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深度贫困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2019-01-30蒋忠伟杨靖涛马维莲
蒋忠伟 杨靖涛 马维莲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旅游正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满足的幸福产业,也是目前贫困地区利用地域文化特色与自然资源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据数据统计,2018年渭源县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了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3.5%,远领先于第一、二产业,故对以渭源县为代表的西部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渭源县近几年文旅产业发展展开实地调研,获取企业、农民手中的第一手资料,为新时代贫困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引言
渭源县地理位置属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边缘与西秦岭地槽西端两大地质结构交汇地带。境内鸟鼠山系由南向北延伸,为天然分水岭,岭东为渭河流域,岭西为洮河流域。境内地形明显分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干旱区、中部浅川河谷川和南部高寒阴湿区3个类型,造就了全境山林纵横、河流交错、南部草场丰富、植被茂盛、多奇山秀水的生态环境。此外,渭源县的人文资源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属豲道,秦末汉初设首阳县,西魏改称渭源县,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建置史。历史上留下了大禹“导渭于鸟鼠同穴(山)”(《尚书·允页》)和商末周初孤竹国伯夷、叔齐互让君位隐居首阳山的美好传说,秦长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灞陵桥,以及红军过境、陇右革命地下斗争等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资源。尽管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但在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经济下行、设施落后、开发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该县依旧位列2019年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一、渭源县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富民效应
特殊的自然地质构造和生态气候条件,造就了渭源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鸟鼠同穴渭河源、国家深林公园莲峰山、渭水长虹灞陵桥、系天摩云太白山、三国古道双石门、十里画廊天井峡、古秦长城遗址等景区都是渭源县的著名人文旅游景点。截至2018年,渭源县境内有各类生态文化旅游景点30多处,现已开发有渭河源AAAA级景区、首阳山AAA级景区等文化旅游景点16处,渭河源景区被纳入全省20个核心大景区,累计已经发展农家乐127家。近年来,渭源县牢固树立“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理念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20.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3.8%,荣膺定西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见表1),一定程度上在该县脱贫攻坚方面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在2020年全县实现全部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就2017年来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1.1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32%,新增旅游就业人数927人,增长20.04%,共带动贫困户2 700户,体现了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富民效应。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呈正相关关系,2016年中两者的增长速度最快,均达到了30%以上。增速是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发展活力的体现,虽然2017-2018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在持续上升,但是两者增速却同时下降了近10%,近几年增速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也说明了该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做适当调整,以提高旅游产业活力。
二、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西部深度贫困地区在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农业资源等方面具备文旅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交流阻碍、人流物流不畅等原因,未能将人文与自然资源很好地转化为文旅产业经济优势与特色。结合国家统计局渭源调查队统计分析,目前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硬件方面,受渭源县特殊的地域和空间容量限制,旅游产业的带动能力受限,城市形象不突出、景区周边环境不佳、基础设施薄弱、承载接待能力有限,县内交通条件整体较差,土地硬化面积较少,多数通往景区的道路还没有修缮。且景区内给排水、电力、通讯等管网设施建设落后。在软件方面,文旅宣传舆论氛围不浓、咨询服务功能不健全、市民文明素质与好客程度不高以及行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距离游客心目中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够
渭源县的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质量不高,文旅产品多以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存在,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等主要因素的综合考虑,特别是在古建筑建设、全民性文旅体验项目等旅游产品开发上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尚未融入游客旅游体验中来,例如戏曲、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受到冷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最高海拔3 941米,最低海拔1 930米,年平均气温5.8℃,是避暑纳凉的旅游胜地。近几年大量吸引外地游客观光销售,但受限于开发技术成本高、旅游资源分散、开发难度较高,目前有大多数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大多数旅游景点的旅游类型、游玩项目都大相径庭,主题不突出,个性化、差异化不明显,加之景区周边配套的消费、娱乐、服务场所和设施不完善,对游客来说,旅游吸引力较低。
