中等程度相似,茌平的铃与曹县的叶中等程度相似,与曹县的茎、郓城的茎极为相似,曹县的叶与郓城的茎中等程度相似,曹县的铃与郓城的茎极为相似。
表5 棉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Jaccard相似性系数(SJ)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4个地区棉花的取样调查,发现内生真菌在棉花的不同部位中普遍存在。其中,棉叶的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棉铃、棉茎定植率因地区不同大小各有差异。吴晓菡等研究山胡椒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组成发现,茎中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叶中最低[5],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宿主植物不同有关。本研究4个地区共分离出79个菌株,归属于16个属,分别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青霉属、旋孢腔菌属、黑孢子菌属、暗球腔菌属、毛球腔菌属、中国炭疽菌属、茎点霉属、弯孢属、间座壳属、离蠕孢属、附球菌属、Gibellulopsis、白僵菌属。其中,链格孢属在4个地区均出现,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黑孢子菌属在3个地区均出现,表明这些内生真菌没有区域专一性,其余内生真菌均表现出区域专一性。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分子孢子菌属、黑孢子菌属等4个菌属在棉花叶、茎、铃3个部位中均出现,表明这4个菌属没有组织专一性。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器官或组织偏好性,暗球腔菌属、毛球腔菌属、离蠕孢属、附球菌属、Gibellulopsis只在棉叶出现;茎点霉属、间座壳属、青霉属、旋孢腔菌属只在棉茎中出现;中国炭疽菌属、白僵菌属只在棉铃出现。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是常见的真菌,可侵染多种植物,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可侵染人和动物,造成严重的疾病;但也可作为被利用的真菌资源,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17-24]。
同一地区棉花的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棉花同一部位中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这与吴晓菡等[5]对山胡椒、刘建青[25]对小麦、游见明[26]对茶树不同部位的研究结果一致。4个地区棉叶的内生真菌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而不同地区棉花茎、铃的内生真菌优势属不同:济阳棉茎的为镰刀菌属,茌平、曹县、郓城棉茎的均为链格孢属;济阳棉铃的为中国炭疽菌属,茌平棉铃的为链格孢属,曹县棉铃的为链格孢属,郓城棉铃的为黑孢子菌属。
从内生真菌的Shannon-Weaver指数(H)、Evenness均匀度指数(E)、Margalet丰富度指数(R)看,4个地区棉叶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济阳、茌平的棉茎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郓城的棉铃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可能与采样地点和植株结构有关。
笔者等曾对不同地区棉花叶片内生真菌做过研究,表明地域对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具有很高的影响[27]。本文对棉花不同部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器官对内生真菌的分布也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与各器官的结构、形态特征有关。其他影响因子,例如植物种类、生长阶段等对内生菌分布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更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