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探究

2019-01-30马清兰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培养对策初中政治

马清兰

摘 要:法治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必然需求。学校是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的必要渠道。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法治意识渗透,是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治意识;培养对策

当前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不断加快,法治观念认知水平高低,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工作,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治意识培养包括权利义务、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等三个主要方面,结合初中政治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法治内容,在以后行动中践行法治意识。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法治意识是初中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学进入初中,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上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将在初中阶段迎来叛逆期,心理十分敏感,并且注重个人形象与他人的评价。初中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是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关键。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受到多元思想的挑战,民主与法治建设工作正处在发展阶段。国民法治观念平均水平较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尚未达成。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并不是灌输道德准则和法律知识,而是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法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从心理上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在行动中具备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2.法治观念和意识缺乏的危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初中政治教学中逐渐融入了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生活化教学、平等民主化等。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依然沿用着单纯讲授制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政治学科教学沦为知识点背诵学科,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讲,法治观念是他们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标准基础。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有一定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并且涉及方方面面。青少年作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缺乏法治意识,将给国家和谐建设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加强法治意识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对策

1.深入挖掘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治意识培养应当以教材为根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法治知识内容和法治教育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进步。首先,教师应当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掌握法治知识重点,针对其中能够渗透法治意识的方面进行提炼和加工,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教师要提升个人素质和法治素养,能够利用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法治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受到有效的法治观念教育。最后,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创新方式,将法治知识和经验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获得知识能力上的进步,还能够真正地对法治意识观念有深入的了解。

2.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渗透法律知识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大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法律知识、德育内容更是以实际生活案例为基础,对学生而言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日常生活来渗透法律知识和法治教育工作。

首先,教师应当关心身边生活中的法治教育案例,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案例,利用生动活泼的案例,讲解法治知识内容,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养成法治思维。其次,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情况和情感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法治教育,让课本上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能够贴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法治知识指导行为。最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3.积极拓展法治教育资源

初中政治学课与其他学科不同,法治教育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社会基础的学科。开展法治意识教育工作不能够局限在课本教材中,教师应当挖掘社会中的法治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教育资源的拓展一方面可以依托于互联网,搜集一些同行业先进教师的教学案例,吸取精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搜集目前的时政热点、当地的典型事件等,将它们作为我们法治教育的典型知识进行研究与分析,让学生将法治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素养的提升、学生意识的提升等都是我们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必要内容。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深入实施新课标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司社忠.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起来[J].学周刊,2019(27):81.

[2]周想想.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9(17):199-200.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培养对策初中政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