(四)旅游管理体制、产业发展模式尚待完善
渭源文化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主要涉及政府部门,运营单一,管理滞后,较多依赖政府推动,市场化参与程度较低,虽然有少数个体经营开发运营,但普遍规模较小、效益差,经营分散,开拓市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的外部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五)旅游宣传创意滞后
目前,渭源生态旅游宣传促销资金投入不足、宣传策划创意滞后、宣传促销手段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县域内宣传资金整合不到位,对外整体捆绑宣传机制建立不完善;二是个体旅游企业缺乏利益驱动与激励机制,对外宣传促销作用发挥力度不够;三是渭源生态旅游產品形象设计主要围绕农产品资源等特色,在宣传推广方面缺乏研究定位,打造不出能够代表渭源独特的旅游形象、富有创造力的品牌,在旅游市场上特色不突出。
三、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策略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基础设施仅靠贫困区自身财力难以实现,需要县政府及以上工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没有良好的交通网络、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铺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被局限在一个空间里,缺乏产业活力。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政府应积极扶持发展村史馆、农家乐、采摘园、花卉观光区等,引进先进基础设施。在各核心景区之间,要加强道路交通建设,给游客连环性的体验感。
(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据臧其猛《历史文化古镇类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等综合评价结果得知,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挖掘渭源县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药材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进去,塑造良好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可根据地方特色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在特色中药材方面举行“中国药材养生文化节”,在渭河源大景区举办“灵秀渭源四季摄影展”,在古色古香的渭河之畔建造“灞陵桥楹联文化长廊”等,吸引各地游客驻足,以提高全民的参与感。
(三)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
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的项目相对较少,例如洮河流域高山奇峡草甸为特征的洮河风光和北部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原貌由于交通、水利等原因还尚未得到有效开发,要解决这一问题,引来外来投资具有必要性,再者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和团队,对渭源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勘探和实地考察并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开发渭源县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景区在空间与平面布局上的顶层设计。
(四)改善发展模式与加强内生能力建设
渭源县急需打造一个统一规范、运行科学的“大旅游、大产业”的综合管理体系,使渭源生态旅游资源长期处于缺资金、缺技术的“双缺”状态得以有效改善,使长年闲置浪费或低水平开发的生态旅游业能够持续快速发展。贫困区长期对外封闭,交通信息不畅,社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扶贫先扶志,要拒绝靠、等、要等腐朽思想,注重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创业能力,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地方干部要鼓励贫困区孩子就学就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去大城市学习,将外面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带回乡村,造福乡村。
(五)采用数据化决策
在文旅产业遇到瓶颈和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文旅成为新时代文化旅游的新趋势。采用智慧精准化服务与与营销的数据系统,诸如APP、微店、微信小程序等,将之作为当地产品、文化、景区、风俗等呈现的载体,汇总和收集用户属性数据、行为数据、消费数据等,洞察不同用户的消费取向,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掌握大众化消费趋势,做好准确的营销决策,并根据核心群体的消费情况,开展个性化的产品推荐。此外,开设用户评估渠道,结合游客评价口碑、景区美誉度等分析,对目的地景区提供诊断和决策的参考。
四、结语
以渭源县为例的西部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研究,从基础设施、历史文化挖掘、经济管理体制、宣传路径等方面展开调研,通过与团县委、镇政府、村委会座谈、村民问卷走访、典型案例采访、渭源调查队数据分析,发掘当前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诸如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游客体验度不高、文旅产品同质化等,调研队运用对比分析法,参考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先进案例分析,提出项目、资金应优先投资在基础设施上,利用地域特色举办全民性文旅体验相关活动,采用信息时代大数据分析营销决策等方案,对西部贫困地区地方经济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只有通过引进文旅技术性人才,深入洞察游客消费思维,利用农业、商企等多元合作,构建多产融合体系,才能激發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的潜在活力与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