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31高明霞刘学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造影剂原发性

高明霞,刘学彬,林 川,王 林,朱 林

(1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妇科 四川 南充 637000)(3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位于第三名[1],且其致死几率较高,是临床较为关注的一类恶性肿瘤,当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主要采取微创治疗的方式,但是许多患者由于自身不重视,在肝癌早期没有及时检查发现疾病,导致部分患者在经检查确诊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因此失去治愈的机会,使得肝癌患者的死亡率上升,因此肝癌患者需要及早诊断并施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具有手术创口小、治疗效果显著和并发症控制较好等多个优点,但是由于介入治疗需要多次反复进行,因此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阶段性的疗效诊断十分有必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治疗的具体效果为患者调整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以便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本组实验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52例作为研究样本,先后给予不同诊断方式,旨在进一步探讨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具体效果。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52例,对所有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71例(46.71%),男性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53.29%),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在30~79岁,平均年龄为(50.47±0.96)岁,病程分布范围在1~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62±0.34)年,所有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既往未接受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对检查具有排斥反应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经常规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之后通过射频消融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CT、超声造影和MRI进行诊断。

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干预前后使用CT诊断 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64排CT对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将碘海醇或碘佛沙醇作为造影剂,影像结果由两名以上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判断。

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干预前后使用超声造影诊断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机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超声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Sonovue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作为造影剂,先通过常规超声造影确定患者病灶的数量、体积及具体位置,并测量病灶的血流情况,之后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距病灶10厘米处,注意将3厘米正常肝组织作为对比对象,切换至超声造影诊断模式,在患者左肘浅静脉做一穿刺点,将造影剂通过穿刺点推注入患者体内,将造影剂进入病灶的时间和消退的时间记录下来。

最后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干预前后使用MRI诊断,本研究采用GE的1.5T超导磁共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仰卧体位,扫描层距1毫米,层厚6毫米,通过T1W1进行增强扫描。

1.4 观察指标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残存病灶和完全坏死病灶的检出率与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对比,即比较超声造影诊断与CT诊断和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专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检测及涉及到的数据,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过程中用χ2检验,分别用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经超声造影诊断和CT诊断干预后,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研究干预后,超声造影结果显示,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126例残存病灶,CT诊断结果显示118例残存病灶,MRI结果显示120例残存病灶,16例完全坏死病灶超声造影、CT和MRI均检出,由此可知,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灵敏度显著优于CT诊断和MRI诊断,(P<0.05)。而在特异度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

表 原发性肝癌患者干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对比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恶性疾病,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肝癌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研究表明[2],肝癌患者在微创手术治疗后的的生存率仅为60%左右,肝癌患者手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是提升患者生存几率的重要保证,当前临床上用于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是影像学检查[3]包括MRI诊断、超声造影诊断和CT诊断,超声诊断是通过机体生理形态和血流情况进行诊断,在肝癌治疗后的预防护理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肝癌复发后患者的肿瘤组织内会出现形态异常的新生血管,而正常的血管主要是肝动脉和动脉静瘘,而超声诊断中所用的造影剂可以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分布情况显现出来,使得病变部位的表现形态与健康部位有所不同。但是常规超声技术对于较小的血管分支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而超声造影技术不仅能够分辨出常规超声所不能分辨的病变组织,还能对病变部位进一步的情况作出预测[4-6]。CT诊断和MRI诊断也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超声诊断原理类似,是通过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信号强度进行诊断,三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超声造影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实施持续的动态检查,可以实时获取患者一段时间内的影像资料,因此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MRI对比剂含顺磁性物质钆,能使组织T1时间缩短,信号增强,组织吸收钆的量不同,信号增强的程度就不同。而CT诊断是一种静态和间断扫描的影像,在诊断过程中容易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检查结果不尽如人意。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干预三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152例患者中136例患者仍有残存的病灶,8例患者病灶完全坏死,而超声造影结果显示,152例患者中126例残存病灶,CT诊断结果显示118例残存病灶,MRI结果显示117例残存病灶,16例完全坏死病灶超声造影、CT和MRI均检出,由此可知,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灵敏度显著优于CT诊断和MRI诊断,(P<0.05)。而在特异度方面,超声造影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与张琨,张雄,李姝娜等人的[7-8]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效果比较理想,有益于患者的预后。该诊断方式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为后期广大患者推广。

综上,与CT诊断和MRI诊断相比,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升病灶检出率,根据检出情况及时为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造影剂原发性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